商务部要求抓质量促出口

2008-11-07 17:24 454

“出口产品质量问题事关‘中国制造’声誉,是实现出口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希望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和进出口商会要牢固树立‘出口产品质量无

“出口产品质量问题事关‘中国制造’声誉,是实现出口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希望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和进出口商会要牢固树立‘出口产品质量无小事’的观念,以对企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坚持不懈抓好出口产品质量促进工作。”11月4日,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在第104届广交会上召开的商务系统“出口产品质量形势通报会”上作如上表示。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恶化对我进出口的影响可能进一步加深,易小准希望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做到“五加强”,即加强与质检等部门配合,加快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公共服务和诚信建设力度;加强监管和政策扶持引导;加强危机应对处理;加强正面宣传力度。

  希望各进出口商会做到“四抓好”,即抓好国内外法规标准的汇总和发布;抓好对企业的培训教育;抓好个案应对工作;抓好对内自律和对外联系工作。

  在谈到中国出口产品质量问题时,有关专家认为,目前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总体上是可靠的,近年来出口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到2007年,中国出口到美国、欧盟、日本食品的合格率都在99%以上,2007年中国出口日本食品合格率高达99.81%。经过2007年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我国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主要农产品、食品、药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全社会的质量安全意识及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

  今年前三季度,在国际需求回落,成本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中国绝大部分出口产品受到全球消费者的普遍欢迎,我国出口依然保持22.3%的增速,平均每天出口40亿美元商品,这充分体现了全球消费者对中国产品质量的认可。

  然而,有数据显示反响强烈的“三鹿奶粉事件”,不仅让消费者受到严重的伤害,奶农和乳品企业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乳业最上游涉及200多万户奶农、1400万头奶牛,平均全国每天的牛奶产量约为10万吨。该事件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引发了各国的连锁反应。不仅严重影响中国食品的声誉及进口国消费者对中国食品的信心,同时还为一些国家设置技术壁垒提供了理由,未来我出口食品增速放缓甚至下降已成定局。

  出口产品质量问题已对中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关产品出口受阻。日财务省9月贸易统计快报显示,从中国进口食品总额同比减少10.2%,削弱了国外消费者和进口商对中国产品的信心。

  目前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有数据显示,中国产品仍居欧美召回问题产品首位。严峻的出口产品质量形势,极大地影响我出口稳定增长和“中国制造”形象。有专家分析,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反映了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部分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意识淡薄,管理混乱,个别不法分子见利忘义;产品质量标准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贸易纠纷处理不当引发产品质量事件。

  “出口产品不合格,不能排除我国的质量检验标准与国际标准不统一的因素。此外,重复检验也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深圳的与会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商务部、财政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沟通合作,为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政策和财力支持。
0
标签: 出口 产品质量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