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贸易合作重塑非洲经济
“非洲国家的贸易重心正由传统的欧美市场向亚洲市场东移,今年以来的欧债危机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渣打银行非洲区企业及金融客户部董事总经理辟仕文(Stephen Priestley)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非洲国家同
近年来中非贸易额的快速增长,对辟仕文的观点做出了诠释。数据显示,2010年中非贸易额创下1269亿美元新高,今年1至9月就已达到1200亿美元,预计全年将超过1500亿美元。而今年早些时候渣打银行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也认为,“从双边贸易数据总体看,中非贸易相对平衡,贸易伙伴和贸易品种逐步多元化将释放双边贸易的增长潜力”。该报告同时透露,按照现有趋势,2015年以前中非贸易额将达到目前水平的两倍,到2030年达到1.7万亿美元。2032年,中国有望取代欧盟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
辟仕文告诉记者,非洲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为中非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这也给中国企业走进非洲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他表示,中非贸易正呈现多元化趋势,而中国对非洲出口也经历了结构性改变。2000年,中国对非洲出口分布较均匀,主要是纺织和成衣(28%)、机械和运输设备(27%)以及其他制造业产品(26%)。之后中国对非洲的出口开始升级转型,由低端的纺织服装业升级为高端的资本品出口。2009年,机械和运输设备在中国对非洲出口中占据了最大份额(41%)。
辟仕文说,在渣打银行看来,中非贸易的这一结构性转变是由多种因素推动的。一方面,是非洲经济快速发展带动资本品需求。最近5年非洲经济年均增长达到5.3%,持续进行的城市化,以及贫困率的不断下降,创造出对资本品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中国对非洲贸易结构调整同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相吻合,而中国对非洲的基础设施融资促进了对非洲出口。随着中国对非洲投资日益增加,非洲有潜力加入到全球供应链中,同时外贸方式也呈现多样化。
辟仕文表示,正是基于这些分析,中国企业走进非洲之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将大为增加。在这方面,渣打银行愿意搭建中非贸易往来的交流平台。从经营网络上看,渣打在非洲经营100多年,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环境和贸易特点十分熟悉,拥有广泛的网络和深厚资源,而这些恰恰是中国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的重点。“比如在南非,企业进行投资就面临着外汇管制等障碍,而渣打对这方面政策很熟悉,能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这对希望走出国门又不太了解当地市场的中国企业非常重要。同时,渣打作为在中国经营历史最悠久的外资银行,对中国市场和客户的金融需求也十分熟悉。
目前,渣打已经建立起了专门的“中非贸易通道”,帮助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不仅提供金融服务,可为中国企业提供涉及外汇监管、账户结构、当地清算系统、策略性投融资建议等多方面信息,还可以帮助中国企业了解当地的投资环境、政策、法律等等。“而且我们在非洲还有专门的中国同事服务中国客户。到非洲来投资的中国企业在渣打能够享受到中文服务。”
此外,“渣打银行是非洲地区惟一一个支持网上中文服务的银行,而人民币业务将是渣打银行在非洲地区重点推进的业务,因为我们注意到,非洲许多国家的央行,特别是如尼日利亚、安哥拉等拥有较多外汇储备的国家,对人民币业务很感兴趣”,辟仕文对记者说,“渣打银行相信,中国企业更深入广泛地走进非洲,将给这片土地带去先进的技术以及更全面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