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秉纯:中美贸易纠纷致多哈僵局
高级贸易政策顾问、前香港政府常设世贸组织代表夏秉纯(Stuart Harbinson)指出,中美等主要经济体之间僵持不下的贸易争吵是导致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贸易谈判陷于10年僵局的最主要原因。
夏秉纯今天(11月21日)下午出席了由香港总商会主办的「中国世贸谈判:十年过后,下一步如何?」的午餐会并在会上发表演讲。夏秉纯还曾担任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前高级顾问、世贸组织事务总干事前高级顾问等职。他说世界贸易体系不但面临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影响,还受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等不同经济体系和阵营间旷日持久的纠纷和矛盾的冲击;中美两大经济体以及欧盟诸国、印度、巴西等贸易大国之间在身份定位、自由贸易、关税、反倾销等领域存在尖锐的不同看法,长久争持不下(如中、美、印在「特别防卫机制(special safeguard mechanisms)」有歧见),直接导致了多哈回合谈判走进死胡同甚至陷于崩溃。
他同时指出,若按照贸易附加值(value added)的方法统计,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将大幅削减逾半。这与不久前内地官媒的观点相似(详见华富财经报导:内地官媒为中美贸易顺差「喊冤」)。
在回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10年发展历程时,夏秉纯称中国无疑取得了重大成功,中国、世贸组织本身和其他成员国实现了多赢局面。2001年之前,中国国际贸易以年均11%的速度增长,而中国入世后,2001-2007年其国际贸易增速提高至27%,2007年至今尽管受到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影响,中国仍旧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积极履行义务承诺,且处理贸易问题的手段更加成熟有效。世贸组织在中国这10年的发展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促进作用;「中国若没有取得世贸组织成员国地位,肯定将面临更多的贸易纠纷和更为困难的贸易局面」。
随着以中国味代表的新兴市场的迅猛崛起,世界经济贸易秩序被重构,多极化趋势明显;世界贸易形式变化迅速,一些旧有的贸易制度安排、针对「倾销」的条款定义、有关「顺逆差」的统计方法等已落后于实际情况;同时欧美等西方国家因身陷债务危机和经济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世界贸易面临更多挑战,增速下降,有「碎片化」的危险。夏秉纯承认世贸组织的价值和影响力有所下降,但他认为世贸组织庞大,成员众多,利益诉求截然不同,要达成共识实属不易,但国际社会仍要继续发挥世贸组织的协调、领导作用,通过世贸组织体系解决贸易纠纷。
近年中美等主要贸易国都绕过世贸组织订立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或倡导新的经济贸易协定,美国大力主导构建泛太平洋战略经济夥伴关系协议(TPP)(详见华富财经报导:美国商务部欢迎香港参与TPP),而中国积极与东盟等构筑区域自由贸易区。夏秉纯评论称中国与周边国家签订双边自贸协定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贸易自由化,但其进展和成效还有待观察;他亦认为TPP无法在宏观层面有效解决困扰贸易谈判的农业补贴等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