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希尔:人民币“被动升值”不成立
中国经济体量和贸易大国地位决定了人民币迟会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而速度取决于资本市场开放、推进人民币交易、减少行政性干预手段的步伐。
以色列央行行长费希尔(Stanley Fischer)于1月27日接受财新记者专访时称,人民币由于挂钩美元而“被动升值”的说法并不成立,人民币汇率是否已达到或接近均衡亦难判断。
费希尔说,理论上确实存在汇率“超调”的可能。不过,如果一国货币主要与美元挂钩,而当前美元币值在历史上看处于较低水平——美元只是相对于欧元走强,对其他货币却已经持续贬值。这种情况下,与美元挂钩的货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实际上并未上升。因此,“人民币被迫升值”一说并不成立。
对于中国贸易顺差占比GDP与外汇储备增长放慢,费希尔认为,这一变化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有可能是他国经济衰退导致需求下降。但从长期来看,如果能够保持较低比例,有益于中国经济结构改善。
对于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央行均在开足马力印钞,费希尔说,人们过多关注币值变化,但实际上美、英、欧、日这些国家不得不这么做的原因是经济正经历困难。而如果美国能够实现约3%、欧洲实现约2%的增长,是符合中国自身利益的。
费希尔认为,中国经济体量和贸易大国地位决定了人民币迟会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而速度取决于资本市场开放、推进人民币交易、减少行政性干预手段的步伐。
“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不是该不该,而是肯定会。”
费希尔还在采访中谈到美国与欧元区经济前景、央行货币政策的原则、以色列央行先于其他国家调整货币政策的考虑因素、中国经济在中短期内面临的挑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