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体量看能量 长三角开发区争当转型升级示范区
随着浙江省嘉善经济开发区8日正式晋升“国字号”,长三角地区拥有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达近30个,占到全国总数的约1/4。而此次晋升“国家级”的嘉善经济开发区,也计划与上海市长宁区合建“宁善国际智慧城”,依托上海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打造面向长三角的科技商务区。
新华社上海8月9日电(记者 何欣荣)随着浙江省嘉善经济开发区8日正式晋升“国字号”,长三角地区拥有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达近30个,占到全国总数的约1/4。随着开发区政策的日益普惠化,其承担的功能已不仅仅是招商引资,而是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示范区。
以此次跻身“国家队”的嘉善经济开发区来说,其体量并不大:规划面积18.2平方公里,2010年的工业总产值在300亿元左右。不过,作为浙江省第二家诞生在县域经济里的国家级开发区,嘉善经济开发区在转型升级方面的能量却不小。
嘉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秋儿介绍,开发区原先的经济支柱是五金机械、木业家具等四大传统产业。随着嘉善县成为长三角区域规划中唯一的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示范点,开发区积极“转身”:在招商思路上,由原先的外资、工业和出口为主,向“优质民资、高端外资和央企国资”转变。在产业结构上,通过“腾笼换鸟”,逐步升级为以轨道交通、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四样”。
嘉善只是缩影。由于土地、劳动力和外部经济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国内大多数经济开发区都在经历“阵痛”。传统的外延粗放式开发模式已难以为继,向内涵精细化开发转变的需求日益强烈。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任沙海林日前介绍说,最近十年间,上海的各类开发区数量从177个减少到41个,规划面积从1008平方公里减少到656平方公里,但工业总产值和上缴税金却大幅增长。而实现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转型,是这一转变的重要推手。
国内的另一制造业重镇江苏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在加紧转型升级的步伐。根据昆山海关的统计,今年上半年昆山进出口总额同比仅增长1%,远低于全国同期25.8%的增速。并且,很多两头在外的加工型企业还在不断向西部或东南亚等地转移,作为昆山经济龙头的昆山开发区面临不小压力。
今年7月底,汇聚国内外优秀设计师的“昆山创意设计中心”在昆山开发区宣告成立。业内人士认为,运用工业设计推动“昆山制造”向“昆山创造”转型,是昆山经济在转型升级中的新探索。
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跨区域的资源配置也开始出现。2009年底以来,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先后在江苏盐城和浙江海宁跨省市建起了两个分区。而此次晋升“国家级”的嘉善经济开发区,也计划与上海市长宁区合建“宁善国际智慧城”,依托上海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打造面向长三角的科技商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