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结算渐成辽企谈判条件
辽宁省外贸企业对于在跨境贸易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的积极性正在不断提高。由此便出现了合同中使用美元进行报价和结算,但在实际支付时中方企业支付人民币,对方企业获得美元的现象。
辽宁省外贸企业对于在跨境贸易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的积极性正在不断提高。截至7月13日,辽宁省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金额突破200亿元。全省24家银行机构共为343家企业办理了208.5亿元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企业在使用人民币计算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大连某使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比较多的出口企业负责人说:“现在我每见一位新客户,首先就问他愿不愿意用人民币结算,这已经成为我们双方开展贸易的一项重要条件。虽然使用人民币结算可以降低企业的汇兑成本,但也会因此失去一些愿意使用外币结算的客户。”
客户分布渐广
今年以来,辽宁省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量迅速增长,由去年底的月均8亿元,发展到现在的月均20多亿元,增速是去年的3倍多。
据央行沈阳分行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办公室统计,跨境人民币业务基本涵盖了所有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业务品种齐全,包括协议付款、协议融资、股东贷款、股权转让、跨境担保等。发生人民币实际收付的境外地区已扩展至香港、伊朗、荷兰、新加坡、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德国等41个国家和地区。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跨国经营的不断拓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市场空间巨大。外资银行分析师预计,到2015年,国内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将达到等值1万亿美元的规模。“所以对于辽宁省外贸企业来说,要克服当前人民币结算面临的一些困难,既可以选择自身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作为突破口,也可以选择周边对人民币信赖感较强的国家和地区作为目标。”有关专家建言。
政策实施走样
据路透中文网报道,若严格按照政策初衷的口径来计算,即“计价结算都使用人民币”的情况,则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金额会打一个可观的折扣,且“以美元报价、以人民币结算”或“合同上以美元报价和结算,但企业支付人民币给境内银行”,这些对于企业并未有效地起到减少汇兑成本、避免汇率风险的作用。
那么,实际情况又如何?商业银行又是出于什么目的来推动该项业务的呢?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介绍,在金融系统中,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目标任务自上而下被层层分解,并与各级工作人员的考核、收入挂钩。因此,政府尤其是商业银行有动力说服企业采用人民币结算业务。而由于使用人民币结算,企业能够减少汇兑成本、避免汇率风险,因此,境内企业一般有动力接受这一建议;但由于境内企业大多缺乏定价权,所以这一建议难以被外方接受。
由此便出现了合同中使用美元进行报价和结算,但在实际支付时中方企业支付人民币,对方企业获得美元的现象。这对企业的经营利益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善,但为了与政府和银行继续维持良好的业务关系,这些企业往往都勉为其难地在贸易中使用了人民币结算。
目前出现了变异形态的人民币结算(合同以外币计价和结算,但中方企业支付人民币),实际上有两个根源:其一,政策目标的层层加码,为了达成目标任务而进行推动;其二,中国贸易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定价权。基于上面两个原因,企业的态度就是勉为其难地帮助银行来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