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累积贸易顺差下我国外贸发展战略转型

2012-01-30 11:292146

我国贸易顺差近年来增长较快,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2008年顺差总额到达拐点,出现下降,但外部周期型经济变化因素是其下降的主因,我国外贸顺差并没有进入自体推动的下降通道。近十三年连续的巨额的贸易逆差,使我国贸易外部失衡的问题也愈加凸显。

  改革开放32年来,我国外贸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6.8%,占世界贸易比重的6.5%,在世界的排位由1978年的第32位跃居第二位。外贸的发展不仅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给其他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然而,伴随外贸出口的不断扩大,我国累积贸易顺差不断增加,而且,从产生背景来看,连续的高涨的贸易顺差扩张是在出口商品价格走低、出口利润缩小的情况下产生的,这又有悖于常理,映射出我国的进出口发展存在的不平衡问题。虽然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自2009年以来我国外贸顺差额连续下降,但前期累积的巨额贸易顺差还是现实存在的。因而,贸易发展战略的的升级转型就成为当前我国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所必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

  1 巨额累积贸易顺差的主因

  1.1 “奖出限进”的贸易政策是导致长期顺差的根本原因

  虽然我国的外贸方针一直表述为实现进出口基本平衡,但实际上,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服从并服务于“拉动经济增长,减轻就业压力”等内部平衡目标,无论中央还是地方政府层面,均将扩大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显然,巨额累积贸易顺差的背后存在着一定非市场经济因素的政策支撑。众多非市场经济因素中,有代表性的为政府的转移支付,包括直接和间接的转移支付政策。其中出口退税是政府直接转移支付的重要形式。间接转移支付还包括政府对出口企业充足的信贷保证以及利率优惠,通过进出口银行,对资本货物出口提供信贷支持,对出口贸易提供风险担保。这些政策降低了生产成本,保持了出口价格低廉的优势,扩大了出口规模,使企业直接获益。

  1.2 僵化的汇率制度是妨碍贸易顺差自动调整的关键环节

  人民币汇率一直是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争议的焦点。从20057月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汇率浮动空间依然很小。央行依然通过收购外汇的方法避免人民币升值过快波动。由于人民币汇率缺乏灵活性和弹性,难以对美元及其他主要储备货币间的汇率变化及其影响做出反应,结果名义汇率虽然在不断被逼高,但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并不明显,贸易顺差虽然有所下降,但主推因素并不是灵活的汇率调节机制和人民币对外升值。流量下降,但顺差的存量有增无减,外部失衡的形势依然严峻。

  1.3 是我国积极利用外资政策和特有贸易结构的必然结果

  长期以来,在出口导向的体制引导下,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导贸易方式、以外商投资企业为进出口主体的特有的贸易结构。这是导致我国对外贸易长期保持顺差的根本性因素。首先,长期以来,加工贸易一直是我国外贸出口的主导贸易方式。加工贸易是一种增值的贸易形式,必然产生贸易顺差。2010年我国贸易顺差总额为1831亿美元,其中,一般贸易项下逆差472.5亿美元,加工贸易项下顺差3229亿美元,扩大22.2%,相当于当年总体顺差规模的1.76倍。由此可见,当前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中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持续增长。2010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达6889亿美元,其中近五成投入到了制造业,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巩固。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面向国内市场生产,替代了部分进口需求。钢材、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尿素等产品进出口态势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市场有限,外商投资企业自身存在巨大的出口需求。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0%左右,而且呈逐年增加的态势。

  2 巨额累积贸易顺差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2.1 巨额累积贸易顺差加剧了贸易争端,影响了贸易环境

  我国高顺差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顺差地区高度集中,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中国香港地区。美欧等贸易大国对我国顺差增长过快反应强烈,除继续压我人民币升值外,还采取了许多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自由贸易精神的不合理限制措施,变换各种方式,制造和滥用多种形式的新的贸易壁垒,使我国对外贸易环境趋紧,贸易摩擦急剧增多,我国产品在国外遇到的矛盾越来越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受害者之一。

  2.2 巨额累积贸易顺差加重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金融风险

  巨额累计贸易顺差,一方面增加了外汇储备,另一方面也增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贸易顺差的大幅度增加引发了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稳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的持续攀升导致央行通过外汇投放的基础货币大量增加,使得流动性进一步泛滥,加大央行货币政策实施的难度,又对国内的金融稳定造成威胁;同时,在国际外汇、资本市场剧烈动荡的情况下,也加大了储备资产的管理难度。贸易顺差还直接增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自2005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在6年多时间里累计升值了30.37%,但是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并未因汇率升值而改变。此外,巨额顺差直接加剧了境内流动性过剩,在收窄境内商业银行盈利空间的同时,亦导致银行在信贷市场上过度竞争,盲目降低贷款条件和利率,不仅加大了利率风险,为未来不良资产的上升埋下了隐患。

  2.3拉高了我国外贸依存度,给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

  我国出口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粗放型增长方式,由于我国资源有限,在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必然伴随着战略资源对外依赖程度的提高。目前,我国多种战略资源的对外依存度高达40%以上,如对原油、铁矿石、氧化铝的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35%36%46%,镍和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更是高达55%以上。此外,自入世以来,我国净出口对GDP增长的拉动力逐年上升,2002-2007年的3年间,从1.3%增长到37%。2010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为50.64%,出口依存度为24.5%,不仅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说明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已呈现出明显的外需拉动型特征。过度依赖外部需求使我国经济容易受制于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2.4巨额累积贸易顺差使经济结构进一步失衡,资源的低效配置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格局一直未得到根本改变。巨额的外贸顺差以及50%以上的外贸依存度,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结构性的比例失衡。可以说,巨额顺差导致的贸易失衡是经济结构内在失衡的结果,同时也是加剧经济结构失衡的一大动因。除加剧经济结构失衡外,巨额贸易顺差也反映出资源的低效配置。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加工贸易领域,作为创汇大户,国内加工企业大都处在产业链最低端,只是进行简单的加工组装,利润大部分被国际品牌商、零售商拿走,国内加工企业工人工资还不及发达国家工人工资5%。说明在全球化过程中,我国企业国际分工地位较低,资源配置效率也很低。

  3 我国外贸发展战略转型的对策

  长期来看,我国贸易顺差的累计增长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因为顺差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改变。全球产业转移和分工格局不发生根本性转变,我国外贸顺差的持续扩大将不可避免。面对金融危机背景下趋紧的国际经贸形势,应高度重视累积贸易顺差问题带来的外部失衡和内部影响,从外贸发展战略转型上寻找思路和对策。

  3.1 改善贸易环境,促进贸易平衡

  包括内部外部两个方面:

  首先从外部来说,要从单纯的双边贸易转向区域合作。加强改善与各大贸易伙伴的关系,广泛开展工作,提高对外谈判和磋商能力,要求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向我国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种种无端限制,以增加对其进口,促进双边贸易平衡。积极利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处理贸易摩擦,反对滥用贸易壁垒,维护我国正当权益。主动开展同国际产业间的对话与交流,深入研究美日欧等国经济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努力寻求经济利益上的共同点和互补性,尽可能减少贸易摩擦。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避免竞争关系,增进共同利益。同时,探索化解贸易摩擦通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相结合的新思路,新途径,继续推动与地域临近或经济联系密切的国家和地区商签自由贸易协定,努力建立稳定、公平的对外经济环境,减少贸易摩擦。我国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网络框架已经具备雏形,与港澳的紧密关系安排逐步深入,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进入了实施阶段,与巴基斯坦,海合会,南非关税同盟的自由区贸易谈判开始涉及实质问题,与新西兰、澳大利亚的自贸区谈判进展迅速,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已列入日程,进展顺利。从地域来看,区域经济合作框架可以加强我国同大国外交的缓冲地带;从直接利益来看,可以使我国企业获得进入他国市场的更多的优惠条件,同时以更大的市场为依托,发挥优势,提高在国际市场博弈的能力,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创造更多的回旋空间,不断改善对外贸易环境。

  其次从内部来说,要合理增加进口,用好贸易外汇,将出口导向转变为进出口结合。可以通过扩大进口,实现出口增速和进口增速、出口规模和进口规模“双高”增长,即高出高进策略来缓解巨额顺差压力,实现进出口贸易平衡。现阶段我国对外交往的一个有力的砝码就是强劲的进口需求。外贸进口从传统的调剂余缺模式转变为满足国内产业升级和需求变化,通过大量进口国内亟需的先进设备和半成品、原材料,提升装备工业技术水平,支持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低,战略资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构建多元、稳定、安全、可靠的境外供应基地已成当务之急。因而,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协会、商会的协调机制建设,统一对外谈判,提高议价能力,强化我国在国家能源市场上的话语权,构筑战略性买家优势,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又扩大进口规模。这已是对外贸易战略的重要内容。此外,用汇进口的方向和规模,应该向核电站及其他能源资源开发、高速铁路、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城市重大公共基础设施等的技术和设备引进项目靠拢集中,最大限度利用好外汇。

  3.2 稳定和扩大外需,提高质量和效益

  首先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入手,必须把实现以质取胜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作为重点。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逐步淘汰增值比例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加工贸易企业;大力鼓励和扶持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出口产品科技含量;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以带动国内产业的升级。进一步调整金融财税政策支持出口的重点,健全进出口信贷、融资担保、信用保险等金融支持体系,完善出口退税制度,使我国的外贸支持政策向着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转变。做好出口产品原产地认证、国际质量认证、安全认证、环保认证等,获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通行证,学会利用认证和知识产权策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出口商品附加值,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要加强自主品牌培育,加快推进品牌战略,树立自己的品牌。目前国内只有20%的进出口企业拥有自有商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商品的出口额,只占出口总额的不足10%。因此,要指导企业重视商标工作,积极申请注册国际商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防止无形资产流失,提高出口效益。实施品牌战略还要鼓励企业走出去,通过对外投资渗透到国际生产分工的各个环节,更直接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培育国际知名品牌的重要途径。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公布实施《战略贸易许可例外规定》发表谈话

2011-06-30 09:07
985

民生银行战略转型借力贸易融资

2007-09-24 01:07
614

魏建国:中国数字贸易要抢占先机,下好三步棋

2024-11-15 10:42
5208

前10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2%

2024-11-13 11:34
17686

微众银行与中交电商达成全方位战略合作,助力交建云商链属中小微

2024-11-11 15:08
30680

证监会等六部门:允许外国自然人实施战略投资

2024-11-06 14:29
47540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