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现代物流集散中心
近年来,经区积极抢占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先机,以临港物流为核心,以陆路物流为纽带,以保税物流为突破口,推动多种物流模式有机衔接,构建起海陆联动、四通八达的现代物流体系,现代物流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地支持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环山路经区路段沿线,各种货车、挂车来往穿梭,正在建设中的冠宏物流园和已经正式运营的鑫通现代物流基地、天东物流园携手推动经区公路物流业快速发展。在冠宏物流园建设工地,记者看到,工人正在紧张施工。“现在有福顺、井川、威广等30多家物流公司即将入驻,物流园将于今年一月份开业。”威海冠宏物流园建设基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代物流业作为连接经济各环节的纽带,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日显重要。早在2009年底,经区就立足自身优势,出台了《关于加强商贸物流业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意见》,规划建设临港物流园区、公路物流园区和保税物流园区三大现代物流聚集区。2006年以来,经区先后建设大型物流项目11个,总投资45亿元,全区从事物流运输的740家,比2005年增长35%,其中物流企业52家、货代16家。
临港物流辐射力强。经区根据城市功能布局,依托威海新港规划建设了临港物流园区,园区立足威海、辐射环渤海经济圈,仓库面积13万平方米,液体仓储容积100万立方米。园区内威洋石油是山东省最大、中石化八大成品油销售商用库之一,也是国家批准的四大成品油公共保税库之一,青威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和中外运国际集装箱站是威海主要的集装箱运输和中转枢纽,在威海乃至半岛物流业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建的总投资32亿元的威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威海新港区三和四期工程、富海华液体化工、中外运物流园等6个物流大项目正在抓紧推进,威海新港作为我国第18座亿吨大港,威海的海上通航能力辐射至东北亚、东南亚、非洲、美洲等地,每年客流量将达到500万人次,巨大的客流、物流和信息流将带动周边商贸餐饮等行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公路物流初具规模。位于环山路沿线的公路物流园区,通过成大线、疏港路与临港物流相连通,东西呼应。园区由总投资4亿元的鑫通现代物流基地、冠宏物流园和天东物流园3大物流基地构成,总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三大物流园集交易中心、信息中心、运输中心、仓储中心、配送中心、转运中心于一体,提供信息化管理及服务、金融结算、食宿等及配套服务,是威海地区规模最大的物流集聚区之一,目前已入驻物流企业210家,形成北京天津方向、上海广州方向、东北三省方向专线十余条,推动经区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同时,经区积极推广使用RFID技术,加快物流联网建设,加快打造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服务平台。
保税物流有序推进。“十一五”期间,经区保税物流项目正式启动,经区管委不断加强园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对原有功能进行拓展,推动出口加工区从单一的加工制造向物流配送、深加工结转转出、进出口和转口贸易、采购加工、检测维修等综合产业链发展方向转变,同时积极争取保税园区政策支持,“提前退税”、“合理避税”和“零库存管理”平台等政策将使威海从事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的企业直接进区实行“货物一日游”,免缴增值税并享受出口退税,有效缩短通关时间和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目前,已经有世丰仓储物流、泛亚物流等6家物流企业入驻,2010年,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货值达3亿美元。去年以来,经区抢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加快园区转型升级步伐,出台了《出口加工区企业准入退出管理规定》,盘活闲置、低效土地和厂房,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功能,积极推动出口加工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拓展出口加工区政策优势。届时,威海每年约30亿美元的货物周转量将从烟青港口回归威海港口,巨大的市场必将吸引跨国公司采购中心、配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入区经营,必将进一步提升港口吞吐量硬指标和管理软体系,对威海加工贸易及外贸进出口企业带来实质性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