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协同技术与方法的发展
CIO时代网 |2012-03-22 17:151360
供应链协同技术与方法为供应链协同提供了有力支持,是供应链协同管理能顺利实施的关键。对供应链协同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已经成为供应链协同管理领域的重要问题。
供应链协同技术与方法为供应链协同提供了有力支持,是供应链协同管理能顺利实施的关键。对供应链协同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已经成为供应链协同管理领域的重要问题。
供应链协同以合作竞争为指导思想,广泛采用各种协调理论分析工具和技术实现手段,通过协商、谈判、约定、协议、沟通、交互等协调方式来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降低库存水平、增强信息共享、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保持战略伙伴相互之间操作的一致性和建立供应链协同机制和协调渠道,进而达到同时改善和优化供应链整体绩效和成员企业个体绩效的目标。供应链协同技术与方法为供应链协同提供了有力支持,是供应链协同管理能顺利实施的关键。对供应链协同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已经成为供应链协同管理领域的重要问题。
一、供应链协同中的伙伴选择技术
供应链协同中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和顾客之间达成的一种长期合作的战略关系,在供应链中寻求适当的合作伙伴可以为客户带来更多的贡献和更低的成本。供应链协同的合作伙伴选择对于一个供应链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合作伙伴选择已有很多方法,包括直观判断法、招标法、协商选择法、采购成本比较法、ABC成本分析法、层次分析法、Fuzzy聚类分析、TOPS IS法和神经网络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问题定量化的实用决策方法。该方法让选择者对照相对重要性的函数表,给出因素两两比较的重要性等级,因而可靠性高,误差小。TOPS IS法是一种简单而又合乎逻辑的选优方法。TOPS IS的基本思想是同时考虑备选方案与理想方案和最不理想方案之间的距离,优化方案应该离理想方案尽可能的近,离最不理想方案尽可能的远。TOPS IS法在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因子时一般采用专家意见调查法或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这些方法存在着较大的主观因素,不同的人对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有不同的评价,因此该方法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基于神经网络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方法能在结合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有效地处理复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问题。该方法使不同类型的指标值量化数据以及不同性质的评价指标都能够得到综合处理。
除了以上介绍的一些方法,还有一种方法是结合企业的实际决策过程,提出了考虑指标均衡度和权重区间数的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方法。这种方法在指标无量纲化的基础上,考虑指标均衡度使得指标间的协调和均衡程度在评价过程中得到反映在传统方法不能比较选择时 利用均衡度可以拉开差距进行评价。使用区间数使得模型具有较大的伸缩性和柔性,符合人们的模糊认识规律,增强模型的使用范围和灵活度,有利于对备选企业更加灵活地进行综合评价和选择。通过收集企业不同阶段(年度)数据并且赋予其相应权值(效用系数),可以反映出动态评价的特点。如果有少数数据不可获得或资料数据不全面时,可以酌情放弃对不同评价阶段和个别指标的评价,由此增强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二、合约设计中的激励技术与方法
供应链合约对供应链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如何优化合约以平衡各节点企业的风险和利益,是实现供应链协同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供应链合约根据供应链产品生产模式的特点,将供应链管理工作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供应链合约强调供应链的实用性和供应链管理的可操作性,重视完全信息化和零时间响应的实现。供应链合约通过严格的规定保证企业的安全性,界定违规以补充法律;通过将组建(加入)供应链的过程程序化来减少组建(加入)时间;通过结算来调整因优化而产生的收益与负担;通过对外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及对内运用期货形式的订单以增加企业的主动性;通过企业间有效的竞争淘汰企业,通过供应链间竞争淘汰供应链,保持淘汰机制。
很多文献关注合同中激励机制的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提高供应链协同效率,促进供应链绩效的提高。通常的出发点是利用激励机制来重新分配成本和利益。Lee等提出了一种成员激励机制,使得链上成员在机制下可以达到系统最优性能,其激励机制的特点是成员决策不需要用到其他的库存信息,即实现仅仅依靠本身信息就可以做出全局最优决策。Lim开发了一个促使第三方物流提供商讲真话(truth telling)的激励合同,该合同对有较低能力的服务提供商没能遵守事先确定的标准不会处罚,也不会共享利润;而对有较高能力的服务提供商既有处罚办法,又有共享利润办法。Gilbert等在“激励下游过程创新的战略供应链合同”中提出,为了鼓励下游在成本降低基础上进行投资,公司应该对价格做出承诺,或者为了响应需求不确定性应该就批发价格保持灵活性。Ggupte等研究了三种不同的激励机制:指定部件库存水平、为供应商提供部分获得的收入和两部分收入共享计划,其中的收入取决于订货延迟的装配商 制造商可以使用这些机制引诱其部件供应商保持部件库存的渠道最佳水平。Fan等研究了供应链环境下分散组织中的激励结构,并设计了一个基于市场与激励相结合的协调系统。该系统激励参与者以有利于整个供应链的方式行动,同时还证明了该系统会改进整个组织绩效,且目标适宜。这些激励设计方法主要是以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线性规划方法作为工具,在深入分析供应链成员的决策问题以及成员之间的竞争行为基础上而得出的。
三、供应链协同的运作技术
供应链协同运作技术包括支撑技术和其他协同运作技术。信息技术是最主要的支撑技术,主要包括自动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XML、GIS与GPS技术、电子订货系统(EOS)等。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在供应链协同中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现有计算机及通信网络资源,提高交易双方信息的传输效率,降低供应链协同的运作成本。XML数据交换技术是在传统的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中引入XML与互联网的相关技术,可让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从传统的链式状态数据交换跳脱成为网状式数据传播方式,提高了数据的可持续性,又降低了由于商业规则上的变化所引起的额外应用成本。电子订货系统(EOS)是指企业利用通讯网络和终端设备,以在线连接的方式进行订货作业和订货信息交换的系统。电子订货系统(EOS)有利于减少库存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对于供应链整体来讲,可以实现实时分析商品订货信息,准确判断畅销品和滞销品,有利于调整生产计划,为供应链中成员提供及时准确的销售信息,从而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供应链协同运作技术在传统库存领域有ABC分类分析法、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IM)、JMI、CPFR方法等。JMI是一种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办法,是为了解决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的相互独立库存运作模式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为提高供应链的同步化程度而提出的。协同规划、预测和补给(Collaborative Planning,Forecasting&Replenishment,简称供应链)是一种协同式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它能同时降低销售商的存货量,增加供应商的销售量。CPFR最大的优势是能及时准确地预测由各项促销措施或异常变化带来的销售高峰和波动,从而使销售商和供应商都能做好充分准备,赢得主动。除了库存领域内的协同技术外,还有一些最近发展起来的协同运作技术, 其中包括虚拟电子链(VEC)技术和多智能体技术。虚拟电子链(VEC)技术是在虚拟网络环境下供应链协同运作的主要技术。它连接供应商、贸易伙伴和客户共同作为一个有凝聚力、协同的实体。供应链上的成员在虚拟的环境下运用技术和协同管理在速度、敏捷性、实时控制和客户反映方面可以提高业务运作能力。多智能体技术采用协商的决策,能够在相同环境中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具有并行性、智能性和柔性。多智能体技术的研究十分广泛,通常应用在比较复杂的、柔性高的、动态的、开放的分布式环境中,为系统集成、并行设计,实现智能制造、敏捷制造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
四、供应链协同的绩效评价技术
供应链协同的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采用特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照既定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分析,对一定时期内供应链协同各方面的有效性和效率所进行的客观评价。
供应链协同的绩效评价技术主要包括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选择适当的绩效评价方法两方面内容。由于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的复杂性,需要建立分层次的指标体系,从战略、规划和运作三个层次分析绩效评价指标。战略层次的绩效评价指标有订单循环周期、资产利用效率、顾客满意度、供应链的综合满意度和环保性指标。规划层次的绩效评价指标包括产品开发期、供货质量和配送方面的指标。运作层次的绩效评价指标包括运营成本、利润和生产率等指标。依据上面三个层次的指标可建立较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提供依据。
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供应链系统的具体情况而定 。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可以使用的具体方法分为:定量分析评价方法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评价方法两类。平衡计分卡方法使用一套财务及非财务指标来描述整个组织的绩效,并将组织的战略与策略行动具体化以创造组织竞争优势,将组织的战略和策略转换成绩效目标与绩效指标,作为战略衡量与管理体系的架构,重点考虑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平衡测量与评价。多目标决策方法比较严谨,要求评价对象的描述清楚,评价者能明确表达自己的偏好,这对于某些涉及模糊因素、评价者难于确切表达自己偏好和判断的评价问题的求解带来了一定困难。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等方法对一些对象进行分类和评价,该类方法不依赖于专家判断的客观方法,可以排除评价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适宜于评价指标间彼此相关程度较大的对象系统的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多目标、多准则评价分析方法,它综合定量与定性分析,将人的思维条理化、层次化,对各备选方案按优劣进行排序,具有实用性、系统性、简洁性的特点。模糊综合评价(fuzzy comperhensive evaluation,FCE)方法是一种用于涉及模糊因素对象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由于可以较好地解决综合评价中的模糊性,因而该方法在许多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一、供应链协同中的伙伴选择技术
供应链协同中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和顾客之间达成的一种长期合作的战略关系,在供应链中寻求适当的合作伙伴可以为客户带来更多的贡献和更低的成本。供应链协同的合作伙伴选择对于一个供应链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合作伙伴选择已有很多方法,包括直观判断法、招标法、协商选择法、采购成本比较法、ABC成本分析法、层次分析法、Fuzzy聚类分析、TOPS IS法和神经网络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问题定量化的实用决策方法。该方法让选择者对照相对重要性的函数表,给出因素两两比较的重要性等级,因而可靠性高,误差小。TOPS IS法是一种简单而又合乎逻辑的选优方法。TOPS IS的基本思想是同时考虑备选方案与理想方案和最不理想方案之间的距离,优化方案应该离理想方案尽可能的近,离最不理想方案尽可能的远。TOPS IS法在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因子时一般采用专家意见调查法或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这些方法存在着较大的主观因素,不同的人对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有不同的评价,因此该方法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基于神经网络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方法能在结合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有效地处理复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问题。该方法使不同类型的指标值量化数据以及不同性质的评价指标都能够得到综合处理。
除了以上介绍的一些方法,还有一种方法是结合企业的实际决策过程,提出了考虑指标均衡度和权重区间数的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方法。这种方法在指标无量纲化的基础上,考虑指标均衡度使得指标间的协调和均衡程度在评价过程中得到反映在传统方法不能比较选择时 利用均衡度可以拉开差距进行评价。使用区间数使得模型具有较大的伸缩性和柔性,符合人们的模糊认识规律,增强模型的使用范围和灵活度,有利于对备选企业更加灵活地进行综合评价和选择。通过收集企业不同阶段(年度)数据并且赋予其相应权值(效用系数),可以反映出动态评价的特点。如果有少数数据不可获得或资料数据不全面时,可以酌情放弃对不同评价阶段和个别指标的评价,由此增强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二、合约设计中的激励技术与方法
供应链合约对供应链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如何优化合约以平衡各节点企业的风险和利益,是实现供应链协同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供应链合约根据供应链产品生产模式的特点,将供应链管理工作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供应链合约强调供应链的实用性和供应链管理的可操作性,重视完全信息化和零时间响应的实现。供应链合约通过严格的规定保证企业的安全性,界定违规以补充法律;通过将组建(加入)供应链的过程程序化来减少组建(加入)时间;通过结算来调整因优化而产生的收益与负担;通过对外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及对内运用期货形式的订单以增加企业的主动性;通过企业间有效的竞争淘汰企业,通过供应链间竞争淘汰供应链,保持淘汰机制。
很多文献关注合同中激励机制的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提高供应链协同效率,促进供应链绩效的提高。通常的出发点是利用激励机制来重新分配成本和利益。Lee等提出了一种成员激励机制,使得链上成员在机制下可以达到系统最优性能,其激励机制的特点是成员决策不需要用到其他的库存信息,即实现仅仅依靠本身信息就可以做出全局最优决策。Lim开发了一个促使第三方物流提供商讲真话(truth telling)的激励合同,该合同对有较低能力的服务提供商没能遵守事先确定的标准不会处罚,也不会共享利润;而对有较高能力的服务提供商既有处罚办法,又有共享利润办法。Gilbert等在“激励下游过程创新的战略供应链合同”中提出,为了鼓励下游在成本降低基础上进行投资,公司应该对价格做出承诺,或者为了响应需求不确定性应该就批发价格保持灵活性。Ggupte等研究了三种不同的激励机制:指定部件库存水平、为供应商提供部分获得的收入和两部分收入共享计划,其中的收入取决于订货延迟的装配商 制造商可以使用这些机制引诱其部件供应商保持部件库存的渠道最佳水平。Fan等研究了供应链环境下分散组织中的激励结构,并设计了一个基于市场与激励相结合的协调系统。该系统激励参与者以有利于整个供应链的方式行动,同时还证明了该系统会改进整个组织绩效,且目标适宜。这些激励设计方法主要是以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线性规划方法作为工具,在深入分析供应链成员的决策问题以及成员之间的竞争行为基础上而得出的。
三、供应链协同的运作技术
供应链协同运作技术包括支撑技术和其他协同运作技术。信息技术是最主要的支撑技术,主要包括自动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XML、GIS与GPS技术、电子订货系统(EOS)等。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在供应链协同中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现有计算机及通信网络资源,提高交易双方信息的传输效率,降低供应链协同的运作成本。XML数据交换技术是在传统的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中引入XML与互联网的相关技术,可让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从传统的链式状态数据交换跳脱成为网状式数据传播方式,提高了数据的可持续性,又降低了由于商业规则上的变化所引起的额外应用成本。电子订货系统(EOS)是指企业利用通讯网络和终端设备,以在线连接的方式进行订货作业和订货信息交换的系统。电子订货系统(EOS)有利于减少库存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对于供应链整体来讲,可以实现实时分析商品订货信息,准确判断畅销品和滞销品,有利于调整生产计划,为供应链中成员提供及时准确的销售信息,从而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供应链协同运作技术在传统库存领域有ABC分类分析法、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IM)、JMI、CPFR方法等。JMI是一种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办法,是为了解决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的相互独立库存运作模式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为提高供应链的同步化程度而提出的。协同规划、预测和补给(Collaborative Planning,Forecasting&Replenishment,简称供应链)是一种协同式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它能同时降低销售商的存货量,增加供应商的销售量。CPFR最大的优势是能及时准确地预测由各项促销措施或异常变化带来的销售高峰和波动,从而使销售商和供应商都能做好充分准备,赢得主动。除了库存领域内的协同技术外,还有一些最近发展起来的协同运作技术, 其中包括虚拟电子链(VEC)技术和多智能体技术。虚拟电子链(VEC)技术是在虚拟网络环境下供应链协同运作的主要技术。它连接供应商、贸易伙伴和客户共同作为一个有凝聚力、协同的实体。供应链上的成员在虚拟的环境下运用技术和协同管理在速度、敏捷性、实时控制和客户反映方面可以提高业务运作能力。多智能体技术采用协商的决策,能够在相同环境中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具有并行性、智能性和柔性。多智能体技术的研究十分广泛,通常应用在比较复杂的、柔性高的、动态的、开放的分布式环境中,为系统集成、并行设计,实现智能制造、敏捷制造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
四、供应链协同的绩效评价技术
供应链协同的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采用特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照既定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分析,对一定时期内供应链协同各方面的有效性和效率所进行的客观评价。
供应链协同的绩效评价技术主要包括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选择适当的绩效评价方法两方面内容。由于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的复杂性,需要建立分层次的指标体系,从战略、规划和运作三个层次分析绩效评价指标。战略层次的绩效评价指标有订单循环周期、资产利用效率、顾客满意度、供应链的综合满意度和环保性指标。规划层次的绩效评价指标包括产品开发期、供货质量和配送方面的指标。运作层次的绩效评价指标包括运营成本、利润和生产率等指标。依据上面三个层次的指标可建立较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提供依据。
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供应链系统的具体情况而定 。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可以使用的具体方法分为:定量分析评价方法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评价方法两类。平衡计分卡方法使用一套财务及非财务指标来描述整个组织的绩效,并将组织的战略与策略行动具体化以创造组织竞争优势,将组织的战略和策略转换成绩效目标与绩效指标,作为战略衡量与管理体系的架构,重点考虑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平衡测量与评价。多目标决策方法比较严谨,要求评价对象的描述清楚,评价者能明确表达自己的偏好,这对于某些涉及模糊因素、评价者难于确切表达自己偏好和判断的评价问题的求解带来了一定困难。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等方法对一些对象进行分类和评价,该类方法不依赖于专家判断的客观方法,可以排除评价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适宜于评价指标间彼此相关程度较大的对象系统的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多目标、多准则评价分析方法,它综合定量与定性分析,将人的思维条理化、层次化,对各备选方案按优劣进行排序,具有实用性、系统性、简洁性的特点。模糊综合评价(fuzzy comperhensive evaluation,FCE)方法是一种用于涉及模糊因素对象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由于可以较好地解决综合评价中的模糊性,因而该方法在许多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