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还是扩支 财政扩张政策的选择题

2008-10-21 08:34 1005

这意味着,如果扣除4.6%的CPI因素,当月中国财政收入已是负增长。曾一度高歌猛进、令人侧目的中国财政收入,如今似乎已成强弩之末。 总体经济的

    这意味着,如果扣除4.6%的CPI因素,当月中国财政收入已是负增长。曾一度高歌猛进、令人侧目的中国财政收入,如今似乎已成强弩之末。

    总体经济的下滑,经济效益的下降,相关政策的减收效应显现,财政收入增长明显下滑背后的成因为何。

    而在财税专家眼中,财政收入增长的下滑,反而可能是一个加快推进中国财税改革和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好时机。

    强弩之末的财政收入

    很像中国的股市,中国的财政收入增长也已开始冲高回落。

    1-9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48946.86亿元,同比增长25.8%。这一增速表面看仍然很高。

    1-9月累计,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21.4%,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长17.4%,营业税同比增长19.2%,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31.8%,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21.7%,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同比增长32.9%,关税同比增长36%。

    但是,财政收入增幅实际上正呈现逐月递减的态势。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全国财政收入上半年累计增长33.3%,第三季度增长10.5%,其中,7、8、9月分别增长16.5%、10.1%、3.1%。

    “扣除通胀因素,这事实上已是负增长了。” 针对3.1%这个数字,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如是说。

    财政部也分析认为,前9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增长呈前高后低、逐月回落态势。

    该分析指出,1-9月之所以累计增幅较高,主要是由于上半年收入较快增长拉动。而上半年财政增收较多,主要是由于去年企业实现利润大幅增长带动今年上半年汇算清缴上年企业所得税增收较多、去年税率上调带动今年上半年证券交易印花税翘尾增收。

    在中国,企业所得税采取的是“按年计算、分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的办法征收。

    而由于2007年中国企业利润大幅度上涨,增幅达到36.7%,这就带动了今年上半年企业所得税的大幅增收。据国家税务总局测算,这一因素带来上半年税收增收近2000亿元。

    而第三季度,上述特殊增收因素没有了,再加上经济增速回落,企业效益明显下降,股市楼市持续低迷,以及财政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出台的相关政策形成的减收效应进一步显现。

    从数据上看,与税收直接相关的宏观经济指标均出现减速迹象,如企业利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外贸进出口、商品房销售面积、汽车销售量、证券业、保险业、房地产业和建筑安装业营业收入等的增速均有不同程度回落,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

    相应地,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进口税收、 营业税、契税和车辆购置税等税种增速回落或负增长。股票交易等虚拟经济活动继续处于严重低迷状态,导致8月份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大幅减少。

    加快税改调整支出

    在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安体富看来,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财政收入形势下,财政政策及时转向、加快推进以减税为重要特征的新一轮税制改革,其意义正在日益凸显。

    “财政宏观调控应该考虑转向扩张型的财政政策了。”安体富教授对记者说。

    安体富的逻辑在于:外有全球金融危机乃至全球经济很可能面临的衰退,内有自身经济发展调整的需要,整个宏观经济下行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这种情况下,财政政策应该及时转向保增长、保发展的轨道上来。

    而从财政政策的实施手段来讲,不外减收和扩支两种方式。

    “减税不仅可以降低企业转型中的成本,也有利于理顺国民收入分配的关系,同时减税也是增加企业支出、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这最终将使国家财力得到可持续的的增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称。

    安体富也认为,加快2004年以来启动的新一轮税制改革进程,显然是题中应有之义,而且力度可以进一步加大。

    在安体富看来,当前情势下,几个方面的财税改革有必要尽快推进:其一是增值税的加快全国转型,这将可以带给广大企业1000多亿元的减负效应;同时针对小规模纳税人,同样应该考虑降低税率或者提高增值税的起征点;另一方面,企业所得税法关于小型微利企业的税率也可以从目前20%的税率下调到15%。

    同时,还有必要考虑个人所得税改革,其中,提高个税税前扣除额标准“不难做到而且对拉动消费有效”。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研究员杨志勇同样认为,税制改革的既定思路应该尽快贯彻落实,尽快将制度性的改革搞好,加大减税效应,这样中国才可能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另一方面,从扩支角度看,安体富认为,连续多年的财政高增长,以及较低的赤字率、债务率,使得中国政府在扩支方面有更大的操作空间。

    在安体富看来,接下来,财政在扩支方面可以考虑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的改善等方面。但他尤其强调,应该在民生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在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一方面加紧改革,另一方面增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拉动中国消费需求,让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真正实现转型。”

    而杨志勇则强调,有必要对扩支的方式做谨慎的选择。对于当下部分人提出的再度大规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来加大投资力度、拉动内需的思路,他尤其担心,这可能会带来旧有体制的复归。

 

0
标签: 财政 中国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