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策略选择
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创新动力 金融创新是金融领域中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的创建活动的概称。内容包括新理论的灌输,新技术的运用,新产
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创新动力
金融创新是金融领域中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的创建活动的概称。内容包括新理论的灌输,新技术的运用,新产品的开发,新方法的推广,新模式的替换等等。金融创新的本质是金融业的创造性变革和开发。而金融工具的创新是创新主体对构成金融工具的各个要素进行调整,从而生产一种具有新特征的金融工具的过程,是金融工具若干特性的结合。金融创新的主体包括多边金融机构、各国政府、中央银行、商业性金融机构等。在国内银行市场中,银行业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创新的主角。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日益成长壮大,直接融资的比例不断提高,银行贷款愈来愈难以发放出去,大量优质的可以为银行带来业务与收益的客户,甚至是银行一手扶植起来的老客户也开始转向资本市场直接筹融资,与银行间的交易愈来愈少。金融创新已成我国商业银行维持生存的当务之急和无可回避的必然选择。
而我国商业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经济的迅猛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趋势。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在过去25年约为每年6%-7%,根据格林和海伍德的观点,财富的增长是决定对金融资产和金融创新需求的主要因素。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巨大变化,由此导致新的金融需求的产生,这种金融需求必须通过金融创新来满足。
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的发展为上市公司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股票、债券、基金、期货等投资品种。资本市场毫无疑问将迎来大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发展,不仅带来了资金的分流,分担了银行所承担的一部分融资功能,银行必将与其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银行业上市、发行金融债券、实行资产证券化,无一不是通过资本市场来完成的。根据制度学派的观点,金融创新必须与这种经济制度相适应,他们是互为影响、互为因果的。
利率的市场化进程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目标是: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