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快速启动
2008-06-05 23:05180
一个新兴的保险项目平台———浦东新区出口信用保险项目,最近正式启动。该项目平台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与浦东外贸协会双方合作搭建,旨在配合国家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战略,降低中小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门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增强海外竞争力。
对于许多出口企业来说,出口信用保险还是个新兴事物。当越来越多的企业踏上出口贸易这条淘金之路的时候,在机会和利润的背后,各类风险应运而生,让一些淘金者在风险无法控制时倒下,并因此给人们以警醒:风险管理和控制,已日益成为外贸出口企业持续发展之路上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而出口信用保险,正是化解贸易风险,促进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重要保障之一。
给出口企业加上安全保障
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1547.4亿美元,同比增长35.7%,其中出口总额达5933.6亿美元,增长35.4%,全年贸易顺差为319.8亿美元。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但是应当看到,中国虽已确立贸易大国地位,但并非贸易强国。中国企业作为国际市场上的“迟来者”,从资金实力、产品、经营经验等各方面都很难与强大的竞争对手匹敌,对国际规则也相对陌生,由此导致的高风险,必然会使商业信用保险裹足不前,这就凸现出政府提供信用支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政府以国家信用和政府财政预算为后盾提供信用支持,可以承担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或无力承保的风险,可以有效提升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农产品、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从而支持具有长远国家利益的市场运作。
作为国际通行的贸易促进手段,出口信用保险为WTO框架所允许,可在贸易转型中发挥重要的杠杆作用,就像给出口企业加上了安全保障。当然,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出口信用保险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始代理财政部试办出口信用保险业务;1994年,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也开始从事出口信用保险业务,自此进入了两家公司同时经营的局面。
2001年末,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需要,加大对出口贸易的政策性支持,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独家经营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2002年7月26日,中国信保上海营业管理部正式挂牌营业,两年后调整更名为中国信保上海分公司,主要负责上海地区的出口信用保险及相关业务。中国信保目前提供的服务主要有: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和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国内贸易保险、出口相关的担保、资信评估、商帐追收等。
政策性保险+市场化运营
2002年,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正式运营的第一年,承保金额达到27.5亿美元,出口信用保险额占一般贸易出口额比重为2%;2004年承保金额上升到133亿美元,占一般贸易出口额的比重超过5%,公司的保险金额成功实现两年翻两番。上海出口信用保险支持下的出口额增长更加迅猛:从2002年的1.5亿美元,到2004年的10.78亿美元,2005年上半年已达到6.88亿美元。
自中国信保成立以来,出口信用保险除了发挥传统保险的损失补偿功能以外,更在促进市场开拓、提供融资便利、帮助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管理体系等方面,直接为出口企业服务。以上海地区为例,2002年至2005年6月底,中国信保先后为上海近10家企业提供了6亿美元的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支持;为近200家企业提供17亿美元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支持;累计有25家企业得到中国信保44笔赔款,赔款金额总计400万美元;约10家企业得到信用保险项下银行押汇贷款10亿多美元;9家企业在中国信保的协助下追回国外欠款61万美元;还有更多企业因为中国信保的事前风险控制避免了与国外风险买家的交易。
出口信用保险市场潜力巨大
出口信用保险事业对贸易的促进作用有目共睹。然而,由于起步较晚,加之国内企业风险意识普遍欠缺,致使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的助推器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据统计,全球贸易额的12%至15%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实现的,而在某些国家,例如法国则高达40%,日本达39%,英国达37%。相比之下,我国借助出口信用保险实现的出口仅占出口总额的2%左右(占一般贸易的比例约5%),投保的出口企业只占全国出口企业总数的3%。因此出口信用保险事业的发展仍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
但是,出口信用保险作为我国保险领域一股新兴的势力,其市场潜力巨大。可以预见,随着市场的快速拓展,出口信用保险必将为推进我国的贸易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对于许多出口企业来说,出口信用保险还是个新兴事物。当越来越多的企业踏上出口贸易这条淘金之路的时候,在机会和利润的背后,各类风险应运而生,让一些淘金者在风险无法控制时倒下,并因此给人们以警醒:风险管理和控制,已日益成为外贸出口企业持续发展之路上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而出口信用保险,正是化解贸易风险,促进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重要保障之一。
给出口企业加上安全保障
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1547.4亿美元,同比增长35.7%,其中出口总额达5933.6亿美元,增长35.4%,全年贸易顺差为319.8亿美元。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但是应当看到,中国虽已确立贸易大国地位,但并非贸易强国。中国企业作为国际市场上的“迟来者”,从资金实力、产品、经营经验等各方面都很难与强大的竞争对手匹敌,对国际规则也相对陌生,由此导致的高风险,必然会使商业信用保险裹足不前,这就凸现出政府提供信用支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政府以国家信用和政府财政预算为后盾提供信用支持,可以承担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或无力承保的风险,可以有效提升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农产品、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从而支持具有长远国家利益的市场运作。
作为国际通行的贸易促进手段,出口信用保险为WTO框架所允许,可在贸易转型中发挥重要的杠杆作用,就像给出口企业加上了安全保障。当然,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出口信用保险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始代理财政部试办出口信用保险业务;1994年,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也开始从事出口信用保险业务,自此进入了两家公司同时经营的局面。
2001年末,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需要,加大对出口贸易的政策性支持,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独家经营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2002年7月26日,中国信保上海营业管理部正式挂牌营业,两年后调整更名为中国信保上海分公司,主要负责上海地区的出口信用保险及相关业务。中国信保目前提供的服务主要有: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和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国内贸易保险、出口相关的担保、资信评估、商帐追收等。
政策性保险+市场化运营
2002年,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正式运营的第一年,承保金额达到27.5亿美元,出口信用保险额占一般贸易出口额比重为2%;2004年承保金额上升到133亿美元,占一般贸易出口额的比重超过5%,公司的保险金额成功实现两年翻两番。上海出口信用保险支持下的出口额增长更加迅猛:从2002年的1.5亿美元,到2004年的10.78亿美元,2005年上半年已达到6.88亿美元。
自中国信保成立以来,出口信用保险除了发挥传统保险的损失补偿功能以外,更在促进市场开拓、提供融资便利、帮助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管理体系等方面,直接为出口企业服务。以上海地区为例,2002年至2005年6月底,中国信保先后为上海近10家企业提供了6亿美元的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支持;为近200家企业提供17亿美元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支持;累计有25家企业得到中国信保44笔赔款,赔款金额总计400万美元;约10家企业得到信用保险项下银行押汇贷款10亿多美元;9家企业在中国信保的协助下追回国外欠款61万美元;还有更多企业因为中国信保的事前风险控制避免了与国外风险买家的交易。
出口信用保险市场潜力巨大
出口信用保险事业对贸易的促进作用有目共睹。然而,由于起步较晚,加之国内企业风险意识普遍欠缺,致使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的助推器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据统计,全球贸易额的12%至15%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实现的,而在某些国家,例如法国则高达40%,日本达39%,英国达37%。相比之下,我国借助出口信用保险实现的出口仅占出口总额的2%左右(占一般贸易的比例约5%),投保的出口企业只占全国出口企业总数的3%。因此出口信用保险事业的发展仍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
但是,出口信用保险作为我国保险领域一股新兴的势力,其市场潜力巨大。可以预见,随着市场的快速拓展,出口信用保险必将为推进我国的贸易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