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链紧绷重压之下的风险投资机会
在通货膨胀和欧美债务危机的双重挤压之下,国内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似乎变得日益艰难,而最近不断爆发的温州民间资本崩盘案,更是让原本风声鹤唳的企业惊慌不已。这个转变的历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风险)股权投资基金是伴随着中国企业成长起来的。
在通货膨胀和欧美债务危机的双重挤压之下,国内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似乎变得日益艰难,而最近不断爆发的温州民间资本崩盘案,更是让原本风声鹤唳的企业惊慌不已。实际上国内外环境的波动对中国经济带来的不仅仅是压力和威胁,还有触动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从乐观一些的角度来看,这些内外因素将成为中国经济变革的催化剂,从而给众多行业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尤其是与实业紧密接轨的风险投资行业。
不得不说的通货膨胀
目前国内通货膨胀最显着的特征就是成本推动和外围经济恶化带动的输入型通胀。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2011年1~8月全国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5.6%,而1~8月规模以上工业品增加值同比增长14.2%,比去年同期增长16.6%,在经济增速下降的背景下,通胀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工资等成本的上升所导致的成本推动型通胀,除了劳动力成本之外,工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也成为推动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8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7.1%。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9%,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5%,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物价上涨的压力。
另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部分主要大宗商品进口均价涨幅都在30%以上,包括铁矿石、原油和大豆等,这三项占整个进口商品总和的30%以上,导致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商品的整体价格上涨14.7%。作为基础性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与中下游产业关联度较高,价格的上涨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中下游环节。
这两大显着特征下的通胀,加速了中国企业的转型和调整。其中国内要素成本的上升,导致企业传统的发展模式不适用,即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浪费型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而不掌握上游原材料定价权,站在产业链的中下游的企业,面对成本上涨压力,无法传导,使得企业快速进入被大浪淘汰境地。
通胀下的行业机会
日前在大连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也将“关注增长质量,掌控经济格局”作为讨论主题。应该说现在的确是时候反思过去的经济成长路径了,人口红利、环境资源极大丰富的时代正慢慢远去,只有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企业,才能保持高质量、持续而稳定的增长。为此我们要通过判断社会发展趋势,跟进行业演变进程,挖掘行业中的高价值企业,整合社会各种资源,推动此类企业发展,进而带动整个行业振兴或突破,形成健康良好的经济格局。
在CPI上涨的5.6%中,贡献最大的是食品价格,包括粮食、肉禽及猪肉价格等,所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粮食安全和居民收入是稳定物价和抑制通胀的重要基石。农、林、牧、渔业将成为中国现今及长期支持和调整的重点行业,在这一调整过程中,一些传统农业技术升级、环境资源浪费减低、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企业集群将脱颖而出。例如污染少、对土壤破坏力低的有机蔬菜种植将成为现代农业企业的发展方向。
201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已经达到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阶段,人们消费的意愿越来越强。尤其是在货币贬值和实际购买力下降的情况下,人们更愿意选择投资和消费。不幸的是,投资渠道在当下并不不明朗,包括房地产、股市、大宗商品等都因受国家政策调控或国际经济变动而不确定,消费便顺势成了迫切的需求。所以致力于提升客户消费体验、引导人们的消费习惯的企业将快速获得成功,苹果公司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尽管过去一段时间里全球经济一直处于震荡的状态之中,苹果公司的销售仍有骄人的业绩,2011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实现同比6倍的销售增长。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技术形成的新商业模式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惯性,比如足不出户办理银行业务,交通银行最近推出的3D虚拟银行营业厅等。如何挖掘客户的消费欲望,提升服务品质,逐步转变传统的卖方意识和模式,将有助于更多关注消费类的企业走上新台阶。
随着人们手里可支配的收入越来越高,以及老龄化社会的临近,关注健康同样成为现今社会的主流。现代生物医药科技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准,也是基业常青的行业,但其漫长研发之路也把很多企业挡在了门外。中国对推广自主研发医疗医药科技,以及中医治疗成果都投入了大量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传统的中医保护和开发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重视,并将其视为带动中国自主创新领域的旗舰。同仁堂是一个较好的例子,其完整的产业链、丰富的产品系列位居行业前列,且其在国际化和多元化方面的实践也有一定成绩。但如何让中医的文化被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形成稳定的可计量的诊断原理及药理配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制约了中医中药企业的发展。
谈完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我们再看看引起国内通胀的另一诱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是造成国内通胀的另一诱因,虽然诸如铁矿石、石油等资源类产品所具有的地域分布属性是无法改变的,但对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却是一大利好。无论是新能源的开发还是替代煤、石油、钢铁等的新材料,所有国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大连的一家钢企,通过高温复合铁、铜等金属材料研发出的板材,其硬度超过钢材,但成本却远低于钢材,且没有对铁矿石的进口依赖。而中国的乙醇石油、生物柴油等技术也进入了局部试推广阶段,这里还将延伸的概念是变废为宝的环保型企业,比如将地沟油提炼处理后形成的柴油等,这些替代能源类的技术需要市场的检验,但对这一领域的挖掘和开拓将是一个迫切需要展开的故事。
风险投资的作用
风险投资作为连接实业与金融资本最直接的桥梁,曾在以色列等国的经济发展及振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天它们在中国也将承担同样的使命——对快速发展的中小企业给予资本支持,对发展成熟的企业则促进行业的转型和整合,有效规避企业因资本缺乏造成的整体经济停滞或活力下降。
据投中集团最新的资料显示,2011年二季度中国(风险)股权投资市场中,投资企业发展期、扩张期及早期的金额分别为8.12亿美元、13.74亿美元和1.06亿美元,分别占比35.4%、59.9%和4.7%。相较于以往投资,发展期企业占比有所下降,而扩张期企业占比有所上升。扩张期企业融资增多主要源于目前电子商务行业走向整合期,多家市场领先企业相继获得多轮融资进而加快其扩张步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目前经济结构下的投资侧重和趋势。
通胀及外部经济低迷,将使得很多随经济周期震荡的企业趋于倒闭,而优质有创新活力的企业势必掌握先机,引领社会发展的变革,促进行业转型和整合。而投资基金的资本支持将最大合力完成这一整合,当并购整合成为大势时,对于投资基金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不在是单纯的短期间内上市退出的利润回报,而是要深刻了解行业特性,找到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判断其整合趋势,并有相应资源协助其完成整合。
这个转变的历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风险)股权投资基金是伴随着中国企业成长起来的。当中国经济环境和企业发展变化时,中国投资基金要做的就是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把握经济大势,适时转变我们的投资哲学,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助力器,中国经济振兴的引领人。
(作者为新开发投资公司财务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