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家境外经贸合作区海外淘金
中国企业的海外战略正从早前的单打独斗往产业集群过渡。
目前,商务部已批建两批共19家境外经贸合作区。记者从商务部有关人士处获知,第三批经贸合作区的招标批建工作目前也已提上研究日程。
而在此之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柴海涛曾表示,中国将建立50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以应对目前对外贸易中日渐多发的贸易摩擦,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
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研究员张世国告诉记者,境外的经贸合作区建设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早前的雏形主要是由企业推动、企业实施,例如最早的海尔美国工业园。而随着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冲突越发严重,近两年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十分迅速,商务部也本着成熟一家、审批一家的运作模式加以推广,以便于一条条产业链整体输送海外。
15经贸合作区组团招商
日前于宁波举行的第十届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一个新设立的“国家商务部中国境外经贸合作洽谈区”格外引人注目,1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联合布展于此。这15个合作区目前都完成了基础设施配套,已经具备了项目进区的条件。
记者从一份参展的境外合作区介绍上了解到,15家合作区主要分布于亚、非、拉地区,其中非洲的5家经贸合作区,主要集中于机电设备、纺织、建材家具、矿产冶金等行业。相比国内,非洲更为低廉的人力成本,丰富的矿产资源,甚至免关税政策,使其成为极具诱惑的市场。
另外布局于亚洲的印尼、泰国、柬埔寨、越南的几个合作区主要集中在精细化工、汽配、轻工、纺织等领域。其中,2006年11月落成的巴基斯坦海尔鲁巴经济区是我国首家境外经贸合作区,该合作区招商经理王琪也向记者表示:“国内企业入园,不但能享受当地优惠政策,还能共享海尔集团在巴基斯坦的销售网络和物流配套。”
作为浙洽会一大亮点的“中国境外经贸合作洽谈区”,也成为了浙江企业对外的“淘金机会”。与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签下了投资意向的温州顶丰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克新表示:准备投资1000万元,租用合作区现有的厂房和设备,争取3个月内投入生产,“抢滩”俄罗斯市场。
第三批期待出现高新产业
在商务部已批建的19家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中,外贸大省浙江占有4个,而出口贸易同为强劲的江苏、山东各拥有3家,另外9家分别来自于北京、天津、广西、山西、广东、黑龙江和江西等省(市、区)。
据商务部有关人士介绍,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都是由较早启动海外战略的大型龙头企业首创,最初是在境外建设只供本企业使用的生产贸易基地,其后向兼具制造、物流、贸易多功能的综合性园区发展,最后吸引中国生产企业进入园区。
而对于每一个经商务部批准设立的境外经贸合作区,通过审核授牌后,国家都将给予2亿-3亿元人民币的财政支持和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的中长期贷款。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张世国对记者表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时,同时可以向日、韩、德的跨国企业借鉴经验,这些企业一般由金融巨头控股,为其海外融资起到关键的作用。目前我国的银行在海外服务上尚不配套,使得中国公司在海外的业务遇到融资不畅的问题,仅靠国家的扶持较难长久立足。
张世国同时对记者分析,2006年第一批8家境外经贸合作区的选择主要考虑到均衡国内的主要制造行业,所以以家电、成衣、制鞋、机械、五金等较为成熟的产业为主。而第二批获批的合作区一方面是将没有照顾到的行业补齐;与此同时,在审批上也向江苏、浙江、山东等外贸大省倾斜。
张世国透露,目前商务部正在研究第三批经贸合作区的批建,但他建议,为加强科技型企业在海外的战略部署,第三批合作区可以以高新技术工业园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