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2012-01-06 16:12779
从长远发展考虑,可以借鉴目前外汇储备的管理思路,在以香港为代表的人民币离岸市场设立人民币资产池,由当地金管当局监管,通过资产配置对应不同投资品种。
从长远发展考虑,可以借鉴目前外汇储备的管理思路,在以香港为代表的人民币离岸市场设立人民币资产池,由当地金管当局监管,通过资产配置对应不同投资品种。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大势所趋。人民币国际化的三部曲是,成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及储备货币。而国家启动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已在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道路上迈出了较为坚实的一步。
在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进程中,发展并丰富具有较高收益、较大交易规模的投资产品体系,研究讨论切实可行的人民币回流机制至关重要。
大势所趋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是中国经济保值增值的需要,更是掌握更大国际政治经济话语权的要求。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中国外汇储备已达3万亿美元;较之2009年的2万亿美元,短短一年中又激增了50%。累积此等巨额外币财富实属无奈,人民币的非国际化当属原因之一。
国际资本市场的任何轻微变化均有可能对我国外汇储备造成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为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利益,摆脱进出口贸易对外币的依赖,人民币国际化势在必行。而中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国际金融、政治领域,中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还远远不能与之相适应,这与人民币非国际化也有很大关系。
现阶段人民币离岸市场特点及发展趋势
人民币离岸市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进展至关重要。其作用体现在积累人民币初始流动性,扩大人民币增量流动性,培育并形成人民币投资产品市场,同时对境外人民币资金回流境内进行监管,有效缓冲境外人民币业务对境内金融市场的冲击。
以香港为例,自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启动以来,香港凭借其天然的地缘、政治、经济、国际化优势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不二选择。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2月份,香港人民币存款已达4077亿元,近半年来增长了将近3倍。
据此分析,跨境人民币贸易、取消香港人民币使用与流通的部分限制等,均为当前境外人民币存款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今年1月份和2月份香港跨境贸易结算的人民币汇款总额分别达到了1080亿元和874亿元。
从持有人民币的主体看,仍以个人为主,驱动力主要是看好人民币升值预期。而从投资产品来看,主要是存款、国债、保险等为数不多的定息产品,收益率较低。值得关注的是,央行近期还下调了香港离岸人民币存款利率。
可以说,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但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首先,在人民币跨境贸易带动下,境外人民币市场规模初步聚集,但集聚效应有待加强;其次,境外人民币流动限制多,流动性差,人民币投资产品相对贫乏且收益率低,直接制约了境外投资者交易并持有人民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下一步发展,必须解决两个关键性问题:一是丰富人民币投资产品种类,提高投资产品收益。完备的投资产品线和较高的投资产品收益,以激发境外投资者交易并持有人民币的热情,激活境外人民币存量市场,提高人民币市场交易量;二是建立人民币回流机制,打通境外人民币回流投资境内市场的渠道。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境外人民币获取较高收益的产品标的主要是在境内。
投资产品创设思考
关于投资产品创设,可以考虑的产品类型主要是能够对接境内资本市场的投资产品,如人民币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期货及其相关衍生品等。在可供选择的投资品中,有一类产品值得引起关注,那就是私募股权基金。
私募股权基金最早出现于美国,投资标的主要是未上市公司股权,并通过企业上市、并购、管理层回购等方式退出,获取相关收益。与其他投资品种相比,私募股权基金具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产品国际化程度高,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已有数十年历史,是非常成熟的投资产品。产品盈利模式清晰,投资者接受程度高,募集成功率高。据统计,1991年全球的私募股权投资额仅为100亿美元,至2007年已达1300亿美元,总募资额更是高达3795亿美元。
其次,产品创设相对简便。其组织形式可以是公司制或合伙制,目前以有限合伙制为主流。对发起设立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要求较低,同时享有在合伙企业层面免税的优惠。
再次,产品监管相对宽松。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纷纷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相较而言,私募股权基金具有长期投资、杠杆率低等优良品质,符合监管当局遏制短期化交易、去杠杆化等监管目标,因此,总的来说受冲击较小。
最后,产品收益较高。近年来,创业板动辄上百倍的市盈率水平创造了无数造富神话。展望未来,以创业板为代表的A股市场市盈率水平总体上将趋于下降。但在一段时期内,仍可维持私募投资者对PE投资的回报率要求。
总之,私募股权基金符合现阶段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对投资产品的各方面要求,值得高度关注。
境外人民币回流模式借鉴
尽管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推进已为境外人民币市场初始流动性集聚打下了基础。但仅仅依靠境外投资者对于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将持有人民币的驱动力转移到投资收益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丰富境外人民币回流境内渠道,提高境外人民币持有人投资收益率是当务之急。
从外汇管制来看,人民币在资本项下仍受到严格监管。在这一大背景下,境外人民币回流可以采用区域试点的方式,实行额度化管理。在解决境外人民币持有驱动力需求的同时,也为未来人民币资本项下逐步可自由兑换积累实践经验。
近年来,央行、证监会等监管部门对于境外人民币回流模式多有探索。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是两种模式:
一是小QFII模式。境外人民币通过在港中资证券及基金公司投资A股市场,即放宽境外人民币或外汇经由此类机构来内地投资A股等市场。“小QFII”将给境外资金开辟另一条通道,它不分流现有QFII额度,将拥有单独额度。这与此前外资机构募集美元获批后,再转换为人民币直接投资A股的QFII(合格境外投资机构)有所不同。小QFII的推出就是为了让境外人民币有管制地回流,将有利于扩大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广度和深度。
二是人民币FDI模式。与现有FDI政策相对应,即境外人民币对境内的直接投资。与FDI相比,人民币FDI减少了货币兑换环节。对监管部门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对人民币交易真实性的考察,对资金进入速度、规模的把握等。
总的来说,目前对人民币离岸市场人民币回流机制的探索仍处于具体产品单个推进的阶段,缺乏系统性解决思路与方案。从长远发展考虑,可以借鉴目前外汇储备的管理思路,在以香港为代表的人民币离岸市场设立人民币资产池,由当地金管当局监管,通过资产配置对应不同投资品种。该资产池一方面可以起到当地市场人民币积蓄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以试点方式研究一揽子境外人民币回流监管方案,为将来政策制定与设计提供思路及参考。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大势所趋。人民币国际化的三部曲是,成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及储备货币。而国家启动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已在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道路上迈出了较为坚实的一步。
在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进程中,发展并丰富具有较高收益、较大交易规模的投资产品体系,研究讨论切实可行的人民币回流机制至关重要。
大势所趋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是中国经济保值增值的需要,更是掌握更大国际政治经济话语权的要求。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中国外汇储备已达3万亿美元;较之2009年的2万亿美元,短短一年中又激增了50%。累积此等巨额外币财富实属无奈,人民币的非国际化当属原因之一。
国际资本市场的任何轻微变化均有可能对我国外汇储备造成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为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利益,摆脱进出口贸易对外币的依赖,人民币国际化势在必行。而中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国际金融、政治领域,中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还远远不能与之相适应,这与人民币非国际化也有很大关系。
现阶段人民币离岸市场特点及发展趋势
人民币离岸市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进展至关重要。其作用体现在积累人民币初始流动性,扩大人民币增量流动性,培育并形成人民币投资产品市场,同时对境外人民币资金回流境内进行监管,有效缓冲境外人民币业务对境内金融市场的冲击。
以香港为例,自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启动以来,香港凭借其天然的地缘、政治、经济、国际化优势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不二选择。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2月份,香港人民币存款已达4077亿元,近半年来增长了将近3倍。
据此分析,跨境人民币贸易、取消香港人民币使用与流通的部分限制等,均为当前境外人民币存款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今年1月份和2月份香港跨境贸易结算的人民币汇款总额分别达到了1080亿元和874亿元。
从持有人民币的主体看,仍以个人为主,驱动力主要是看好人民币升值预期。而从投资产品来看,主要是存款、国债、保险等为数不多的定息产品,收益率较低。值得关注的是,央行近期还下调了香港离岸人民币存款利率。
可以说,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但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首先,在人民币跨境贸易带动下,境外人民币市场规模初步聚集,但集聚效应有待加强;其次,境外人民币流动限制多,流动性差,人民币投资产品相对贫乏且收益率低,直接制约了境外投资者交易并持有人民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下一步发展,必须解决两个关键性问题:一是丰富人民币投资产品种类,提高投资产品收益。完备的投资产品线和较高的投资产品收益,以激发境外投资者交易并持有人民币的热情,激活境外人民币存量市场,提高人民币市场交易量;二是建立人民币回流机制,打通境外人民币回流投资境内市场的渠道。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境外人民币获取较高收益的产品标的主要是在境内。
投资产品创设思考
关于投资产品创设,可以考虑的产品类型主要是能够对接境内资本市场的投资产品,如人民币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期货及其相关衍生品等。在可供选择的投资品中,有一类产品值得引起关注,那就是私募股权基金。
私募股权基金最早出现于美国,投资标的主要是未上市公司股权,并通过企业上市、并购、管理层回购等方式退出,获取相关收益。与其他投资品种相比,私募股权基金具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产品国际化程度高,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已有数十年历史,是非常成熟的投资产品。产品盈利模式清晰,投资者接受程度高,募集成功率高。据统计,1991年全球的私募股权投资额仅为100亿美元,至2007年已达1300亿美元,总募资额更是高达3795亿美元。
其次,产品创设相对简便。其组织形式可以是公司制或合伙制,目前以有限合伙制为主流。对发起设立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要求较低,同时享有在合伙企业层面免税的优惠。
再次,产品监管相对宽松。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纷纷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相较而言,私募股权基金具有长期投资、杠杆率低等优良品质,符合监管当局遏制短期化交易、去杠杆化等监管目标,因此,总的来说受冲击较小。
最后,产品收益较高。近年来,创业板动辄上百倍的市盈率水平创造了无数造富神话。展望未来,以创业板为代表的A股市场市盈率水平总体上将趋于下降。但在一段时期内,仍可维持私募投资者对PE投资的回报率要求。
总之,私募股权基金符合现阶段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对投资产品的各方面要求,值得高度关注。
境外人民币回流模式借鉴
尽管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推进已为境外人民币市场初始流动性集聚打下了基础。但仅仅依靠境外投资者对于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将持有人民币的驱动力转移到投资收益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丰富境外人民币回流境内渠道,提高境外人民币持有人投资收益率是当务之急。
从外汇管制来看,人民币在资本项下仍受到严格监管。在这一大背景下,境外人民币回流可以采用区域试点的方式,实行额度化管理。在解决境外人民币持有驱动力需求的同时,也为未来人民币资本项下逐步可自由兑换积累实践经验。
近年来,央行、证监会等监管部门对于境外人民币回流模式多有探索。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是两种模式:
一是小QFII模式。境外人民币通过在港中资证券及基金公司投资A股市场,即放宽境外人民币或外汇经由此类机构来内地投资A股等市场。“小QFII”将给境外资金开辟另一条通道,它不分流现有QFII额度,将拥有单独额度。这与此前外资机构募集美元获批后,再转换为人民币直接投资A股的QFII(合格境外投资机构)有所不同。小QFII的推出就是为了让境外人民币有管制地回流,将有利于扩大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广度和深度。
二是人民币FDI模式。与现有FDI政策相对应,即境外人民币对境内的直接投资。与FDI相比,人民币FDI减少了货币兑换环节。对监管部门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对人民币交易真实性的考察,对资金进入速度、规模的把握等。
总的来说,目前对人民币离岸市场人民币回流机制的探索仍处于具体产品单个推进的阶段,缺乏系统性解决思路与方案。从长远发展考虑,可以借鉴目前外汇储备的管理思路,在以香港为代表的人民币离岸市场设立人民币资产池,由当地金管当局监管,通过资产配置对应不同投资品种。该资产池一方面可以起到当地市场人民币积蓄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以试点方式研究一揽子境外人民币回流监管方案,为将来政策制定与设计提供思路及参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