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2011-09-08 14:19 636

讲到汇率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必须从我国出口贸易的结构和盈利方式等方面切入。受货币互换协议的鼓励,在中国和那些与中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他国之间,以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将会越来越普遍, 这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汇率
  讲到汇率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必须从我国出口贸易的结构和盈利方式等方面切入。从1994年开始,国内大量的资源和资本集中到出口行业。从1994年到2005年,我国鼓励出口,长期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中国贸易顺差大量增加,与此同时,外国直接投资FDI大规模暴涨,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国内物价也经历了长期通胀。从1994年开始,南方出口省份的血汗工厂个数迅猛发展。在人民币贬值及出口退税等鼓励出口政策的刺激下,中国出口行业迅速发展壮大。但是这些出口行业却存在致命的问题,其表现在出口商品定价偏低,这既与人民币贬值有关,也与出口产业自身问题有关:中国的出口行业,第一没有核心技术,第二没有自主品牌,第三出口产业垄断集中程度低,企业分散弱小,相互间恶性竞争。由于以上三点,中国出口产业实际上只能依靠压榨劳工、污染环境,不惜一切代价减少成本来换得极少的美元。但是这些出口产业仍然是有利可图的,因为他们可以拿极少的美元从央行手中换回大量人民币,更何况还有大规模的出口退税,许多企业甚至亏本出口零利润出口,因为吃出口退税就足够了。
  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换来的,并成为外汇储备的重要部分。中国积累大量美元的代价是廉价出口商品,牺牲的是劳工及环境。中国出口产业的附加值是极低的。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出口积累的主要货币美元又在不断贬值,因此中国的对外贸易是典型的赔本生意,仅仅让血汗工厂主获得蝇头小利。在这样的条件下,近年来人民币升值对贸易企业影响较为巨大。很多企业在短短的两三年之间仅仅由汇率方面带来的影响就损失惨重,经营变得艰难。再加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不确定性,企业在接受国外长期订单时也显得顾虑重重。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贸易企业家呼唤人民币成为国际定价货币。
  虽然我们乐于看到人民币的强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也付出了成本代价。2010年中期以来,人民币贸易结算发展迅猛,中国货币当局蒙受了巨大损失。而随着进口贸易结算带来的人民币还在快速放大过程当中,货币当局的损失也在不断放大。货币当局自身不创造收入,这些损失最终要靠纳税人还账。2010年至今,人民币贸易结算总额超过1万亿人民币,其中主体部分是进口贸易结算。进口贸易结算,是指内地企业用人民币替代美元支付进口,根据多方面的研究报告和调查,人民币贸易结算的80%—90%是进口贸易结算,以此推算,内地企业用人民币替代美元支付进口的金额大概8000亿—9000亿人民币。企业用人民币替代美元支付进口,相应减少了外汇市场上的外汇需求,进一步放大了外汇市场原本就供大于求的格局。货币当局出于稳定汇率的需要,不得不更多地购买外汇,货币当局被迫购入这增加的外汇资产。与此同时,目前境外人民币缺少畅通的渠道进入大陆,主要是通过结算银行汇集境外的人民币存款,并转存到中国人民银行,这意味着央行负债的增加。如果在出口贸易中使用人民币替代美元,就不仅能够减少货币当局外汇资产的增长,同时还能减少境外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对以上结果会起到一定的调整作用。但同时,来自境外的人民币存款中,大约有10%不是存放在央行,而是通过购买内地债券、内地企业在境外IPO和发行债券以及直接投资等形式回流。这些资金最终会进入国内商业银行,并在商业银行的货币扩张过程中以准备金的形式存入央行,因此央行最终还是要为这些准备金支付利息。
  今年1月,中国银行开始在美国开放人民币业务,推出人民币账户。中国银行位于美国的分行开展针对美国客户的人民币交易业务,允许美国的公司和个人通过在该行的账户买卖人民币。这个政策允许美国公民最多每日购买4000美元价值的人民币,每年的限制是2万美元。这些金额限制并不适用于进出口贸易企业。也就是说,进出口贸易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在购买人民币数额方面没有任何限制。目前虽然服务范围仅限于来自纽约及洛杉矶地区的公司客户及纽约地区的个人和公司客户,但备受市场欢迎。在非自由兑换的目前,这被看做是实现了国际化的关键一步。这或许能较为平缓地引入外汇套利,意味着只要有500美元,美国公民就可以通过该账户进行外汇套利了。
  储备
  说到储备,货币互换值得一提。我国央行正在稳步推进货币互换。自2008年12月以来,央行已经分别与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根廷以及冰岛等国家的央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金额达6500亿元。中国央行还在与其他有类似需求的央行就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进行磋商。货币互换——这个词汇可能很多人不是特别熟悉,但近期却频繁出现在新闻报道之中。货币互换被认为是人民币走出国境的第一步。何谓货币互换?中国为什么要与他国进行货币互换?货币互换与一般投资者关系大不大?对于频繁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的原因,央行曾做过专门的解释,称央行运用货币互换手段是为了应对短期流动性问题,以便更有效地应对金融危机,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众所周知,正在持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流动性紧张,已经给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亚洲国家和有关地区的贸易体系带来了巨大困难。因此,加强地区金融合作成为维持金融市场稳定、防范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在货币互换协议中,双方通常承诺一定的互换额度。一旦启动货币互换,两国将可通过本币互换,相互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从而为本国商业银行在对方分支机构提供融资便利,并可促进双边贸易发展。
  金融危机导致持有大量美元的一些国家经济受到拖累,而为了缓解对美元的依赖,不少国家减少所持美元,使用其他货币进行国际支付与结算,而“坚挺”的人民币对它们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且,西方投资者看着自己手中的美元贬值,而原油、黄金和其他商品等却越来越普遍采用人民币计价,中国的商品市场所占金融交易的份额越来越大,心里的焦急如同当年眼睁睁看着宇航员上太空而自己却无能为力一样。
  另外,互换协议由于国别不同,作用也有所不同。例如与阿根廷的互换,人民币主要是在贸易中充当支付结算的角色;白俄罗斯则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与韩国的互换,主要作用是方便韩国在华企业进行融资;与马来西亚和印尼互换,是用于双方的商业贸易结算。
  有专家分析,在五年之内,中国2.3万亿左右美元的年出口额的30%将由人民币结算。由于互换货币可以用于贸易、投资方面的日常支付,所以这也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创造了条件。货币互换协议不但为周边经济体提供了支持,也有助于巩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加快其成为地区甚至全球主要货币的进程。
  受货币互换协议的鼓励,在中国和那些与中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他国之间,以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将会越来越普遍, 这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多项货币互换协议的签署表明中国的贸易伙伴认可了人民币的地位和稳定性,接受了人民币作为各方认可的结算货币甚至储备货币,从而给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但同时必须看到,人民币的国际化之路,是国际贸易的客观需要所致,远非一朝一夕之功,其实现速度要取决于若干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包括建设一个多元化交易的人民币现货市场、实行资本账户完全自由可兑换、建设境内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交易市场等。从客观上说,金融危机有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可能,但并不需要刻意推动。
  国际话语权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们的贸易等各个领域都让世界领略到了中国魅力。但是各国人民对中国货币买不买账,则是另一回事。
  截至目前,美元仍然是世界贸易和金融市场最受欢迎的货币。它占世界国际储备的64%,欧元紧跟其后,占26%的市场份额。人民币在这个方面依然是毫不起眼的一个角色。
  一部分西方学者对中国政府在促使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做出的一些举措是认可的。他们认为,中国政府有条不紊地占据市场,而美国政府却没有相应措施来巩固美元的霸主地位。他们相信中国当局在长线部署,美国政府却无所作为,认为美元超过60年的主导货币地位固若金汤。而且,美国政府令自己的货币加速贬值的举措只会令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加快。美国学者都在担忧,自经济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已经向世界经济“输入”了超过美国GDP水平60%的美元,而华盛顿政府完全没有停止的意思。学者们担心,这样下去,美元最终会崩溃。相对而言,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却越来越高。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用数币攒碳积分 兴业银行力推数字人民币与绿色金融业务深度融合

2024-05-30 12:04
81350

《跨境人民币观察报告》: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 需破解诸多瓶颈

2024-05-28 15:30
71382

《跨境人民币观察》问卷成果展示与交流会成功举办:专家学者共探人民币国际化前景

2024-05-28 14:29
181143

交通银行唐建伟:人民币国际化展现新趋势新挑战

2024-05-27 15:24
182908

赵锡军:以经贸合作为抓手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走深走实

2024-05-27 15:23
181433

潘功胜:人民银行将支持上海打造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

2024-03-01 14:06
226216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