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宏观流动性收紧后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

魏国雄 |2012-03-15 11:091593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的最基本风险之一,无论是信用风险还是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都有可能影响或表现为流动性风险。

  关注宏观流动性收紧后的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

  魏国雄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的最基本风险之一,无论是信用风险还是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都有可能影响或表现为流动性风险。对中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除了20世纪90年代的海南发展银行外,具有一定规模的银行还没有因流动性风险而出现过实质性的倒闭。但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流动性风险也已成为中国银行业最需关注的风险之一。如何有效把控流动性风险,成为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宏观流动性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对流动性风险的通常表述是指单个银行或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但事实上,在经济生活中,除了单个银行或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外,还有宏观层面的流动性风险,这两种流动性风险的考察角度不同,其表现形式和性质也不同,但两者间又存在密切的联系。

  在宏观经济层面,流动性主要是指市场流通中的货币总量,是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宽松的货币政策反映市场上货币量增多,表现为市场流动性充裕;而从紧的货币政策则反映市场上货币量减少,流动性紧缺。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松紧主要取决于货币政策。流动性过度充裕或过度紧缺都会导致宏观流动性风险。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宏观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为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数量过多,流动性过剩,出现通货膨胀,货币贬值。

  微观层面的流动性主要是指商业银行等微观主体的流动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实际上反映的是在不发生损失的前提下,资产迅速变现的能力,或以合理的成本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强弱通常与收益呈负相关——流动性强,收益相对较低;流动性弱,收益相对较高。因此,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风险偏好的影响。微观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等微观主体的流动性不足,出现支付困难或为保证支付而承受过高的成本,严重时不仅导致商业银行等微观主体经营的亏损,甚至破产和倒闭。

  整体来看,宏观流动性风险与微观流动性风险通常不会同时出现。当宏观流动性出现由宽松转为紧缩时,发生宏观流动性风险的压力会降低,而引发微观层面流动性风险的压力则会增大;当宏观流动性由紧缩转向宽松时,市场流动性充裕,融资成本降低,微观层面发生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减小,而宏观流动性风险压力则会加大。

  但就单个商业银行,会不会发生流动性风险以及风险程度如何,并不完全取决于宏观流动性的松紧。宏观流动性只是一个外部、充分条件,而不是内在、必要条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状况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风险偏好,取决于其对收益与风险的权衡取舍。在宏观经济快速发展、市场货币宽松时,商业银行一般会通过降低流动性、提高杠杆率来增加短期收益,但此时形成的高杠杆格局或潜在的流动性风险缺口,如不能随市场货币量或信用总量的收紧相应缩小,则易引发流动性风险。

  通过资产与负债的期限错配来获取收益是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这个特点决定了其必须保持充足的流动性来履行债务支付义务,由此也要求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不断提高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能力,不断平衡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关系,避免出现资产负债期限的过度错配,以及资产或负债期限、客户等的过度集中。否则,有可能造成具有清偿能力,却因无法及时以可承受价格变现资产或取得融资的商业银行破产乃至倒闭。2011年,比利时最大的商业银行,也是欧洲最大的银行之一的德克夏银行,因主要依赖低成本的同业市场融资,通过回购交易、中央银行借款和政府担保产生的银行间存款和非银行存款、信托存款、大额存单等批发银行业务来筹措资金,进行周期较长的公共项目投资,致使其短期债务资产(不含衍生工具和保险)占银行总资产的比率高达44%,而其他欧洲商业银行的这个比率在20%左右。到2011年6月底,该银行的短期资金缺口为960亿欧元,受到市场流动性收紧的影响,尽管持有大量有效资产,但这些资产在短期内很难变现,也难以从金融市场上取得融资,不得不向政府求援,接受被拆分的命运。

  除了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外,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也会引发流动性风险,出现支付困难和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等问题。因此,流动性风险通常也是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最终表现。

  中国银行业面临流动性风险

  当前,我国CPI虽出现下降,但通胀压力仍然较大。前几年为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而形成的需求,仍是推高资产和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国家正在通过控制货币量等措施降低宏观流动性风险,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但经济运行的巨大惯性使市场对贷款的需求仍十分旺盛。对商业银行而言,从2009年的9.5万亿元,到2010年的7.9万亿元,再到2011年的7.47万亿元的信贷增量,主要都投放到了一些中长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致使信贷结构更单一、集中度更高。随着宏观流动性的收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显著上升,具体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第一,资产业务的潜在流动性风险突出。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商业银行比较关注当期收益,资产结构的集中度较为突出,而对由此可能带来的风险隐患关注不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银行业的信贷资产大幅增长,信贷资产的集中度进一步加剧:总资产中的信贷资产占比高,大银行约为50%左右,中小银行除了准备金、备付金外基本都是贷款;中长期贷款占比高,70%的贷款为中长期贷款,不少银行10年期以上的贷款占比超过了15%,部分银行甚至更高,且基本都是持有到期;贷款的行业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在交通(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电力、城建、房地产等领域,一旦这些行业的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或行业出现周期性调整,违约贷款就会大幅度增加,不仅信贷资产会面临严重损失,还会造成流动性风险加大;客户集中度高,在贷款总量大幅增加的同时,贷款客户并没有相应增加,大量的新增贷款在既有的客户间不断叠加,80%的贷款集中在不到10%的客户身上,户均贷款数额大。

  第二,负债业务的流动性风险不断增大。当前,我国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也同样表现在负债业务上。一是贷存比偏高。随着贷款量的快速增加,存款并没有同步增加,使得国内银行业的贷存比普遍升高,不仅中小银行贷存比已接近甚至超过75%的监管要求,大型银行虽然在指标上距监管要求还有一定空间,但实际也已相当接近,潜在的支付压力较大。二是存款稳定性差。部分银行的负债结构中,公司存款、机构存款和同业存款占比高、单笔金额大,这类存款虽然成本较低,但稳定性较差,对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的敏感性较强,宏观政策或市场稍有变化,就会出现波动,即刻就会减少。三是存款质量低。随着市场资金的趋紧,银行间的存款竞争也日趋激烈,甚至采用人为方式,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间的虚拟交易来派生、衍生存款。这种存款不仅稳定性差,而且潜在风险大。

  第三,资产与负债的期限错配过度。国内银行业资产长期化、负债短期化的趋向明显。由于投资是拉动经济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投资相配套的长期贷款需求十分旺盛,而存款则随投资渠道的增加而呈短期化趋势。为追求当期收益最大化,部分银行不顾长期的风险隐患,在定期存款比率降低的同时,中长期贷款的比率快速提高,两者间缺口不断扩大,使期限错配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在当前宏观流动性收紧、存款业务增幅趋缓、资产业务违约风险加大、有效资产难以及时变现和到期负债需及时偿付背景下,这种过度的错配很容易触发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统计显示,我国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2008年增加了47674亿元,当年中长期贷款只增加了25579亿元;2009年定期存款增加了42902亿元,中长期贷款则增加了71418亿元;2010年定期存款只增加了22102亿元,中长期贷款则增加了69549亿元,两者缺口继续扩大,达47447亿元。

  过度错配使一些资产规模大的银行也时常发生支付困难,不得不向央行借入资金、被迫高息拆入资金或出售一些高收益且低风险的票据资产,以缓解流动性风险的压力。

  第四,新业务带来流动性风险。目前,我国银行业新业务发展较快,各种表外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和代客业务等发展迅速。在这些业务中,虽然并不直接涉及银行流动性风险,但其对银行的流动性也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银行客户在进行直接投融资(包括购买理财产品)时,其资金通过银行运作,与银行的资金进出关系紧密,通常是集中支出或回流。由于数额巨大,且都是“大进大出”,对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尤其在宏观流动性收紧时,会加剧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

  第五,“巴塞尔Ⅲ”有关流动性风险监管的缺陷。“巴塞尔Ⅲ”增加了“流动性覆盖率”(主要反映未来30天内特定压力情景下,银行持有的高流动性资产应对资金流失的能力)和“净稳定资金比例”(根据银行在1个年度内资产和业务的流动性特征,设定可接受的最低稳定资金量,防止银行在市场繁荣时过度依赖批发性融资,以增加长期稳定资金来源)两个指标,表明银行流动性风险已引起重点关注。但这两个指标在外部宏观环境发生如下情况时会失效,甚至会误导对流动性风险的关注。一是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出现一致性风险偏好,形成一致性选择时。经济处于顺周期时,一致性选择是较普遍的现象。一些被认为流动性很强的资产,包括一些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易于定价且价值平稳、市场交易活跃的资产,当宏观流动性发生变化之后,也会出现难变现的问题。例如,在此次欧债危机前,欧洲国家主权债券一直被认为是风险较小且被市场普遍看好的资产,但欧债危机发生后,欧洲债务问题严重国家的债券,在市场上失去了原来的特性,成为低流动性的资产。二是当宏观流动性由宽松转向从紧,市场资金趋紧时,不仅会使商业银行负债稳定性下降,而且一些初始目的为缓解流动性压力的金融创新有可能异化为流动性风险的重要因素,进而使“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率”等流动性风险指标都符合监管要求的商业银行,在实际中仍有可能产生流动性风险。

  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新思考

  综合上文,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形成原因比其他风险更为复杂,且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因而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是商业银行综合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当前,尽管不断强调宏观流动性的结构性调节,但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压力和管理难度将进一步加大。由此,可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

  第一,强化董事会和高级经营管理层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明确审慎稳健经营的风险偏好。把流动性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进一步完善决策程序,重大的流动性安排由董事会决策,从持续性、前瞻性的视角制订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一是选择更为谨慎的流动性风险偏好。不论宏观流动性是否宽松,保持一个较为谨慎的流动性偏好都是十分必要的。经过此次金融危机冲击的部分美国公司,纷纷通过出售、转让和变卖资产的方式变现资产,既不进行直接投资,也不进行其他新的运用,仅是持有大量的现金或准现金,以确保流动性的安全。这或对我国银行业有所启示。二是董事会不仅要对资产、负债总量指标,而且要对重要的结构性指标(包括表内外各项资产结构、负债结构的限额)进行审核。要在业务经营过程中首先考虑流动性风险,在满足流动性要求的基础上再考虑其他相关安排。三是董事会定期听取管理层有关流动性风险的压力测试报告,并根据压力测试情况和实际业务、产品及市场变化,及时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限额、方法等进行调整和完善。

  第二,控制风险结构。风险结构是各种风险形成的总体风险组合。风险的结构性均衡是银行控制集中度风险、防范流动性风险的最重要措施之一。所谓风险的结构性均衡就是要求各种资产风险、负债风险以及经营中其他各种风险,与银行可承受风险的能力相匹配,且风险结构中的每个单项敞口,都要按照分散风险的原则和风险最大可承受力来调整和控制,并根据不同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确定相互间的比例关系。盈利水平即使再高的业务也需要有限额,不能无限发展,以形成一个合理的风险结构,建立起有效率的流动性风险控制防线。在具体限额设定上,商业银行应在资本充足率约束下,设定风险结构控制限额,即风险资产、负债中的每个子项都应控制在可承受的限额内,以避免遭受集中度风险的冲击。如在信贷资产中,除对单一客户贷款控制在资本金的10%外,对各行业、区域和品种等每类资产占比也应有明确限额。同时,应增加票据贴现、贸易融资等短期贷款的比重,提高小微企业贷款、个人消费类贷款和信用卡透支等的比重,从而分散客户、期限、产品或行业等风险。

  第三,把控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度。把分散的暂时闲置资金通过信用方式集中起来,再利用信用方式让渡给资金需要者使用,是银行获取盈利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银行承担了资金提供者随时提取资金的风险,还要承担资金使用者不能到期偿还本息的风险。但只要这种错配有“度”就不会发生大的问题,这个“度”就是银行自身最大的风险可承受限度,超过此限度就会引发流动性风险。因此,商业银行要防止过度依赖短期资金供给中长期运用的行为,要以短期筹资能力和风险(成本)承受能力为基础,谨慎设定期限错配限额,以保证既充分运用好资源,尽可能提高收益率,并避免其对流动性可能造成的过大影响。

  第四,要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技能。进一步完善多情景、多方法、多币种和多时间跨度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对业务经营活动中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管理。一是要运用先进的技术和工具监测市场上各种不确定因素及其变化趋向,监测各类风险限额的执行情况,定期提供流动性风险监测报告。凡是可能给银行流动性带来风险的业务,都应当成为流动性风险监测的内容。当然,这种流动性风险监测不应替代其他业务风险的监测管理。例如,资产类业务中的期限、资产质量分类、违约率等变化都应成为流动性风险监测中的重要内容;负债类业务中的客户存款集中度、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率、提前支取率、同业负债集中度、主动负债的成本变化等情况虽不会造成资金的直接损失,但也会加大流动性风险的压力。二是要在持续监测的基础上,作好流动性风险的预测和分析,进一步完善流动性在极端情况下的风险压力测试。尽管压力测试并不能解决银行流动性风险问题,但却可以及时提示、预警和化解风险隐患,把流动性风险降至最低。要根据压力测试结果,结合本行业务规模、复杂程度、风险状况、管理水平以及组织体制等情况,按照宏观流动性正常和压力条件分别制订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应急预案。

  第五,进一步加强流动性风险监管。一是设定最低现金比率,即库存现金、在央行的备付金、超额备付金等可随时用于支付的现金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除了存贷比、流动性比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率、客户存款集中度、同业负债集中度等流动性监管指标外,监管部门还应对商业银行的现金比率进行监管。商业银行资产量大,不等同于流动性没有风险,有些看似短期可变现的资产,一旦宏观流动性发生变化,也同样会出现变现难的问题;存款多也不等于流动性风险一定小,尤其是机构的大额存款可能恰是流动性风险的隐患;高资本充足率也不能完全解决流动性风险问题。只有提高最低现金比率才是满足日常流动性管理、控制流动性风险的最好选择。由于宏观流动性松紧会直接影响微观流动性风险大小,因此监管部门应根据宏观流动性的松紧变化,及时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出微观流动性的监管要求,实行动态的流动性风险监管。二是监管部门不仅要监管商业银行融资来源的稳定性、资产流动性、应急计划和相关措施的可靠性等,还要根据宏观流动性的变化,随时评估和监控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能力,对每家银行定期进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并与商业银行自身压力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对潜在流动性风险大的银行进行风险提示,并提出监管整改要求,使压力测试真正成为量化监管的工具。三是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不仅要有完整的监管指标,还应有严格的监管措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通常从资产业务过度发展开始,违规吸收存款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有银行使用非正常方式或手段吸收存款,就说明该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已经显现,监管部门除对其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外,还应及时限制其资产业务(包括限制某类资产业务的发展、控制资产总量、压缩资产总量等)。

  第六,通过创新来防范和降低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涉及银行业务经营的各个领域,针对此的创新空间十分广阔。一是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使存款人按自身风险偏好选择银行。同时,尽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二是进一步开放贷款二级市场,使银行间随时可将持有的信贷资产在市场上进行分拆重组、转让、出售,通过市场盘活信贷资产。转让出售的价格应由市场供求决定。凡在转让出售中本息有损失的,尽管客户没有违约,也应是不良贷款。银行间的以贷还贷不应受到限制,用新贷款重组老贷款本身即是防范信用风险的重要措施,可以改变贷款一经发放就必须持有到期而不具有流动性的状况。三是进一步开放资产证券化市场。资产证券化的初衷即是为解决金融机构流动性问题。不能因资产证券化曾在国际金融市场过度使用,最终成为银行流动性枯竭、引发金融危机的祸因而将其“拒之门外”,而是应加强监管,完善运行和管理办法,促进其健康发展,使之成为方便、迅捷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四是进一步发展或有负债业务市场。商业银行不仅可以通过被动负债、主动负债,还可以通过拓展和创新或有负债市场,增强负债的稳定性、多元性、互补性和连续性,降低负债波动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

  (作者系中国工商银行首席风险官)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新形势下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2013-12-10 13:44
3310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有望出台

2013-09-16 15:57
988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成因与应对

2019-10-19 23:08
2461

重磅!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7月1日生效

2018-05-25 16:49
50996

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2017-01-03 13:41
35327

【风控官必读】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之道

2014-08-10 09:05
962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