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汇率提案的问题与应对
10月11日,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简称“2011年汇率提案”)。
10月11日,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简称“2011年汇率提案”)。该提案反映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升级,给仍在危机中的世界经济复苏和未来发展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该提案的针对性很明确,人民币汇率首当其冲,有必要做好应对工作。
2011年汇率提案的主要内容
该提案的核心内容是美国对货币汇率存在根本性失衡的国家实施反制措施,包括征收反补贴税。
一是引入汇率根本性失衡概念。如果该提案通过生效,将取代《1988年汇率与经济政策协调法案》。旧的法案要求美国财政部在每半年一次的《国际经济与汇率政策评估报告》中公布汇率操纵国名单。由于汇率操纵须有明显的主观性,即通过人为操纵汇率以获得竞争优势,定性很困难,影响了实践可操作性。新的提案引入汇率根本性失衡,即以显著、持续的汇率低估作为判断依据,似乎显得更具客观性。新的提案首先要求财政部公布汇率根本性失衡的货币名单,以及需要优先行动的货币名单。
二是对列入名单的国家自动实施反制措施。一旦被列入黑名单,美国财政部将要求这些国家采取措施纠正汇率失衡。而对于列入优先行动名单的货币,还可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以及联合其他国家一起施加压力。如果90天后有关国家还未采取有效措施,自动实施的反制措施包括:在对该国有关反倾销调查中将汇率失衡程度作为依据;将该国企业排除在美国政府采购之外;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与该国双边经济政策磋商中施压;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不得对在该国的投资提供任何融资担保便利;对该国在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申请一律投反对票。
三是规定进一步处理措施。如果360天后列入优先行动名单的国家还未采取有效措施,可以进一步采取的反制措施包括:美国贸易谈判代表要求世界贸易组织与该国磋商并施压;财政部和美联储共同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对该国货币采取补救性干预,必要时要联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国家。
四是征收反补贴税。如果对该国有关反补贴调查成立,根据宏观经济平衡模型和均衡真实汇率模型两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均衡汇率算术平均数,测算汇率低估程度,并将其纳入征收的反补贴税中。
汇率提案的漏洞与不确定性
在过去10年里,人民币汇率一直是中美博弈的主要议题。2005年以来,美国国会走到施压人民币汇率的前台,几乎每年都有相关的提案。今年也不例外,只是时间上来得稍晚些。今年的提案是过去历年提案的综合,但依然存在不少瑕疵和漏洞。
一是计算汇率失衡程度的技术障碍。汇率根本性失衡是2007年6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引入的新概念,用于与成员国双边经济政策磋商。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汇率顾问小组开发了一系列均衡汇率模型,但用这些模型的测试结果不尽如人意,不同的模型差异很大,误差范围高达10%,运用起来有相当的争议性,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给成员国贴汇率根本性失衡标签的时候很谨慎。而美国不但据此贴标签,而且还要据此征收反补贴税,这在技术上是行不通的,实在是勉为其难。
二是根据汇率低估征收反补贴税存在合法性问题。该提案将汇率低估视为出口商获得的利益,无限放大了补贴的范围。即使存在汇率低估,也不能视同政府补贴。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汇率低估并不构成补贴,该提案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定。正因为如此,美国众议院对该提案进入立法程序尚未表态,美国政府也表示担忧。
三是可能引发国际经济摩擦升级的风险。该提案针对汇率根本性失衡国家的一系列反制措施非常激进,不仅包括贸易领域,还涉及广泛的金融领域,尤其是在外汇市场上实施所谓的补救性干预,是赤裸裸的“货币战争”。一旦实施,必会招致对方国家的激烈反击,有可能导致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中断甚至倒退,结果只能是一损俱损。
但是,我们并不能忽视该提案最终通过成为法律的可能性。尽管美国众议院和政府都表达了不同意见,不少美国的企业和机构也加入反对行列,但是在目前美国迟迟未走出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民众的不满情绪不断强化,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同时,美国大选临近,正在进入角力的阶段。为了转移矛盾和迎合选民,不排除该提案被通过,尽管可能性很小。例如,在参议院对该提案进行投票表决之前,美国国会通过了此前五年一直未决的与韩国、巴拿马、哥伦比亚等三个国家的双边贸易协定,引起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者的不满,部分参议员为此在该提案上投了赞同票。
中国应沉着冷静应对
中美汇率博弈是个老问题。要总结过去十年博弈中成功的经验和可能的不足,以更好地应对。当前的形势和问题不比过去历次严重,中国在很多方面反而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
正确研判形势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已达30%。2010年6月汇改重启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也超过7%。从近期外汇市场情况看,人民币有升有贬,在香港离岸市场还出现一定的贬值压力,显示人民币汇率趋近于均衡水平。与此同时,中国国际收支调整成效显著,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逐渐回落,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更为明显,到今年上半年已降至3%以内,低于所谓的4%警戒线。这些数据表明中国没有人为低估汇率和主动追求顺差。反观美国,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全球输入流动性,美元汇率大起大落,引发国际货币金融领域动荡,成为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因素。在这个时候,美国拿人民币汇率说事,显然处于被动地位,形势有利于中国。透过这一点也应看到,除了政治化因素外,不排除美国拿人民币汇率作为其他方面讨价还价的工具。
主动回击歪曲
中国是世界经济大国之一,汇率变化不仅影响自身,对其他国家也有溢出效应。中国愿意听取不同的意见,但不能容忍恶意的歪曲。中美贸易失衡有其客观性,是全球化进程中的结构性失衡,汇率不是主因,需要中美双方共同努力化解。汇率管理并不等于汇率操纵。在当前国际货币金融动荡不定的情况下,汇率管理主要是防御工具,保持汇率基本稳定有助于遏制一些国家不负责任的行为。要坚决反对美国官方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把人民币汇率作为其政策失当的替罪羊。官方层面的回击要有力,明确警示风险和危害,该提案不是损人而是损己,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汇率问题可以谈,但不能和其他问题搅在一起。
积极引导民意
该提案措辞激烈强硬,甚至有失法律的严肃性,大有取悦民意之嫌。美国政客很清楚人民币汇率升值无助于解决美国的经济问题,尤其是失业问题。老拿汇率说事,被民意绑架也是因素之一。这和西方一贯的舆论宣传有关,有意误导民众对汇率问题的认识。过去汇率博弈的重点更多放在说服官方层面,忽视了对西方民众的引导。要多层面、多渠道地强化后者,积极纠正错误的认知,尤其是中国商品给西方消费者带来的利益,人民币升值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损失,以正视听。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政客政治化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动机,进而降低该提案通过的可能性。
继续深化改革
来自美国的压力一直是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噪音。中国明确表态不会因为有国际压力就动汇率。这有可能被对方反制,反其道而行之,即不希望中国动汇率就施压,容易造成被动和掉入对方的陷阱,从而扰乱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程。人民币汇率改革要排除这种噪音,如果因为国际压力使改革出现停滞,可能会形成新的失衡,造成未来被动的局面。当前应继续坚持自主、可控、渐进的原则,尽快实现人民币向均衡水平的调整,选择恰当的时机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
要有一揽子预案
尽管该提案通过的可能性不大,但不能不防止其成为现实。除了双边磋商中在技术适用性和合法性上据理力争,还要争取在多边场合的主动性和话语权,争取更多的国家的支持。对该提案要准备反制的一揽子预案,以防止极端情况的出现。
作者系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