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小企业贷款质量下降
“(企业)没有找任何银行贷款,个人也没有,都是朋友凑钱。”5月26日下午,江苏泰州一位小企业负责人说。
在他颇感无奈的语气背后,小企业融资难这一老大难问题,又一次凸现在从紧货币政策之下。
今年3、4月份,江苏银监局选取苏州、常州、南通、泰州、淮安、徐州等6市,再从每个市中选取5家银行机构和20户小企业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令江苏银监局感到担忧。“实施从紧货币政策以来,在以物价上涨、资金收紧为主要特征的市场环境下,小企业融资困难加剧。”江苏银监局在近期完成的调查报告(下称“报告”)中指出,随着银监会大力推进小企业金融服务,小企业贷款仍呈上升态势,但随着监管节奏小企业贷款波动较大,必须防止紧缩政策下小企业贷款成为主要的收缩对象。
小企业成紧缩牺牲品?
规模控制或许给了银行一个拒绝小企业的理由。
而一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处于成长期的小企业也遭到“错杀”,成了调控的对象,面临贷款难题。
如泰州市某金属制品公司就遭受此类待遇,这家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2007年的销售收入超过4000万元。今年2月末,这家公司以双证(土地证、房产证)抵押向某农合行申请贷款,但因为该农合行在2月份已经用足一季度的信贷规模,上述公司的贷款申请也被回绝。最后,这家公司的负责人不得不以个人拥有的门面房申请了50万元的个人贷款。
由此可见,“防止小企业贷款成为信贷收缩的首要目标”,江苏银监局的这一担忧并非没有根据。
实际上,“弃卒保车”已成为某些银行的“有保有压”之术。
某大型银行常州分行自2004年铁本事件之后,信贷权限不断上收,信贷规模处于相对紧缩状态。2007年末,该分行人民币各项贷款比2004年末增长了24.65%,客户数量却从900多户减少到390户,但2007年末,该分行5000万元以上的大额授信客户较年初增加了15户。因此可以判定,在信贷紧缩下,该行退出的主要是小企业客户,而且2007年末该分行小企业贷款余额仅占到各项贷款的2.69%。
“从紧货币政策实施以来,各银行信贷规模趋紧,小企业贷款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报告直言。
虽然30家样本银行的小企业贷款总额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去年四个季度和今年2月末的小企业贷款环比增长起伏较大。去年一、二季度环比增长率分别高达8.25%、20.16%,而去年第三季度骤然下降至-1.49%,四季度勉强回升至7.71%;今年2月末的环比增长率为7.28%。而从紧的信贷调控正是发端于2007年三季度。
不仅如此,实施紧缩货币政策以来,2007年贷款户数环比增长迅速下降,样本银行贷款环比增长率大于小企业贷款户数环比增长率,至2008年2月末,银行贷款户数环比增长5.42%,而小企业贷款户数环比增长却只有1.50%。
对此,报告指出,导致小企业贷款成为信贷规模压缩的主要目标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小企业贷款期限较短,大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较高;二是小企业与银行机构对话能力较差,大企业对银行谈判能力较强;三是与大企业相比,部分小企业确实存在抗风险能力和还款能力较弱的问题。
贷款质量隐忧
由于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加上营运成本上升盈利下降,还贷压力增大。对此,报告给出预警——防止从紧环境下小企业贷款质量下降。
对一些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的企业,在从紧货币政策实施后,银行信贷投放趋紧,对这部分小企业资金链影响最大,一旦资金周转发生困难,经营难以为继,财务状况恶化,银行贷款就很难顺利偿还。此外,有些小企业属于高能耗、高污染以及高资源消耗行业,受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和信贷投向,已面临行业危机。
报告称,江苏省某市已有44家小企业被列入钢丝绳和纺织印染企业高污染整治范围和对象,明确要求两年内污染不达标全部关闭,涉及贷款9238万元。
问题不仅仅在于银根的收紧,商业银行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中介,在收紧信贷闸门的同时,也抬升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经过2007年的六次加息,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已经从去年初的6.12%提高到目前的7.47%。与此同时,银行的盈利目标并未降低,为了完成盈利目标,利用贷款资源紧缺提高贷款利率,而小企业贷款的上浮幅度最大。
在江苏银监局调查的120户样本企业中,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0%以上的企业达到78.33%,上浮20%以上的企业占38.33%。
在浙江,某国有银行浙江省分行90%的小企业贷款利率平均上浮20%以上,而在一些专门针对小企业的无抵押银行产品中,利率上浮幅度高达70%。
而增加的不仅仅是财务成本。报告认为,随着物价上涨,原材料和员工工资趋高,企业的产品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但由于小企业技术含量不太高、行业优势不明显,议价能力不强,料工成本的上涨不能有效向下游消费转移,由此造成利润下滑则不可避免。
“企业盈利能力削弱,财务状况存在恶化,可能对银行机构小企业存量贷款带来考验。”报告称,目前,部分小企业已出现经营困难、还贷压力大的情况;一旦企业因无利可图或亏损导致停产退出市场,银行也很难全身而退。
江苏银监局的调查还发现,部分受宏观调控影响的大企业靠占压、蚕食小企业流动资金来降低自身风险。
如江苏靖江某化工机械厂专门从事液压挖掘机履带生产,为某大型企业集团配件。从去年三季度开始,该大型企业集团改变了购货模式,由原先的履带验收入库就开票变为实际使用后才开票,以此实现自身的零库存。但这也意味着原本应由大企业垫付的资金就被其无偿占压。
“原来从发货到资金回笼只要1个月,现在至少要两到三个月,总有一两百万的资金不能及时上账。”靖江的这家公司负责人何先生略显不满。
由于目前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仍然较窄,为防止紧缩政策加剧小企业融资难,报告建议央行对以小企业贷款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准备金率、取消信贷规模控制,调动小银行发放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