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大增尚无法取代准备金率下调
2011年12月,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新增贷款明显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实体经济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其中,财政存款大幅减少1.23万亿元,财政存款转向公司与个人的商业存款账户,最终导致12月存款增加1.43万亿元。有观点认为,鉴于存款大增,缓解了银行存贷比的限制,有助于增加贷款额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必要性降低。
2011年12月,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新增贷款明显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实体经济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其中,财政存款大幅减少1.23万亿元,财政存款转向公司与个人的商业存款账户,最终导致12月存款增加1.43万亿元。有观点认为,鉴于存款大增,缓解了银行存贷比的限制,有助于增加贷款额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必要性降低。
但是,我们认为,12月存款大增主要源于财政存款的大幅减少,考虑到年底财政支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资本外流情况仍在持续、存款准备金率实属历史高位,预计存款准备金率继续下调仍有必要。我们仍然维持原有判断,预计上半年存款准备金率将会频繁下调,频率大概一月一次。
目前有以下几个因素对基础货币造成了较大影响,值得关注。
首先,外汇占款持续减少。近几年外汇占款已是构成中国基础货币的主要来源。去年12月,中国外汇占款较上月环比减少1003亿元,连续3个月出现净减少。而外汇储备同样出现减少趋势,截止1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为3.18万亿美元,比11月末减少了接近400亿美元,实属罕见。
自去年第四季度开始,资本流出的现象便非常明显。具体来看,国际资本离开中国主要有以下因素。一是去年海外经济动荡、引发广泛担忧。诸多外资企业、投资公司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减持了在中国公司的股份,便相应地造成了资本从中国撤出。二是去年以来美国经济陷入滞涨,欧债危机导致欧洲经济走向衰退的边缘。从历史来看,一旦全球经济与金融环境恶化,出于避险的考虑,国际资金往往回流美国。三是人民币单向升值的预期已经结束,人民币便出现了贬值预期。另外,去年以来,对外直接投资的部分也在加强,但这是主动调整的结果。
其次,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由于去年中国实行紧缩货币政策,3次上调利率,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体系资金紧张情况超过以往。这直接导致央行频频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向银行间市场释放流动性。去年全年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共计向银行体系注入了1.9万亿元的流动性,较2010年增加了114%,成为了公开市场操作历史上最宽松的一年。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实现净投放资金730亿元,为连续三周净投放资金,共计1330亿元。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维持净投放,意在平滑春节期间旺盛的提现需求。
再有,财政存款的变化。12月,财政存款大幅减少1.23万亿元,通过财政存款转向公司与个人的商业存款账户,最终导致12月存款增加1.43万亿元。但是,由于年底财政支出加大具有季节性因素,不可持续缓解实体经济的流动性压力。另外,有报道称,1月前两周,四大行已累计新增贷款5000亿元。因此,1月新增贷款超1万亿元并无悬念,当然,1月贷款超1万亿元同样符合季节性因素。
最后,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本轮紧缩周期中,存款准备金率一路上升,21.5%的水平已为历史峰值。目前,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在超额储备已处于较低水平、75%存贷比限制下,银行贷款较为紧张,且更加倾向于大型企业。另外,银行体系资金紧张也使得去年银行表外活动大幅上升,增加了银行体系的风险。因此,促进存款准备金率回归中性水平,确有必要。
总之,我们认为,由于年底政府支出加大具有季节性、资本外流情况仍在持续、存款准备金率维持高位并非常态,继续下调存准率确有必要,且空间较大。另外,由于负利率已经持续时间过长,预计短期内下调利率的可能性并不大。利率双轨制之下,实际市场利率已经远高于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对流动性释放比下调利率也更为明显。
我们维持原有判断,预计上半年,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将会一月一次。考虑到去年紧缩周期时,央行选择将春节刚过作为加息时点,料想今年春节后,央行下调存准率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作者为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