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贸易福利理论分析

胡未名 |2017-01-31 23:0199319

编者语:本文节选自中山大学2009级博士胡未名的毕业论文《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贸易福利效应研究》。该论文指出,国际贸易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各贸易参


编者语:

本文节选自中山大学2009级博士胡未名的毕业论文《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贸易福利效应研究》。该论文指出,国际贸易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各贸易参与国通过参与贸易能够带来贸易福利的改善。汇率作为重要的价格变量,撬动贸易福利分配,影响各国通过贸易实际获取贸易福利的大小。学界对于贸易福利、贸易福利衡量、汇率变动的价格传导机制以及汇率波动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研究。敬请阅读。

 

/胡未名(中山大学)

 

贸易福利属于横向比较概念范畴。对于非贸易国而言,贸易福利是指非贸易国通过参与贸易获取的福利改善。对于贸易国而言,贸易福利指一国相对自身的福利的改善或者相对其它贸易国而言获得的比其他国家更多的福利。随着贸易理论的发展,学者对对贸易福利的认识也不断深入。

 

传统贸易理论中贸易福利的分析

 

假设完全市场竞争、国际要素流动以及没有政策扭曲的情况下,传统贸易理论认为相较自给自足国家,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可以提高实际收入水平。如果在一国是小国且对贸易商品的国际价格没有影响,那么参与自由贸易可以最大化收入水平。不论最初的收入初始分配状况如何,贸易可以让参与贸易的所有人福利改善。当一国从封闭转向开放自由贸易,出口部门使用的生产要素(资本、劳动)福利改善,而受到进口冲击部门使用的生产要素(资本、劳动)的福利恶化。贸易可以扩大贸易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并提高总体的生产效率。由于各国比较优势不同,通过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配置,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而消费者可以通过贸易获得更多的商品选择。

 

传统贸易福利的分析,Adam Smith提出贸易促进分工提高生产效率效率的理论,Recardo提出的比较优势或比较成本理论,形成传统贸易分析的基础。Mill(1927)对纯贸易理论中贸易福利的分析进行了区分,认为Recardo提出的比较优势或比较成本理论强调了贸易的直接利益,而Adam Smith提出贸易促进分工提高生产效率效率的理论强调了贸易的间接利益。Samuelson(1939)、Kemp(1939)、Jagdish Bhagwati(1968)通过模型分析证明自由贸易要优于没有贸易,而且有限制性的贸易也优于没有贸易;低关税的贸易优于高关税贸易。Harrod(1933)认为国际贸易带来最大福利是通过专业分工,参与国在比较成本优势的情况下生产“成本最低”的商品。成本差异是指单位商品在国内生产和国外生产的生产成本存在差异。国际贸易会持续直到贸易国之间的生产成本驱向一致。

 

Smithies(1954)认为通过国际贸易带来的市场规模的扩大比贸易带来的要素配置改善带来的贸易福利更大,拓展贸易市场规模的措施包括资本自由流动和推动多边贸易。Stephen Enke(1961)研究认为传统贸易理论强调贸易分工带来的贸易福利,但是生产资料贸易带来的福利增加更加重要。国际贸易中,贸易中绝大部分商品属于生产资料。消费品贸易并不是贸易福利的主要来源。如果只考虑消费品贸易,就好像美国没有原材料进口、英国没有石化产品进口、新西兰没有卡车和拖拉机进口。国际贸易理论中,通常关注了消费品贸易,忽略了生产资料(Producer goods)的贸易。发达国家最终是最终消费品的出口国和中间品的进口国,发展中国家是最终消费商品的进口国和中间品的出口国。Baldwin(1966)研究认为资本品贸易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资本品由发达国家销售至发展中国家,提高进口国生产效率。Baldwin(1970)研究发现国际贸易中促进了资本、生产技术以及技术人才的流动,推动美国制造业资本品和技术出口增长迅速。Parrinello(1988)在Recardo比较成本模型分析基础上,认为贸易福利包括参与贸易国提升劳动生产效率,扩大贸易生产过的生产能力,提升贸易参与国的生产技术能力。

 

Gray(1985)建立了多产品的贸易均衡模型,研究发现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将生产要素配置到更高生产效率的企业,提高贸易福利。同时,国内的企业在进口商品的竞争压力下为了保持市场份额,会努力提高生产效率。竞争压力对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远大于生产要素重新配置的效果。

 

新贸易理论中贸易福利的分析

 

新贸易理论出现在80年代,在学者Ethier(1982)、 Krugman(1979、1980、1981)、 Brander and Spencer(1985)、 Eaton and Grossman(1986)、Grossman and Horn(1988)、Grossman and Helpman(1991)等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发展完善。新贸易理论将新古典经济中的垄断竞争、规模经济、新增长理论引入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认为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商品价格会持续持续下降。消费者会因为国际贸易获得更多的商品选择。企业会因为国际贸易带来的竞争提高生产效率。贸易带来的技术和知识溢出会促进经济增长。由于市场竞争是垄断或不完全竞争的,通过适度的政府干预(如征收关税),一国可以获得关税收入改善贸易福利。国内企业也因为关税的保护能够与国外商品竞争,进而增加国内收入和国内就业。一国采取出口导向政策,采取补贴出口企业,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获取世界市场份额,可以增加企业的收益和增加国内的就业并改善贸易福利。贸易会带来技术和知识溢出促进贸易国的经济增长。

 

Grossman and Helpman (1991)实证发现国际贸易通过技术信息的扩散、市场竞争推动研发部门的发展。Coe(1995)、Lee(1995)、Pissarides(1997)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资本品的进口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技术溢出同资本品进口相关。Keller(1996)区分资本商品和资本生产能力并引入内生增长模型,研究发现除非能够充分消化吸收资本商品提升资本生产能力,否则通过购买资本商品带来的生产率和增长速度的提高影响时间较短。

 

Westerhout (1995)对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多样性进行分析,认为随着贸易自由化,商品价格和生产商品的成本将下降,同时也可能会导致产品多样性下降。产品多样性下降带来的贸易福利的损失可能大于由于商品价格和商品生产成本下降带来的贸易福利的改善。Feenstra(2006)根据垄断竞争模型分析认为国际贸易能够增加商品多样性、降低商品价格以及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实证结果显示国际贸易提升了商品多样性和企业的生产效率。(完)

 

(本文摘自中山大学金融学博士胡未名毕业论文《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贸易福利效应研究》,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4
标签:贸易 汇率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