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迎来打通关时代

2011-12-06 20:49 834

半个月前,重庆海关发布消息称,今年1-10月,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13.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倍,增幅连续四个月保持全国第一。

  半个月前,重庆海关发布消息称,今年1-10月,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13.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倍,增幅连续四个月保持全国第一。

  伴随着这令人鼓舞的外贸数据,重庆的对外知名度也显著提升:美国《新闻周刊》认为,重庆是中国西部城市的代表;新加坡《联合早报》,则把重庆看作“中国城乡统筹的领头羊”;英国《金融时报》直接表示,重庆的投资潜力甚至超过了日本东京……

  从外贸数据的飘红到频频引发世界关注,重庆是如何做到的?

  答案是重庆正努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2008年7月,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按照市委书记薄熙来的思路,重庆将用5年时间,建成内陆开放高地。

  薄熙来说,当一个系统的自身活力发挥到极限,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必须借助外力,在封闭系统内难以发生突变,只有扩大开放。在新一轮发展中,谁更开放,谁就更能抢占先机,跑在前边,谁就可能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市长黄奇帆表示,一个地区经济开放程度的高低,与产业结构有直接关系。过去,西部地区的工业多属重型工业,与国际贸易关联度不高。要将重庆打造成“内陆开放高地”,关键是在产业上要有所突破。

  从内陆山城到开放前沿,重庆由此展开一场急行军!

  合纵连横

  构筑立体交通网络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代大诗人李白放歌三峡,韵留千秋。然而,诗歌在描绘壮丽风光的同时,也道出了巴渝严峻的地理环境:山高路险。

  重庆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必须要有健全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以此增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于是,习惯了爬坡上坎的重庆人,开始了开山劈石筑大道的壮举。

  如今的重庆,有3个火车站在同时建设,连接这3个火车站的10条铁路也在同步施工;每年城市轨道交通正以数十公里的速度全力推进;航空上20万平方米的新航站楼与第二跑道投入使用;公路上“二环八射”高速路网大功告成……

  “这是重庆近50年来不曾有过的建设速度。”黄奇帆如此评价。

  对于重庆交通的未来,更有着令人鼓舞的规划:到“十二五”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提高到3000公里;铁路运营里程提高到2300公里,基本实现“8小时出海”;市内轨道交通通车里程提高到200公里,贯通主城9区。

  此外,为适应“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模式,一条“一江两翼三洋”国际大通道也展现在人们眼前。

  据介绍,重庆打造国际物流大通道战略,重点就是通过“一江、两翼”达到“三洋”:“一江”即通过长江通达太平洋;“西北翼”即通过渝新欧铁路、由新疆阿拉山口出境、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鹿特丹港通达大西洋;“西南翼”通过渝黔铁路由贵阳昆明大理瑞丽出境、经缅甸中部城市曼德烈石兑港通达印度洋和中东地区。

  创新模式

  重庆迎来大通关时代

  近年来,重庆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有一张“王牌”渝新欧铁路。

  然而,这条铁路却并不是一条新建的铁路,而是一条把现有铁路线路进行优化组合,并提升沿线各国、各地海关通关效率的运输通道。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一语点出了渝新欧铁路的玄机:“改革了传统通关方式,使重庆的货物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比利时等国不再重复检验,便捷通关。”

  而在黄奇帆看来,“渝新欧铁路,正是重庆大通关时代的一个缩影。”

  所谓大通关,主要指重庆海关创新模式,与多个海关签订了合作协议,重庆出发的货物,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便可实现出海。

  大通关不仅是在陆地上。如今,我市海关已和沿海30多个口岸海关签订了合作协议,重庆出发的货物通过水运出海,同样实现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继渝新欧铁路破题之后,今年6月,重庆大通关时代又揭开新的一幕重庆与上海、广东、深圳、广西、云南和新疆6大主要进出口通道检验检疫局签署合作协议,进行大通关合作。对高诚信企业、低风险货物全面实施“产地检验、口岸出单;口岸转检、属地报检”的直通模式。

  谈及这种模式带来的变化,国家质检总局总检验师项玉章表示,将简化中间环节,加快周转效率。

  以“重庆造”货物从水路经上海出口的集装箱为例,过去登上滚装船发到上海时,需要由重庆检验检疫部门检验一次。抵达上海后,需要排队等候重新开箱、查验,这一般要2-7天。实行直通模式后,上海方面只需凭重庆开出的检验检疫证明,就能放行,无需进行二次查验,最快只要半天,效率大大提高。

  据悉,这种“1对6”的“直通”模式,重庆在全国是第一个。新通关模式将减少货物滞港时间,大幅度降低口岸通关成本,这一举措将刺激进出口行业发展。

  无中生有

  IT产业强势崛起

  今年9月,88岁的基辛格博士又来重庆了。

  这是他远赴重洋,第三次来到这里。

  在西永微电子产业园,这位曾因推动中美关系解冻而获诺贝尔和平奖的美国前国务卿,抚摸着一台刚刚下线的“重庆造”笔记本电脑,深有感触地说:“1978年,我来中国访问时,介绍了惠普的高管大卫·帕卡德与邓小平相见。大卫曾担任过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我想借此促进中美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没想到,现在即使在中国内陆地区,这方面的合作也开花结果了!”

  其实,重庆不光有惠普。

  惠普、宏碁、华硕,世界三大IT巨头如今正“共舞山城”。

  “三大品牌的年产量加起来占全球市场份额近46%。等到它们在重庆的工厂全部投产,重庆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最大笔电生产基地。”市经信委主任沐华平这样说道。

  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迅速在重庆发酵。

  惠普落户,吸引同为世界500强企业的富士康、广达、英业达三大代工商,以及120多家零部件生产企业到重庆建厂。

  宏碁签约,又吸引仁宝、纬创等更多的代工商,以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加入重庆。到今年年底,重庆就有望将笔记本电脑的本地配套率提升到70%。

  华硕入渝,不仅每年将为重庆增加近3000万台笔记本电脑的产能,而且还在渝掀起新一轮的代工商、零部件厂商的投资热潮,堪称重庆完成笔记本电脑品牌商、代工商、零部件厂商“3+6+300”产业布局的“关键一环”。

  “下一步,重庆的目标是完成‘5+6+700’。到那时,重庆的电子信息产业将跃上一个崭新高度。”沐华平透露。

  对于重庆发展IT产业的独特路径,黄奇帆将其归结为“模式的胜利”。黄奇帆说,过去,大公司做研发设计,代工厂在沿海搞了几个加工基地,然后第三类公司在全球做零部件,然后用物流、用运输、用现代通信的办法下单。重庆则搞了这么一个高地,我们搞了一个整机加零部件垂直整合,从原材料到零部件,到整机一体化的这样一个基地。在这个意义上,这件事不仅仅是改变了内陆,甚至改变了世界30年的加工贸易模式。

  剑走偏锋

  “微笑曲线”绽放山城

  随着大批IT企业的西进,现在已经没有人怀疑重庆将崛起为世界IT产业的制造基地了。然而,问题也接踵而至:重庆是否会重蹈其它地区的覆辙,成为一个利润少得可怜的电脑组装车间?

  很快,重庆就打消了人们的疑虑,并展示了自己的雄心。

  “中国沿海加工贸易的规模已有一万多亿美元,但结算中心却在海外。重庆要搞一个创新,就是不仅重庆的加工结算在本地,整个企业的中国的结算、亚洲的结算都搬到重庆来。”对于重庆的未来,黄奇帆如此定位。

  按照惯常的思维,一个工厂采购原材料、加工、销售,当然就在它公司总部的会计室里进行结算但这只是传统的工厂。加工贸易由品牌商下单子,由代工商做产品,由零部件厂做供应,然后由物流企业来运输,这是成百上千家企业在半个地球上活动,点对点发生结算已不现实,此时,无疑需要一个大型的结算中心。

  重庆要做的,正是这样一个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结算中心。

  于是,在这一波IT企业的西进浪潮中,我们看到:

  惠普将结算中心从新加坡迁至重庆,预计全年税收将达到40-50亿元规模。

  宏碁的中国第二营运总部落户重庆,这也是宏碁在其全球战略布局的唯一一个复合型基地。按照宏碁规划,第二营运总部将集研发、生产、营销、结算服务于一体。

  而在华硕入渝的签约仪式上,华硕董事长施崇棠也表示:“华硕电脑中国第二营运总部将集代工管理、市场营销、结算和研发等功能于一体。这与单纯的生产线转移是不一样的。”

  黄奇帆说,加工只是“微笑曲线”的底部,整个曲线还包括研发、零部件制造、资本投入、销售、结算,这些也要一股脑儿地在重庆形成集群,使得“微笑曲线”的全流程都在重庆开花结果。

  扬帆远航

  “走出去”收获丰硕果实

  英国经济学家邓宁有个经典理论:当一个地区的人均GDP处于2000-6000美元时,是国际专业化生产阶段,外来投资规模较大。当人均GDP处于6000-10000美元时,对外投资将大于外来投资。

  “现在重庆人均GDP处于4000美元左右,即将进入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比例调整的时期。”11月30日,赴渝出席活动的二十国集团研究中心秘书长龙永图这样说道。

  正像龙永图判断的那样,近年来,地处西南腹地,与大海距离遥远的重庆,正掀起一次次“赶海”浪潮。

  重钢和重庆对外经贸集团联合收购澳大利亚铁矿,为重钢解决了铁矿石来源,保证了稳定的矿产质量和价格;重庆粮食集团投资巴西建设300万亩优质大豆基地,缓解食用油供需矛盾;博赛矿业集团收购加纳铝土矿公司,获得了6000万吨优质冶金级铝土矿资源……

  市外经贸委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市境外直接投资量位列中西部第二,全国排位由2009年的第25位上升至去年的第12位。

  德意志银行重庆分行行长高劲松认为,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为缓解资金压力,欧美国家不得不降低外企投资门槛,使我市企业对外并购的阻力大大减小。

  机遇在前,重庆迎头而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走出去”,制定了在“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境外投资300亿元的目标。我市相关部门也与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建立“重庆市境外投资项目库”。项目库集中突出制造业、服务外包、高新产业、新能源等符合国家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行业发展的项目。
 

0
标签: 重庆 通关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重庆警方破获“苹果ID贷”非法经营案,涉及借款人2万余名

2024-01-29 14:00
152343

重庆落地全国首笔铁路提单质押融资业务

2024-01-22 14:26
62718

重庆出台全国首个取水权质押融资业务指南

2024-01-22 14:17
62063

重庆啤酒2023年三季报显示

2023-12-07 14:13
268035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与重庆兴农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3-12-06 11:50
206447

重庆市:推动“一链一品”专属供应链金融创新

2023-11-20 12:03
122537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