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治国方略:中国三大新经济支撑带出炉

2013-10-21 13:201084

据香港商报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任半年有余,新一届中央政府的区域政策渐趋明朗。而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翁以登亦曾建议,特区政府积极配合国家政策,加强联合珠三角地区,提升区域优势,打造成为未来的“中国硅谷”。

  据香港商报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任半年有余,新一届中央政府的区域政策渐趋明朗。本着“稳增长、调结构、扩内需”思路,李克强将区域发展重点从过去的简单划分,进行了细化和延长。东部沿海细化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个增长极,将原来的西部开放和中部崛起,细化为中西部沿长江区域、西南中南腹地和西北地区三块,并将其视为现阶段“三大新的经济支撑带”。

  虽然各个区域特点不一,政策存在差异化,但通过其多次讲话,可见各地区域经济政策的共同指向———开放与改革。以改革开放促发展,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一市场体系建设,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是本届政府着力的方向。香港商报记者顾安安细化区域政策力推“三支撑带”

  9月3日,李克强在南宁抛出了其“治国方略”:目前在提升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发展层次和质量的同时,特别要做好内陆开发开放这篇大文章。“这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回旋余地。”他说,从现阶段各方面条件看,着力打造东北老工业基地、中西部沿长江区域、西南中南腹地三大新的经济支撑带是必然选择。同时,促进西北地区增强实力,在向西开放中形成新优势。

  此番讲话,不仅标志着中国区域政策日益细化,也意味着东北老工业基地、中西部沿长江区域、西南中南腹地将成为本届政府的区域发展重点。仔细梳理李克强之前在东部及中西部部分省份考察时的讲话,以及国家发改委有关官员披露的情况,不难拼接处出本届政府区域经济政策的轮廓。中国的国家区域政策在改革开放后迭经变迁:2000年前,东部沿海地区为国家生产力优先布局地区,也是改革开放的第一线;2000年之后,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为标志,日益重视区域协调发展,且区域政策逐步细化,形成了“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开发”的全方位区域发展政策体系。

  李克强的上述表态,则进一步将东部沿海细化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个增长极,而“三大新的经济支撑带”可被认为是“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勃兴”地域振兴政策的延长和细分。

  功能区加速推进

  创新机制倒逼改革

  东部开放

  进一步扩大开放是东部经济政策的核心之一。今年3月底,李克强在上海调研,鼓励支持上海积极探索,在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如何试点先行,建立自贸区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并利用倒逼机制推动转型升级。

  鉴于目前中国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进出口处于低点,传统外贸增长方式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高层冀望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探索创造新的要素转移和资源配置模式,促进外贸及投资便利化进程,进而为新时期中国外贸“突围”破题,利用一个创新的方式来提振贸易领域的竞争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在7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上,李克强将建立上海自贸区称为“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王德培对此表示,自贸区将成为体现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治国新思维的“试验田”,为加速扩大改革开放提供第一手的经验。他并称,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是主基调,自贸区集深层次改革与突破于一身,势必成为主基调中的主基调。

  除上海自贸区外,在李克强的定位中,环渤海也是中国最有潜力的新增长极。其作用独特、区位优越、基础雄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李克强说,国务院有关部门要统筹研究环渤海经济带规划,中央、地方、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把环渤海地区打造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李克强在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上称,希望环渤海地区大力推动改革创新,着力调整优化结构,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区域合作步伐,构建区域合作发展的协调机制,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一市场体系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对接为重点,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取得更大进展。

  国家发改委的公开资料显示,下一步会加大对东部地区的制度供给。发改委未来将“重点加快浦东新区、滨海新区、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福建平潭、舟山群岛新区等功能区建设,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和先行先试,为改革全局提供经验,并通过制度创新为转型发展提供新动力”。

  而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翁以登亦曾建议,特区政府积极配合国家政策,加强联合珠三角地区,提升区域优势,打造成为未来的“中国硅谷”。

  最大回旋余地

  差别对待向西开放

  西部开发

  过去5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速一路飙升,与东部地区的放缓形成鲜明对比。日前西北大学发布的报告显示,2012年西部地区同比增长12.8%,比东部地区快3.18个百分点,占全国GDP比重19.75%,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44%。尽管目前势头有所放缓,但西部省份仍在发掘“增长红利”。

  重点基建向西倾斜

  8月19日,李克强在甘肃调研时强调,“中国发展最大的回旋余地在中西部,西部大开发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优先位置。”他表示,要实行差别化的经济政策,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要更多地向西部倾斜,要在继续实行现有优惠政策基础上研究制定新的措施。

  陕西省社科院区域发展谘询中心主任张宝通认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十二五”规划都明确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全国区域发展的优先位置,对西部大开发要给予特殊政策支持。李克强的讲话与此一脉相承。

  对于李克强提出的要实行差别化的经济政策,四川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小刚表示,差别化政策是李历来的观点,“区域政策应该差别化,产业政策应该具有一致性。基础设施建设向西部倾斜,促进产业向西部走。但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的产业,东西部地区都不能搞。”

  专家指出,在李克强的讲话中,“向西开放”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政策指向。西部的区位优势,在过去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是次他特别强调,要发挥区位优势,扩大向西开放,拓展交流合作发展空间。

  细分西北西南区域 

  另值得关注的是,李此次将传统“西部”概念裂解为西北和西南腹地两个区域。事实上,这两个区域过去虽同为西部,但差异无疑有云泥之别。西北地区幅员辽阔,资源禀赋好,但基础设施条件薄弱,水资源稀缺,总体经济较落后。以广西和川渝为代表的西南腹地,人口稠密,或沿江、或靠海,近年来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具备强大的后发优势和发展潜力。

  西部调研结束后,8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12年西部大开发工作进展情况和2013年工作安排》。专家分析指,此时出台《工作安排》,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开发的方向,体现了国家急需在均衡发展的前提下,向西部“倾斜发展”的思路。财政支持方面,西部大开发新十年规划曾经明确,国家财政每年将向西部投入4000亿元,促进东部产业有序转移。

0
标签:李克强 治国 方略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重要民生商品和能源保供稳价等工作

2023-02-01 14:40
49463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入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2023-01-03 14:28
91296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持续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等

2022-10-28 19:47
26783

李克强: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2022-10-07 18:56
12144

习近平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互致贺电 李克强同岸田文雄互致贺电

2022-09-30 19:45
21688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