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公司今年遭地方政府减持 套现26亿元
地方政府背景的上市公司被减持金额排名依次是湘电股份(600416.SH)被减持了5.86亿元,京能热电(600578.SH)被减持了2.44亿元;鲁信创投(600783.SH)被减持了2.12亿元。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Wind数据显示,在89家发布了减持公告的公司中,涉及到地方政府或地方国资委控股公司减持的公司有29家,总计减持金额达26.07亿元。
面对资金紧张的局面,地方政府或许通过减持手中的国有股来解决问题。据Wind数据,今年以来,在地方政府和国资委控股的652家上市公司中,已有89家公司发布了减持公告,累计减持金额达到119.72亿元,而去年同期仅为77.59亿元,同比增长54.29%。
地方政府背景的上市公司被减持金额排名依次是湘电股份(600416.SH)被减持了5.86亿元,京能热电(600578.SH)被减持了2.44亿元;鲁信创投(600783.SH)被减持了2.12亿元。
统计数据还显示,广东省、浙江省各有3家上市公司被地方政府减持,江西省、甘肃省、北京、安徽省、上海等10个省市各有2家公司被地方政府减持。
浙江省虽然遭减持的公司较多,但是减持的规模并不大,其中减持最多的是菲达环保(600526.SH),该公司的控股股东菲达集团有限公司是诸暨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全资子公司。
而瑞银近期的报告认为,按照负债情况、土地出让金占比、投资增速综合分析,中国13个省市的地方政府控股最可能发生减持,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重庆、山东、天津、湖南、河南、江西、陕西、云南、四川、辽宁等省市,而那些地方政府参股却又未完全控股的公司容易遭减持。
国元证券首席分析师康洪涛认为,减持国有股存在两个方面原因。
首先,从长期来看,国有股的减持或转让,或者一些国有股的全部退出,可以促使企业寻求新的发展动力。以政府形象,为上市公司寻找个好的"婆家",逐渐通过股权、政策,对公司进行重组,会比普通的借壳效果更好。
其次,在近阶段大的市场环境下,由于通胀并没有受到明显的控制,因此紧缩政策短期看不到头,这造成地方融资平台对资金更加渴求。在国家反复指出国有资产要进一步减持的大方针下,进一步处置旗下所谓的优质资产和困难资产都符合政策和地方政府的需要。国有股股权转让,让二股东增持、借壳等一系列操作,将逐渐改善企业艰难的生存状况。
“对于融资平台和地方政府来说也募集到了所需的项目资金,我想对于整个参与的几方面来说,都是处于双赢的状态,符合市场预期。”康洪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