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0个金融风险管理师中就有1个是工行的

2008-08-20 11:28 795

截至目前,工行先后有140名员工取得了金融风险管理师(FRM)资格,占中国大陆金融风险管理师总人数的10%以上,稳居同业首位。记者从工行获悉,该行一直将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作为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的主要内容,并充分利用金融风险管理师资格认证制度加大了金融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金融风险管理师是由全球风险管理领域的权威机构——全球风险管理者协会(GARP)组织,面向全球金融风险管理专业人员的权威资格认证,目前已成为众多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高级风险管理人员的一项从业要求。金融风险管理师考试每年举行一次,内容涵盖了银行经营中的各类风险管理知识,通过认证考试,考生可以掌握最新的金融风险管理知识,提高对全球通用的金融风险管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拥有做出客观的风险分析和相应决策等风险管理必备的、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据工行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该行一贯重视金融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致力于在全行建立起风险意识文化,使员工普遍树立起牢固的风险意识。工行在国内金融同业中较早认识到了金融风险管理师认证的重要性,在2005年即率先选拔10余名风险管理部门员工参加考试并全部通过。3年来工行员工参加考试的通过率远远高于平均通过率。更重要的,这些接受考前培训并且通过考试的风险管理人才,在工作中都直接或间接从事风险管理工作,其中70%以上直接从事风险管理工作,近7%从事支行行长以上的管理工作。他们的风险意识、对风险管理制度的理解能力和对风险的管理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直接推动了工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是经营和管理风险的企业,全员风险意识的建立是银行经营的坚固基石。随着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拥有大量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从而在整个银行机构层面内建立一种风险意识文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经营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工行在国内银行中率先培养并大力建设金融管理师人才队伍,不仅在风险管理人才的储备和运用方面走在了同业前列,而且对于其增强自身竞争力、参与国际化竞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一贯以稳健经营著称的工行,风险管理水平长期以来居于国内领先地位。自2003年以来,工行已连续5年多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双下降”。目前工行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方面已达到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初级法的要求,风险计量技术接近国际领先水平,正在朝着进一步完善覆盖境内外机构和各类业务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力争到2012年达到全球一流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的目标迈进。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