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出国金融”全球布局 护驾企业出海远航
入世十年,中国银行业经历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银企共同“出海”的过程中,中资银行是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走出去”的企业也是中资银行在海外发展的重要支撑,双方共生共荣。
入世十年,中国银行业经历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境内业务大跨步发展的同时,中国银行业将自身打造为全球企业的梦想亦渐行渐近。
近十年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图景,从以下这组数字可见一斑。截至2010年底,中国内地对外投资累计达3172亿美元,分布在178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以来,海外投资年均增长速度近50%。2010年的对外投资达6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7%,居全球第五。
中国企业纷纷出海的同时,中资银行亦初步形成全球化的网络覆盖。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11年6月末,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共设有97家一级境外营业性机构,收购(或参股)了16家境外机构。
银企共同“出海”的过程中,中资银行是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走出去”的企业也是中资银行在海外发展的重要支撑,双方共生共荣。
中国银行(下称“中行”)在2009年初就将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之一。
“中资银行不仅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融资支持,还可利用银行海外网点的经验和掌握的信息,在海外监管、税务等多方面提供咨询,为企业海外并购提供决策参考,全面参与到企业的并购和资本运作中去。”中行公司金融总部有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
全球现金管理小试牛刀
中行早在1917年就开始海外布局,设立了香港分行。截至2010年末,其海外网点已覆盖34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机构达984家。海外机构资产规模达到2.3万亿元人民币,约占集团资产总额的四分之一。在此背景下,最近中行入选全球29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尽管这一“名号”对中行而言或许喜忧参半。
“随着对外投资的快速增长,一些大型企业的业务发展重点也从国内转向境外,而面对庞大的海外投资项目和巨量的海外资金,如何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成为摆在这些企业面前的一道必须攻克的难题。”中行公司金融总部有关负责人称。
一家集团公司就面临这样的问题。其境外业务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且账户众多,资金结算量大。
为此,该集团决定实施境外资金管理项目,将境外所有分支机构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统一划收到集团指定账户上,再由集团统一支持、保障其各级下属基层公司的日常经营付款。该集团向有关中外资银行发出了招标邀请。
与竞标对手相比,中行在网点分布、网上银行、跨国资金管理经验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不过,中行最终成功中标,成为唯一的中资签约银行。
通过提供境外资金管理服务,中行也成为该集团的海外业务主要合作银行。这是中行第一次向跨国企业提供全球化现金管理产品。该产品投产后不到一年,为中行增加了数亿美元的存款及贷款,带动贸易融资和中间业务收入超百万美元。
创新融资结构助矿企收购
与现金管理产品相比,企业海外并购所需要的金融服务更加复杂。
入世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加快了海外并购的步伐,但如何选择融资方式,降低融资后的债务风险,并优化国内企业财务报表?
国内一家大型矿业集团收购澳大利亚某铅锌矿业项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08年11月,由于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澳大利亚某铅锌矿业公司公开表示拟出售部分资产或公司股权。中方公司与澳方公司于
2009年初签署协议,提出以协议安排方式现金收购澳方公司100%股权。
不过,澳大利亚财政部以国家安全考虑为由,未批准中方公司的收购申请。再次磋商后,中方公司转而提出以收购目标公司主要矿山资产的替代性方案,双方最终以约12亿美元的报价达成一致。
中行承担起为该矿企收购融资的重任,但上述变化使得本次收购的结构更加复杂,不但要求购买目标公司资产,还需承担目标公司的部分存量债务,使得中方公司所承担的或有负债风险加大。
“中行放弃了既定的与其他银行组团的融资模式,转而采用独立的融资安排,对收购及目标公司存量债务提供结构化融资。同时,中行还提供了融资顾问及帐户代理行等相关服务。”当年负责该项目的中行人士告诉记者,由于采取了结构化融资安排,使本次融资在满足银行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建立了目标公司存量债务与中方企业国内母公司间的防火墙,降低了国内母公司的风险,确保国内母公司财务指标维持正常。
“银行除了考虑能够提供多少融资以外,还应认真分析收购结构,并为其设定更加合理的融资安排,帮助国内企业减少‘收购后遗症’。”上述人士指出。
银行业国际化任重道远
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亦是银行业自身不断提高国际化金融服务水平的过程。
2007年,国内一家大型电信公司出口电信设备至哥斯达黎加一家公司,引入了中美洲一家银行作为租赁中介,结果商务模式主体由两方变为三方。
“该公司向银行提出了出口买方信贷融资租赁模式的业务需求。但问题是,同业间未曾有过此类融资模式的成功经验。对于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出口买方信贷融资租赁都是一个崭新模式。”中行负责该项目的人士表示。
最终中行在中国政府和中国信用保险公司的支持下,与出口商、最终用户、租赁公司、律师、会计师及海内外分行等深入沟通,做成了该笔业务。该项目成为中国金融机构对哥斯达黎加市场的第一个融资项目,也是同业间首例将出口信贷与融资租赁结合的产品创新。
“中国银行业的境外本土化经营能力和全球化服务能力与大型国际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行公司金融总部有关负责人坦承,国内银行业开放时间较短,熟悉国际市场环境和规则,并能够真正按照国际惯例操作项目的管理者和员工还相对有限。
未来十年,可预期的是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和资本帐户开放,中国将全面融入全球经济金融体系。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中资银行可以利用在资金和客户资源上的优势,提供包括跨境人民币结算、融资、债券增信、套期保值及顾问理财等各类产品。”中行公司金融总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不过,中国“走出去”企业主要布局在欠发达、高风险地域,对外投资屡受挫折,给银行业的全球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同时,受全球金融风暴和目前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全球金融监管日趋严格。而全球与国内机构的严厉监管也可能限制一些银行进行海外扩张。
“具体的政策支持可以考虑为‘走出去’的银行注入更多的资本金,在保证资本收益的同时,帮助国内商业银行接受日趋严格的国际监管标准;同时可以对商业银行的海外业务采取更加务实、积极的管理模式。”上述负责人表示,还应当鼓励国内商业银行主动参与国家外汇储备的经营,积极拓宽储备使用渠道,增加储备使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