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控

关少丹 | 2013-11-05 14:40 1434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以及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特别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银行业市场风险明显增大,加强市场风险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以及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特别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银行业市场风险明显增大,加强市场风险防控变得愈加重要。

  市场风险管理中的缺陷

  (一)市场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银行管理风险最根本的措施是要在内部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和实施一整套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将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与全行的战略规划、业务决策和财务预算等经营管理活动有机地融合,而构建有效的市场风险管控体系是商业银行有效管理市场风险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相对于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风险管理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也是风险管理体系中最为薄弱的领域之一。

  (二)技术开发运用滞后。市场风险管理涉及很多制度和技术上的问题,如对金融市场不断推出的各类外汇、有价证券及其衍生产品的了解和认识;对各类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特别是对风险管理模型和方法的开发运用、基础数据的采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组织结构的调整等,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讲,这都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逐步学习、掌握和完善。

  (三)资金产品交易数据储备不足且质量不高。交易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是市场风险管理的基础要素。无论使用的管理方法有多么先进,计量模型有多么可靠,如果基础数据来源出现问题,都会出现“垃圾进,垃圾出”的结果,可能导致整个市场风险管理的失效。

  (四)金融产品定价估值能力偏低。金融产品定价估值是计量市场风险的重要指标——风险价值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尚不具备结构性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品的定价能力,交易也以代客交易为主,单纯依靠外资银行的报价。另外,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采用国外金融风险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成熟软件产品,这些外购的软件产品的定价估值模块往往对我国商业银行形成“黑盒子”,即我们只知道系统输入和输出是什么,无法知道其中的原理究竟如何。而且这些解决方案对有关人民币的金融产品往往也是“水土不服”。

  (五)市场数据采集筛选困难、来源单一。市场数据的选取和使用是定价估值的基础。只有收集国际国内金融市场数据,将金融产品与相应市场数据匹配,完成对所有组合中所有产品的估值,并计算出按照市值计算的各投资组合的损益情况,才能为监控市场风险提供有力的支持。若直接使用,这些市场数据就存在缺失或严重失真的可能。

  强化市场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市场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各银行董事会应当负责审批市场风险管理的战略、政策和程序,确定银行可以承受的最高市场风险水平,督促高级管理层采取必要的措施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市场风险,并对市场风险管理的全面性、有效性以及高级管理层的履职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价。根据我国银行业监管规定,董事会虽然可以授权其下设的专门委员会负责制定全行市场风险管理的战略与相关政策,督促高级管理层具体实施,但市场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始终应当由董事会来承担。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当对本行与市场风险有关的业务、所承担的各类市场风险以及相应的风险识别、计量和控制方法有足够的了解,通过设立风险管理部,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纳入其管理范畴,改变目前风险管理分散的状况。为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安排应确保各职能部门具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以及相关职能适当分离,尤其是市场风险管理职能与业务经营职能应当保持相对独立,交易部门应当将前台、后台严格分离,前台交易人员不得参与交易的正式确认、对账、重新估值、交易结算和款项收付。

  (二)开发引进市场风险量化管理模型。市场风险有多种计量方法,不仅不同类别的市场风险计量方法不同,而且同一类别的市场风险也有不同的计量方法。但市场风险的每一种计量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前提条件,而且每种方法都有局限性。因此,各银行在选择和运用市场风险计量方法时,需要充分了解不同方法的优点、局限性和适用的假设前提,恰当理解和运用计量结果,并采用压力测试等其他分析手段对所用的计量方法进行补充。为检验和提高计量方法或模型的准确性、可靠性,应当定期实施事后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对计量方法或模型进行调整和改进,开发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特点的市场风险量化模型,计算全行统一的市场风险的风险价值。

  (三)加强交易数据和市场数据管理。由于资金产品交易要素千差万别,数据来源渠道不同,数据处理量极大,逻辑极其复杂,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一套强大的数据整合与统一管理信息平台,以免错误的交易数据影响对市场风险的判别。为尽可能减少市场数据不准确对市场风险分析的影响,可建立全行统一的市场数据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全行市场数据的发布与管理。可以通过执行相应的市场数据处理程序,包括数据储存、异常值检测、数据选择、验证,根据预先指定的规则,估算缺失的市场数据等。

  (四)着力提升金融产品定价估值能力。我国商业银行在引进国外软件产品时,要选择国内有经验的公司,并由金融和IT领域的专家进行共同指导,实施本土化的二次开发甚至多次开发,在实施中摸索和总结经验,建立一套成熟的系统实施策略和差异分析方法,为指导今后的市场风险信息系统建设奠定基础。我国商业银行只有真正的掌握定价估值的核心技术,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国际银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各银行应组织开展市场风险管理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引进、培养市场风险方面的专业监管人员,加强与国际先进银行的互动交流,并加快实行风险总监、风险经理制。同时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市场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和完善对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的评价和定期审查机制,确保对各级行的市场风险实施有效监管,切实提高市场风险管理水平。

0
标签: 风险 市场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