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交会出口315.5亿美元
出口企业抗压性不断增强参展效果好于预期
第104届广交会11月6日闭幕。面对全球金融市场急剧动荡,金融危机不断向实体经济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的严峻形势,参展企业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当前不利形势,化挑战为机遇,参展效果好于预期。
据广交会副秘书长、广交会新闻发言人慕新海介绍,参展企业普遍反映,在前来参加本届广交会之前,对采购商减少和成交下降的可能已有心理准备,但实际参展效果高于预期。截至11月5日,本届广交会到会境外采购商累计174562人,出口成交额累计315.5亿美元。广交会各网站累计访问量达1.7亿次,网上累计意向成交额5.7亿美元。
慕新海说:“这是在全球大部分国家调低经济增长预期、国际消费市场萎缩、欧美市场专业采购商采购活动减少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参会各方特别是广大参展企业共同努力取得的成果,同时也说明我国出口产业已经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我国出口产品仍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出口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在不断增强。”
据悉,本届广交会参展民营企业成交185.6亿美元,占总成交额的58.8%。民营企业中相当一部分是中小企业,表明广交会为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服务的作用增强。
此外,本届广交会品牌展位大幅增加,扩大了展示空间,提升了布展水平,对充分展现“中国制造”形象、促进洽谈成交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品牌展区成交额达到88.6亿美元,占总成交额的28.1%。品牌示范效应得到进一步加强。
据慕新海介绍,本届广交会期间,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特产品大量涌现,成交活跃;节能环保产品受到广泛欢迎;拥有自主品牌、自主设计、专利技术的产品和创新产品优势明显。创新技术、节能环保、设计新颖独特、填补国际市场空白的产品颇受市场欢迎;品牌企业、转型能力较强的企业,以及及早推行市场多元化的企业,掌握了成交和定价的主动权,显示了较强的抵御金融风暴的能力。
广大参展企业表示,通过本届广交会,在努力扩大成交的同时,将针对当前不利的外部经济形势,采取调整出口战略、开发新兴市场、抓紧企业转型和产品研发创新等措施,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应对风险能力。保持外贸出口平稳发展。调查显示,培育品牌和研发新特产品,避免产品同质化和单一价格竞争,成为当前企业应对外需颓势的有效途径。
本届广交会进口展区对参展企业的准入标准和审核更为严格,确保参展企业及产品来自境外,提升了参展企业、展品的质量。
土耳其、香港、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展团组织了较大规模的企业参展。进口展区的境外参展商表示,在当前动荡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更加看好中国市场,参展效果好于预期,对开拓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本届广交会组织了近8000家境内专业采购商到会采购。针对境外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国内短缺资源性产品,首次采用"点对点"采购模式,取得好的效果。
慕新海说:"本届广交会一届分三期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这是商务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也是服务地方、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实际行动。我们将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完善、提高,努力向世界一流展会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