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欧洲如何走出危机
从制度层面看,欧元区只有统一的货币政策,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中期来看,欧洲需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加强金融监管,主要针对欧元区内部的经济失衡问题。比如,欧洲北部的贸易盈余和欧洲南部的贸易赤字导致了欧元区内部的极大失衡,欧盟内部也想通过协调机制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监督。
丁一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从制度层面看,欧元区只有统一的货币政策,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某种程度上,制度设计的缺陷是发生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比如,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能够在统一的货币政策下运行,而欧洲不是这样。希腊要不断进口德国、法国这些有竞争力国家的产品,而它自己无法在统一财政政策下向其他国家出口自己的制成品来弥补贸易赤字,这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种子。
实际上从上世纪50年代起,欧洲的设计者们在不断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就有一个最终目标,就是要成立欧洲合众国,成立一个联邦国家,但是遇到了巨大的民众阻力,所以欧洲的政治精英们就想通过各种手段一步一步推动。他们意识到推动一体化向前进的动力是危机,没有危机就没有一体化的进展,有统一的货币政策而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势必会引起危机,而只在危机下欧洲人才能够团结起来思考如何走出危机。
陈新(中国欧洲学会秘书长):
长远来看,要走出危机,根本出路就是增强自身竞争力,所以,欧洲出台了“欧洲2020项目债券”计划,这也说明了怎样增强竞争力是欧洲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中期来看,欧洲需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加强金融监管,主要针对欧元区内部的经济失衡问题。比如,欧洲北部的贸易盈余和欧洲南部的贸易赤字导致了欧元区内部的极大失衡,欧盟内部也想通过协调机制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监督。一些方案长时间未通过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欧洲内部错综复杂的利益,如果方案能早些实施的话也可以减缓危机蔓延的速度。
赵怀普(外交学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
许多人担心欧元或者欧盟会否解体,但这些消极的担忧迄今并未成为现实。原因何在?
重要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欧盟成员国之间高度相互依存的结构使欧盟解体或软分离的代价高昂。一旦欧元崩溃并导致欧盟解体,其可能引发的一连串后果,包括重回国家货币复兴时代、单一市场崩溃等是灾难性的,将使欧洲半个多世纪来取得的一体化成果化为乌有。这样的后果对所有欧盟成员国来说都是无法承受的。
其次,在长期一体化实践中形成并固化的共同体观念和意识作用不容低估。危机形势下非但没有成员国表示要退出欧盟或减少对欧盟的承诺,反而还有更多的国家申请入盟。欧元对欧元区国家具有强大的遮护效应,也促使波兰等一些东欧国家加快了加入欧元的步伐,这一系列事实足以说明欧洲共同体观念之力量强大与深厚。
徐明棋(上海社科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
当初欧元建立时,欧洲的那些设计家们不是没有考虑到财政的协调。现在,财政政策的职能不断加强,财政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杠杆,尤其当经济增长困难的时候,欧元区国家都会想到动用本国财政政策来摆脱危机。所以,未来如果财政不协调,不能实现不同国家财政转移一体化的话,像这次的欧债危机还将继续困扰欧盟。
乔伊德(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
欧债危机给中国和欧洲的合作带来了一定的机会,中国似可以通过多边渠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首先,中国可以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合作,救助欧洲。如果欧洲各银行有救助机制,并且以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担保的话,中国也可以考虑购买它们发行的债券。其次,中国可鼓励个别企业进入欧洲,购买欧洲企业的股权。最后,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上中国可以增加欧元的权重。
(上述内容来自上海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主办的“中欧学术连线成立大会”)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