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现挤出效应 专家呼吁加快资产证券化

张威 | 2013-11-05 10:30 572

某银行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银行信贷额度收紧的主要原因,是银行额度过早用完,实体经济对信贷需求较高。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是第三次改革的重要标志,其中,金融的开放和改革至关重要,中国金融体系变革的力量主要来自互联网。

  当前,社会各界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翘首以盼”,金融领域亦是如此。

  从2012年3月温州金融改革启动以来,尽管从国务院、央行、银监会到各地方政府都先后出台了诸多改革举措,但最核心部分仍未根本性触动:贷款利率市场化基本实现,而在更为关键的存款端,改革才刚刚开始。

  与此同时,从今年9月开始,各地也掀起一轮轮民营银行申办热潮,但时至今日,民营银行的准入细则仍未出台。此外,在存款保险制度等方面,情形也大致如此。

  由此,十八届三中全会也被认为是新一轮金融改革的“加速器”,而金融领域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在日前的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上,已然成为金融界人士讨论最为热烈的焦点话题。

  在日前举行的第九届金博会年度论坛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被作为其中一场论坛主题进行探讨,而业内专家更多也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落脚点放在金融改革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张承惠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金融领域更多是框架性、方向性、引导性的决定。不一定会有非常具体的金融改革的方案。”

  早在7月,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金融“国十条”)。然而,实施4个月来,在诸多中小企业看来,实际的利好并没有显现,临近年底,银行贷款额度收缩,多地也传出贷款利率普涨。

  某银行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银行信贷额度收紧的主要原因,是银行额度过早用完,实体经济对信贷需求较高。

  在上述论坛上,多位专家呼吁加快资产证券化,从而盘活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业内人士: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未达预期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习惯于“贷大、贷长、贷政府”,信贷资金中大约60%沉淀于中长期贷款和各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项目。除此之外,还有传统银行之外的所谓“影子银行”为这些项目提供支持。大量资金通过“影子银行”流入实体经济,相当多部分最终流入了房地产市场。根据2013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占据了新增社会融资的七成,这对实体经济产生了“挤出效应”。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资金需求很大,同时能承担很高的成本,而出口前景不明朗的制造业无法承受过高的利率,在上述两个领域把融资成本抬上去后,下半年也是这个状况。目前,信贷融资成本没有明显下降,按理来讲,央行两次降息之后融资成本和整个市场利率水平应该下降,但整个市场融资成本还是上升。从商业银行信贷来看,贷款下浮比例扩大幅度较小,说明利率下降的压力很小。”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微博)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融资结构导致经济结构不好的状态,在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制造业一定程度被挤出了。

  连平认为,目前的信贷对制造业等较薄弱、需求不强的行业带来较大压力,现在国家希望房地产也能得到调控,但不意味房地产、地方平台不能注入资金,保障房也需要发展,基础设施也需要提升。但如果融资过多,成本过高,风险累积,就需要适当加以调控,而资金更多地流入这些领域,与国家的整个调控政策不相吻合。

  浙商银行总行行长助理兼北京分行行长冯剑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国家政策支持实体经济,但由于实体经济走向有些不明朗,银行出于风险考虑对其服务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不是银行的问题,是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问题,由于银行自负盈亏,对一些高风险产品贷款比较谨慎。服务实体是银行的社会职能,银行选择为哪家企业贷款则是企业行为,社会职能和企业行为出现偏差,就需要国家政策引导。”

  专家:中国金融结构无弹性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加快,国家对民营银行放开以及互联网金融加速扩张,都对传统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是第三次改革的重要标志,其中,金融的开放和改革至关重要,中国金融体系变革的力量主要来自互联网。

  吴晓求认为,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要维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必须在战略上构造一个能够在全球配置资源、同时又能在全球分散风险的现代金融体系。中国金融和中国经济在全球舞台上的角色并不匹配,没有跟上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所以,改革开放的任务非常重,过去几年,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步伐不快,应该加速推进。

  吴晓求认为,中国的金融结构过于刚性没有弹性,没有弹性的金融体系很难分散风险。一旦金融危机来临,金融的脆弱性就会体现出来,必须塑造一个富有弹性的金融体系,而要改变金融结构,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要大幅度提升正向化金融资产在整个金融资产的比重,所以要大力推动资产信贷化,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这是改变中国金融结构的根本性举措。

  “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解决未来系统性风险,有助于将来分散风险,但步子放不开,推进的速度很慢。未来整个金融市场发展延伸的产品及所有新增加的产品风险度和过去产品根本不能比,商业银行传统产品风险相对较小,但是长期发展,造成了产品集中在商业银行,应该搭建好风险体系,即使出现一些风险也不用过度担心,因为可以在发展中抓住几个大的问题,对未来整个银行金融体系风险化解有好处。”连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信贷资产证券化能够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银行可以调整资产结构,释放出去之后收回更多的资金放贷,支持国家需求的领域,对实体经济有好处。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

2018-03-05 00:02
9884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党组会议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

2018-03-02 00:10
12228

重磅!十九届三中全会公报(全文)

2018-02-28 23:39
11523

中国金融改革提速 三中全会后六大新政出台

2013-12-12 09:42
1112

周小川调研武汉分行:金融系统首要任务是领会三中全会精神

2013-12-05 10:02
959

吴敬琏:三中全会中经济改革最重要的两句话

2013-11-27 16:18
3186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