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百年 锐意创新
中国银行自成立之时起,就高度重视创新,将创新视为推动自身前进的不竭动力,并在持续变革中实现稳健发展。
创新。创新。还是创新。
也许没有一个行业比金融业更加需要创新。不断超越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在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服务技术、金融市场组织等各个方面持续创造与革新,已经深深融入这个行业的血脉。
对于一家已经持续经营百年的金融机构而言,中国银行对于创新无疑有着更多更深的体会。
中国银行自成立之时起,就高度重视创新,将创新视为推动自身前进的不竭动力,并在持续变革中实现稳健发展。百年来,伴随着中国金融的发展,中行人大胆探索、锐意进取,三管齐下,持续推进业务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在多个领域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创新,已经成为中行人的使命。展望新百年,锐意创新的精神必将继续伴随中国银行。
领先开办拓展外汇业务
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内银行,中国银行一直以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为领先业务,充分发挥在品牌、渠道、产品、技术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加大创新力度,提升创新能力,为客户量身打造高效、快捷的综合性贸易金融服务方案。
在此背景下,2011年中国银行集团国际结算量突破2万亿美元,全年国际结算量再次刷新银行业年度历史纪录,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实际上,中国银行也是国内商业银行中最早开办国际业务的。从1914年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是民族工业萌芽、贸易向外推展的时期。中行上海分行开始试水外汇业务,初期仅限于代客户经收国外票据,签发小额国外汇票等。又因代造币厂向伦敦购买铸币之银块,也承做大条套汇,但大宗外汇交易及进出口贸易的结算,都操纵于外商银行之手。1915年7月28日,财政部批准中国银行在北京、天津、上海、汉口、广东五地试办外汇业务。
1919年,中行上海分行加快扩展外汇业务,设立国外汇兑股,经营的外汇业务包括:叙做进口押汇、外币贷款,办理票汇、电汇业务,叙做近、远期掉期业务,以及出口押汇等。
1917年9月24日,中国银行在香港设立分号,以开拓国外汇兑业务为主要方针。具体业务以买卖外国电单、套汇规元为主,在20 年代后期,每年买卖英镑、美金、日元约在三四百万英镑至五百万英镑之间;汇出规元每年约2500万两至3000万两。
外汇业务的不断发展也为1928 年中国银行改为国际汇兑银行打下了基础。时任中行总经理的张嘉璈当时写下随笔:“以中国银行之奋斗经过,推及于民国以来之政治演变,若能早有巩固统一之政府,有完善健全之法律、公共机关,使主持其事者久于其位,在民间私人企业,任其自由发展,则一切循天演公例,努力推进,何事不可追步欧美,甚或后来居上。”
1928年成为国际汇兑银行后,中国银行业务发展方针修订为立足于国际金融市场,推广出口贸易汇兑业务,推进侨汇业务,为国内生产发展筹集外汇资金。
这就需要在海外广泛设立分支机构。1929年5月至1930年3月,张嘉璈出国考察,走访了18个国家,中国银行开设海外机构的序幕自此拉开。从1929年设立伦敦经理处开始,中国银行不断增设海外机构,代理行数量和范围的不断扩大,全球网络基础进一步加强,外汇业务得到了较快发展。
中国银行长期形成的外汇业务优势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延续和发展。作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中国银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承担着统一经营管理外汇的工作。
中国银行还积极运用筹措的外汇资金,支援国家经济建设。运用外汇贷款支持购买远洋运输船舶就是当时的一个创举。
60年代中期,中国远洋船队只有63艘船舶,共57.6万载重吨。由于当时对外运输任务不断增加,而自有运力又十分紧张,所以需要租用外国船舶,每年支付的租船外汇达到1.53亿美元。解决租船沉重负担最为便捷的途径就是发展本国的远洋船队。但当时国家购买船舶,遇到缺少外汇的困难。
1963年,国务院决定用中国银行的外汇贷款购买远洋运输船舶,1964年到1965年的买船贷款,两次共计2560万美元,属于试行性质。1973年,从中国银行贷款3亿美元购买外轮。1972-1976年,中国银行为远洋运输船队建设共提供外汇贷款8.8亿美元。
1976年,中国远洋船舶达到340艘、556万吨,其中贷款买船262艘、460万吨,基本上改变了依赖租用外轮的局面。中国的远洋船队强大起来后,以前大多数付给外国轮船公司的外运运费逐渐转向付给中国远洋公司,同时加上贷款船的营运盈利,实现了增收节支。
最早试水人民币计价结算
在外汇业务不断创新的同时,中国银行也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方面不断探索。
自2009年跨境人民币结算启动试点以来,中国银行充分发挥集团整体优势,海内外分支机构加强联动,跨境人民币业务规模迅速增长。2011年全年,中国银行集团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1.7万亿元。
2011年,中行境内机构为电气、通讯设备、电子产品、交通运输等不同行业的数千家客户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约7800亿元,涉及的客户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份额超过30%,始终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同时,中国银行已有24家海外机构为客户办理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其中,中银香港以参加行身份共办理业务5500多亿元,其他海外机构办理4300多亿元。
截至目前,中国银行共为境外参加行开立跨境人民币清算账户500多户,开户银行遍布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初步建立起覆盖全球的清算网络,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尽管中国银行发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才两年有余,但中国银行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试用人民币计价结算。
20世纪60年代,由于西方各国经济、金融危机频繁,以美元为中心的西方货币剧烈动荡。为了减少外汇风险,保护国家利益,中国银行积极研究应对措施,于1968年3月提出了对港澳地区进出口贸易试行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建议。4月12日,获准在1968年春季广州交易会开始对港澳地区试行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
试行人民币计价结算,就是对外贸易改以人民币计价签订贸易合同,中国的出口商品可以人民币计价,收款时以人民币结算,买货的外商按协议商定的人民币汇价折算成外币付款。中国的进口商品也可按人民币计价。不过,当时试行人民币计价结算主要是为了对中国的出口收汇进行保值,避免和减少由于外币贬值造成中国的外汇损失。
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到西欧国家。从1969年春季广州交易会开始,对远洋出口贸易也试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先是从英国开始,仅天津口岸就做了17笔。1969年的秋交会上进一步对英国、法国、瑞士、联邦德国的进出口贸易试用人民币计价结算。
到1973年,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协定国家)达到63个,1976年达到120个。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成交额也有很大增长,1970年交易会上,出口用人民币成交额为5-6亿元,1973年春、秋两届交易会上,出口用人民币成交额都达到了24亿元以上。
中国银行试用人民币计价结算,从试点、推行到1976年历经整整九年。在当时国际市场金融剧烈动荡的情况下,中国对外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既避免和减少了外汇风险,在出口收汇上起到了保值作用,也提高了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信誉。
创新服务小企业和“三农”
中国银行锐意创新的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外汇业务和跨境人民币结算方面,而且贯穿到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各个领域。
2007年,中行借鉴工厂化运作模式,制定标准化规范,推出适合小微企业融资的“中银信贷工厂”业务模式。支持中小企业需要金融创新,而缩短流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四川亚联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亚联高科”)对此感同身受。2009年,根据亚联高科与孟加拉ASM公司签订的163.65万美元项目合同,中行将中标项目纳入信用担保范畴,以项目回款作为第一还款来源,仅用了9天时间发放了700万元短期流动资金贷款。
缺少金融机构认可的抵质押物是很多中小企业都面临的问题,也是金融创新“富矿”。乐山豪森锅具有限公司此前入驻工业园区需要大笔搬迁和建设费,但因尚未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融资受阻。去年末该公司在决定动迁前,接受了中行的“园区通”授信方案,即由担保公司介入进行阶段性担保、园区管委会负责监管公司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取得后不向第三方抵押的方式为该公司提供短期流动资金贷款1500万元,使其顺利搬迁入户并投产。
诸如此类的金融创新让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得到解决,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村,中国银行亦在以中外合作模式探索村镇银行“连锁”经营新路。
2011年以来,中国银行与新加坡淡马锡富登金融公司合作设立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目前已有18家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落户湖北、山东两省。
为了贴近“三农”,在部门设置上,中银富登村镇银行针对目标客户,下设中小企业事业部、微型企业事业部、个人金融事业部。其次,中银富登一直坚持聘请本地员工。在产品设计上也密切关注“三农”,贴近中小企业。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开发了“轻松贷”、“无忧贷”、“展业贷”、“成长贷”等四款针对小企业的信贷产品。
与中行合作的新加坡淡马锡富登金融公司,在东南亚等地区有丰富的农村金融、小额贷款业务经验。富登将其开展小额贷款业务重要技术---客户关系信息管理(CRM)系统引入了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据介绍,每家中银富登村镇银行CRM系统都与管理总部实现连通,风险部可以实时查阅各家银行每一笔存、贷款的单据,排查业务风险。
对于像中国银行这样的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来说,设立和经营村镇银行无疑是一项创新性事业,而鲜为人知的是,中国银行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率先创办农贷,支持农村经济。
1931年前后,低价洋米、洋麦、洋棉充斥国内市场,农产品价格下跌,谷贱伤农。同时农民的赋税杂捐负担又十分严重,农村经济极度衰落。中国银行当时已经改组为国际汇兑银行,农业贷款不是其主要业务,但为支持农村经济,中国银行仍然大力扶持农业发展。
1934年末中国银行农贷余额为2216万元,1936年末达到4354.50万元,增长96.5%。除了农产品押款和小额押款等对农民的直接贷款外,中行于1932年开始在农村试办合作社贷款。到1936年,中行对合作社的贷款达808万元,范围遍布10个省117个县,涉及94个合作社联合会、3200个合作社、20.5万农户,促进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大力推动管理和科技创新
1913年,中国银行停用传统的上收下付的旧式记账方法,创新采用复式借贷记账,并带动全国各行业推行新式银行会计的记账方法。1930年中国银行又进一步改革,推行复写、套写的记账凭证和活页账,后来为各公私银行所广泛采用。2003年底以来,中国银行启动股份制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并先后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发行上市的商业银行。
在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营中,不管是业务创新,还是管理创新,都离不开信息科技创新。信息科技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国内银行中,中国银行电子化建设起步最早,70年代初期开始就运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业务,拉开了银行电子化建设的帷幕。1985年,中国银行正式开通SWIFT网络,首先实现国际结算、汇款和外汇资金业务处理与通讯的一体化,电讯业务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由于信息技术的领先,从1985年发行第一张银行卡,1986年发行第一张信用卡,到1987年发行第一张万事达借记卡,使用第一台ATM机,中国银行在中国的金融领域赢得了许多个“第一”。
2003年开始,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中行启动并实施了信息科技蓝图建设项目。
中国银行是一家拥有数亿账户的大型商业银行,项目实施的复杂程度前所未有。IT蓝图建设要对传统业务模式与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对长期形成的习惯势力进行挑战,势必带来思想观念的冲突和碰撞。同时,要在保证旧线正常营业、适应客户需求和监管要求的基础上,完成全新的核心银行系统建设,保证大量外围系统及分行特色系统的成功切换,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为了确保新的系统能尽快投产,同时旧的系统能平稳运行,中国银行提出双线并行作战的方针,即并行开展系统安全运营和IT蓝图推广上收两条工作主线。
中国银行IT蓝图建设项目,没有先例可循,必须勇于探索,大胆创新。IT蓝图项目推广实施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理念的创新是蓝图设计的先导,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建设全新的信息科技系统。技术的创新是突破瓶颈的关键,实现国际上核心银行系统的先进理念与中国银行业务发展的成功融合。管理的创新是IT蓝图建设的内在要求,形成了统筹技术、业务、管理的整体合力,保证了蓝图建设的实施。
2011年10月底,中国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全辖上线,为IT蓝图建设项目画上圆满句号。中国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真正实现了从“以账户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大型商业银行“引进—消化—自主”的核心业务系统建设新路,完成了系统转型、数据集中和业务流程再造,实现了中国银行信息科技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核心银行系统全面上线后,中国银行的创新发展并没有止步。现在,中国银行已经开始谋划如何基于新一代核心系统发挥科技对业务更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未来,中国银行信息科技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纵向上从客户体验、数据挖掘、流程再造三个方面,对现有系统进行进一步挖掘、提升、优化;横向上根据“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跨国银行集团”的战略要求,提供全球化、多元化、智能化的业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