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股市完全可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近一个时期以来,中国股市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在沪深股市的震荡下行中,对股市的议论渐渐多了起来,其中不乏担心和指责的声音。
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的中国证券市场,给人们带来信心和惊喜,也给人们留下惆怅与反思。
当前,在中国经济面临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影响的复杂局势下,如何客观、真实地认识和理解股市,显得尤为必要。
在我国经济基本面总体看好的情况下,股市完全可以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股市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现代经济领域乃至社会生活中最引人关注的一个现象。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面对当前股市的表现,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我们的宏观经济运行是不是出了问题?对股市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方方面面的情况,摆在每个人的面前--
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国际油价飞涨、世界经济放缓、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风险加大……
国内严重自然灾害、经济周期出现的变化、通胀压力依然较大……
2008年,即将迎来北京奥运会和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中国,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上正经受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国际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给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中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国内一系列困难和不确定因素的冲击,给经济的平稳较快运行带来严峻挑战。
每天,亿万人关注股市,更关注着关于经济发展的一举一动。
沉着应对,果断决策。
面对复杂局面,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毫不松懈,一手抓经济发展坚定不移。
根据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央提出,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迎难而上,稳中求进。
从专家学者,到普通百姓,人们留意着反映经济发展的一组组数据:
--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6%,依然与近5年来的平均高增长率相当。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头号动力,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今年前5个月完成40264亿元,同比增长25.6%。
--来自夏粮生产一线的最新消息,连续5年的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单产将再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我国出口保持20%以上的较高增速。消费实际增长速度与往年相比总体平稳,略有上升。
当前经济运行依然总体向好,但问题犹存;经济增速虽可能会有所放缓,但渐趋稳定。
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佐证着上述判断:“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处于一个更加可持续的速度,依然保持强劲势头。”
“在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的形势下,支撑股市信心的基本面就不会改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朱国仁说。
如同商品的价格总是要围绕其自身价值和供求关系波动一样,从长远看,股市的运行不可能背离它所依赖的大环境,不可能脱离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
缓减速,软着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形势比预料的要好”。在这一情况下,股市完全可以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风雨十八载,中国股市在改革中经受洗礼,在发展中得到锤炼
6月22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公开通报中捷股份、九发股份两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违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案的情况,并就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监管,打击损害上市公司利益行为,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等作出部署。
两天之后,证监会再次发布消息,决定把上市公司的专项治理活动继续推向深入。
上述以“给投资者真实的、高回报的、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上市公司”为目标的治理行动,被海外媒体视为中国股市的又一轮“治市风暴”。其背后,是中国为建设一个强大而健康的资本市场,为国民经济运行提供有力保障的努力。
实际上,尽管今年以来市场剧烈动荡,质疑声音不断,但基础制度建设和规范市场行为的步伐并没有停下。一系列监管措施的坚决实施,显示出国家为股市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坚定决心。
一个强大而健康的资本市场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有力保障。新中国股市诞生18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过破茧而出的稚嫩,也创造出引人注目的辉煌。截至2008年6月24日,中国A股、B股市场共拥有上市公司1661家,总市值21.92万亿元。按照2007年的GDP核算,证券化比率已达88.89%。投资者的数量与结构和前些年相比,均发生了实质性变化。
“作为社会财富管理的重要平台和百姓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机制,中国证券市场正在国民经济的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宏源证券研究所所长程文卫认为。
中国资本市场前行的脚步,始终伴随着法制环境的改善和市场机制的改革。
近年来,一系列旨在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改善市场质量和结构,以及提高市场效率的重要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其中,始于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因为直指“一股独大”的顽疾,而被称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次“再造”。
“股权分置改革是一场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层次变革,使资本市场多年累积的核心障碍得以清除,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银河金融控股公司董事长朱利指出。
在股改实施以来的3年中,中国证券市场迎来了一大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量级”上市公司,迎来了众多优秀企业的“海归”。一大批蓝筹优质公司的登陆,大大改善了上市公司的结构,成为A股市场的中流砥柱。 股改改变了中国证券市场自成立以来一直实行的股权流通制度,使得中国证券市场具备了新的发展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股改意味着对证券市场功能的重新定位。
不断壮大的资本市场大大拓宽了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和融资功能得到大幅提升。2007年境内股市IPO筹资4595亿元,居全球市场第一位。
中国股市,在改革中经受洗礼,在发展中得到锤炼。
随资本市场成长而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不可能因股市的一时涨跌而消失,需要在发展中逐步去解决
已经18岁的中国股市正奋力向成熟迈进,但是,18岁对于一个资本市场来说仍然年轻,很多成长中的烦恼依然困扰着它。
回顾中国股市近年来的表现,不乏“牛气冲天”的狂热,更承受过“一泻千里”的煎熬。
从2005年6月6日的998点,到本轮行情启动以来的最高点6124点,上证综指完成这5100多点的历史性跨越仅用时两年;而从这一历史高位跌落至目前的2700点以下,则只有8个月左右。其间,动辄数百点的上蹿下跳更是家常便饭。进入今年6月,从3日至17日的10个交易日内,上证综指更是史无前例地接连报收于阴线。
“频繁的暴涨暴跌,远高于成熟市场的震荡幅度,都暴露出A股市场非理性和不成熟的一面。”上海天相投资咨询公司资深策略分析师仇彦英说,年轻的中国股市在应对市场出现的问题时,还常有些措手不及。
在最近一段股市的持续下跌中,“大小非”解禁被认为是重要致因。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股市步入全流通时代。在此过程中,为了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激烈博弈对股市的影响显而易见。
“尽管有流通权并不代表全流通,但必须承认,只有不断地深化改革,我们的股市才能逐步成熟。‘大小非’解禁可能是中国证券市场所必须经历的阵痛过程。”有市场人士作出这样的判断。
在股指的暴涨暴跌之间,在承受来自“大小非”解禁压力的同时,证券市场的更多弊端和不成熟也暴露出来。
一个健康的市场不应过分依赖于短期政策的刺激。近年来,中国股市在改革创新中向前发展,但尚未彻底抹去“政策市”的阴影。
虽然一系列市场化改革的实施使市场化资源配置功能得到很大改善,但资本约束机制并未真正形成,市场效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核心的发行体制仍然存在行政控制环节过多、审批程序复杂等问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认为。
产品创新相对不足也制约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而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迟迟未能推出,也显示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步伐的迟滞。
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回报股东的机制尚待建立。
所有这些,都从不同方面影响着投资者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的形成,并在股市的一次次非理性暴涨或非理性暴跌中集中爆发出来。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日表示,当前,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将深化资本市场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加强市场监管,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我们对股市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但同时应清醒看到,在以“新兴加转轨”为特征的市场运行过程中,伴随着资本市场成长的,还会有不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而这些矛盾和问题,不可能随着股市的一时涨跌而消失,需要在发展中逐步去解决,逐步去完善。
中国股市走向成熟,不是哪一个要素的单方面成熟,而是包括监管者、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在内的各个要素的共同成熟
一个健康、成熟的市场,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面对本轮沪深股指从历史高点的迅速回落,市场人士还从更多角度给予分析和解读:
--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冲击。
--“热钱”恶意投机。
--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放缓。
--“犯规”行为时有发生。……
种种分析,各有各的道理。但必须看到,中外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经验一再表明,如同太阳有升有落、潮水有进有退一样,证券市场也是有抑有扬,有跌有涨。没有只涨不跌、只跌不涨的股市,这是由证券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伴随股指调整的平均市盈率大幅回落,是股市‘泡沫’消亡的过程,更是市场整体估值向合理水平的回归。”程文卫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投资者不必因股指的瞬间上涨而欣喜若狂,更不能因股指的一时下跌而惊慌失措。
虽然在改革中不断向前发展,但中国的资本市场依然是一个新兴的市场,既面临由小变大的机遇,又面临由大变强的考验。我们不能只对股市成长的希望盲目乐观,或者,只对市场上存在的问题一味指责。唯有客观、理性、真实地认识股市的现状,把握股市的发展规律,才能促使其逐步走向成熟。
市场走向成熟,不是哪一个要素的单方面成熟,而是包括监管者、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在内的各个要素的共同成熟。
相对于一个成熟的市场而言,目前中国股市的参与主体还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盲从、投机和短期逐利性。一些上市公司急功近利拉升股价,有的甚至透支业绩;不少投资者不是根据对公司绩效的考量来决定自己的投资行为,而是更多地依赖行情的波动而随波逐流。在中国股市中,发行人、投资者和中介服务机构对政府和政策的依赖度还较高,市场的规范运行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由行政监管力量来维持。
证券市场的逐步成熟,将使它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更加重要。
实际上,经过过去几个月的持续深幅调整,目前A股市场市盈率已经大幅回落。按照6月27日的收盘价计算,沪深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21.88倍和23.58倍,而作为两市跨市场的基准指数,沪深300(2702.634,4.29,0.16%,吧)的市盈率水平已经接近美国标普500指数。
“相对于成熟市场15倍左右的动态市盈率来说,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应该有一定的溢价。”有经济专家指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证券市场的估值水平正在向成熟市场逐步靠拢。而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证券市场,才能真正发挥融资和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扮演好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角色。
面对新的形势,尤其是进入全流通时代之后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国股市的市场化改革正在加快推进,一系列旨在为投资者创造良好、公平市场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体系日益完善,市场效率不断提高。经历风雨考验的中国证券市场,必将昂首走向国际成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