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挺港 强化金融中心
香港文汇报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2010年单是金融业已占上本港GDP的15.2%,实为经济的重要支柱。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会长谢涌海表示,短期内香港的人民币收付、结算、投资平台已建成,继而成为区域人民币的综合性多功能的货币中心。
自2004年起,香港银行获准试办个人人民币业务,比如存款、兑换、汇款及信用卡,纵然业务是较简单的,已令香港开始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及金融基建;银行经营层面变得多元化,开发相关金融市场及产品,以至培训相关金融人员;同时,令普罗市民更广泛地接触人民币,由以往只以人民币作日常支付消费用途,开始了解其投资价值。
启动基建为人币股票铺路
经过3年对人民币业务的探索后,2007年中央容许国内金融机构来港发行人民币债券,07年7月国家开发银行来港发行首只50亿元(人民币,下同)两年期的人民币债券,除令本港金融产品更多元化外,同时令本港人民币存量快速增长。至09年6月,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验期启动,中央批准内地五个城市365家企业,及东盟的贸易试用人民币结算。人民币经过香港进行结算,让资金得以在香港沉淀,人民币离岸中心雏形渐成。
上半年港发行人债427亿
本港人民币业务取得突破性发展,要算在2010年7月,人行与金管局修订《人民币业务清算协议》,容许个人和企业可以透过银行进行人民币转账及支付,从而人民币保险及基金等产品得以衍生。当前,香港只欠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尚未诞生,而相关基建亦陆续启动,比如今年银行推出人民币本票服务,方便投资者认购人民币股票;同时,eIPO的认购方式亦于3月进行测试。
人币跨境结算增至8千亿
总结当前,香港人民币市场产品逐渐丰富、存量增加,银行间短期拆借市场和衍生产品市场应运而生。首先香港的人民币存款量已录井喷,半年内以倍数增至5,500亿元;人债方面,本年上半年共38家机构发行427亿元人债。于09年中启动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总结算量由09年半年的仅100多亿元,增至2010年全年达5,064亿元,而今年上半年更已达8,000亿元,远远超越去年全年总数。
港积极向外推介离岸优势
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此前表示,香港有两大发展人民币业务的优势,首先为自身优势,即香港与内地的交流多,本地人民币需求大,大量人民币沉淀成存款;其次为先行者优势,香港早在04年已经相继设立了人民币相关系统,银行亦累积了一定经验,比其他金融中心走前很多。现时就是把握这两大优势,加以向外推广,今年起金管局会到倾向以人民币进行贸易以及投资增长快的地区,比如澳洲,推介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优势。
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会长谢涌海表示,短期内香港的人民币收付、结算、投资平台已建成,继而成为区域人民币的综合性多功能的货币中心。他预料在内地资本市场5年内仍未完全开放下,香港的人民币容量、产品种类、覆盖区域,以及人民币资产定价等方面将得到长足发展,继而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民币离岸中心,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中文大学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会计与财务高级导师李兆波则指出,本港可凭借法治、投资产品多元化等优势,未来3至5年本港将能维持作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地位。而5至10年后,则要视乎人民币国际化及自由兑换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