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区规划“首都国际金融聚集区”
日前,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下发《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提出,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并规划了“一主一副三新四后台”的总体布局。
“朝阳区在北京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大战略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北京市朝阳区主管金融发展的副区长谢朝斌介绍说。
其中,北京CBD被定位为“国际金融机构的主聚集区”,金盏金融服务区被定位于首都四大金融后台服务区之一。
“‘一个副中心’、‘一个后台’都在朝阳区,这与朝阳区目前已成为首都国际金融机构的聚集地、金融人才的择栖地、金融后台的创新地是密不可分的。”谢朝斌表示。
与之同时,一个指导朝阳区金融业未来三年发展的中期行动计划正在全面落实。
CBD+金盏
朝阳区位于北京市区东部,由于历史沿革,包括使领馆等在内的涉外资源“扎堆”。
除了俄罗斯和卢森堡以外,全球146个国家的驻华大使馆和各国商务、文化机构都集中在朝阳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人口基金等20多家国际组织集中在CBD及周边地区;同时,还有17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聚集在此地。
正是这些丰富的涉外资源以及国际化的商务氛围,使该区域成为众多世界金融机构“试水”中国的一个落脚点。
据朝阳区金融办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外资金融机构204家,占北京全市的60%,数量居北京之首。
首批进入中国的海外四大证券交易所均落户在朝阳区,包括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股份有限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和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
而目前北京市全部外资再保险公司——瑞士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公司、法国再保险公司等国际三大再保险公司也都齐聚在朝阳区。
2008年,朝阳区第一季度已有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等14家金融机构总部入驻朝阳区。
“平均每周,就有一家国际金融机构总部落户朝阳。”朝阳区金融办主任常树奇表示。
这些金融机构,多聚集在北京CBD地区及其周边地区,即此次《意见》中所定位为的“国际金融机构的主聚集区”区域。
目前,北京CBD及周边地区、“燕莎-三元桥”地区聚集了189家外资金融机构,即占朝阳区3.4%的辖区面积拥有全区93%的外资金融机构,聚集态势彰显。
常树奇透露,朝阳区将在今年整体推出国贸三期、华贸金融中心、环球金融中心三个高品质写字楼作为金融特色品牌区,加速国际金融机构在首都的进一步聚集。在这些新的金融聚集区,朝阳区将为入驻的外资金融机构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包括电力、通信、网络以及物业服务等。
“金融业从其性质而言更愿意集中发展,这样可以降低成本。但从北京CBD目前的发展来说,虽然金融业发展量大、集聚快,但我们仍然认为集聚集中度不够,所以我们要打造新的金融品牌集聚区。”谢朝斌表示。
此前,曾有报道认为,随着北京CBD的发展,可供开发的土地越来越少,这可能是制约北京CBD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据朝阳区金融办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京CBD每年提供将近100万平米的商务写字楼,CBD其他周边地区提供相当量这种空间载体。
如果将北京CBD视作国际金融业聚集的“主战场”的话,金盏金融服务区就是后备基地。
朝阳金盏金融服务园区位于北京城区东部——朝阳区金盏乡楼梓庄地区,园区用地规模3.38平方公里,其中产业用地2.44平方公里。
作为北京市确定的首都金融产业后台服务区之一,金盏金融服务区定位为国际金融机构向亚太地区转移提供全方位服务。依照规划,园区将具备金融数据处理中心、银行卡业务中心、金融外包及离岸外移、研发与培训中心以及综合服务功能。
据朝阳区金融办负责人透露,金盏金融服务区3.58平方公里,有将近200多万平米的建设,现在已经进入了土地一级开发阶段,今年要实现为金融企业供地的目标。目前,已经有将近70家金融后台机构都在洽谈意向。
金盏金融服务区的建设今年进入到全面启动阶段。“金盏建成之后,与北京CBD将形成一个前后台一体化的金融发展大格局,完善了首都金融产业链,在吸引金融企业在京扩大聚集规模方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对于朝阳区乃至北京市打造国际金融中心都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谢朝斌表示。
三年行动计划
除了在空间上精心布局之外,朝阳区还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扶持政策。
据谢朝斌介绍,朝阳区每年分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为金融企业进行兑现,政策受理和咨询服务由专人负责。截至2007年末,朝阳区共对67家次金融企业兑现政策,补贴金额高达2.23亿元,41家次金融企业享受租房补贴2592万元;为4家金融企业兑现购房补贴共4128万元;给予13家新设立、新迁入金融企业总部一次性资金补助共13200万元,同时为9家次金融企业的高管22人次落实退税达244万元。
朝阳区政府每年拿出上亿元,设立了“朝阳区促进金融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支持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满足金融企业的个性需求,吸引国际金融机构总部入驻。
“这个专项资金是不受数额限制的,根据需要来拨付。我们也会依据金融企业的不同性质来提供资助,比如对总部和分行、分公司和办事处肯定不一样。因为主要考虑到一个大小、规模,当然也是对一个区域的贡献。”常树奇表示。
与此同时,朝阳区也正在加紧研究制定金盏金融服务区专项政策,“预计今年内将正式出台”。
由于金融企业的尤其是国际金融企业的特殊性,朝阳区还在搭建一个多层次的服务平台上做了许多尝试。
比如,在建立政府金融服务机制方面,2007年3月,朝阳区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朝阳区人民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并在金盏金融后台成立了“北京金盏金融服务园区管理委员会”,专门司职为金融企业做好协调服务。
而据记者了解,一个指导朝阳金融业未来三年发展的中期行动规划也于近期出台。
“目前,我们已经制定了朝阳区金融业发展三年规划”,谢朝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将力争三年后使金融业成为朝阳区后奥运经济的支柱产业。
《规划》显示,朝阳区将以国际金融为重点,以多元化发展为特色,以统筹平衡为准则,通过三年三步走战略,加快金融机构聚集,加速金融组织形式提升,加强金融要素市场培育,力争到2010年,使朝阳区成为服务首都、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国际化金融聚集区,成为中国与世界资本融合的重要节点,成为首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实现“全区金融组织国际化、金融机构多元化、金融格局特色化、金融服务精细化的目标,使金融业成为拉动我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常树奇用“集聚、提升、培育”三个词来概括朝阳区金融业未来三年发展的节奏。
集聚是指金融机构尤其是国际金融机构的进一步汇聚;提升是指金融机构从分行、分公司、办事处向金融总部过渡;培养则主要针对一些金融业的要素市场,包括版权交易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