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贸易远离危机 寻求突破
虽然今年以来欧债危机逐步被推向冰冷的深渊,但中欧贸易却是另一番火热的场面,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21.3%。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欧盟应对债务危机过程中,双方贸易关系必将取得新的突破。
虽然今年以来欧债危机逐步被推向冰冷的深渊,但中欧贸易却是另一番火热的场面,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21.3%。展望未来,双方经济结构存在高度互补性。加强贸易合作、化解分歧和摩擦对双方都具有巨大的利益,中欧贸易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虽然欧盟领导人峰会誓言拯救希腊并出台诸多措施,但是伴随着三大评级机构对欧元区狂轰滥炸般的质疑,欧债危机正被进一步推向冰冷的深渊。
然而,反观今年上半年,中欧贸易却是另一番火热的场面。统计显示,1月~6月,我国与欧盟的进出口累计额达到2658.9亿美元,同比增长21.3%。其中,出口1644.8亿美元,同比增长16.9%;进口1014.1亿美元,同比增长29.1%,创造了金融危机后中欧贸易增长的新纪录。
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欧盟应对债务危机过程中,双方贸易关系必将取得新的突破。
一般贸易加速发展
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在世界经济逐渐止跌企稳以及欧盟努力应对债务危机的过程中,从2009年11月起,中欧双边贸易进入上行通道,并逐步超越危机前的水平。在去年12月份创下458.2亿美元的单月贸易纪录后,今年的1月、3月及5月分别以459.6亿美元、475亿美元和480亿美元的成绩不断刷新纪录。除2月份有所下降外,其他月份均保持着20%以上的增长。
随着中欧贸易额的不断增加,双方贸易关系进一步加深。自2004年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以来,欧盟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一直在15%以上。今年1月~4月,欧盟更是稳居我国进出口及出口的榜首。日本地震、海啸以后,我国从日本的进口减少,欧盟取代日本,在3、4月份连续成为我国进口的第一大来源地后,5、6月份的贸易量和增长率始终处于高位状态。我国是欧盟主要的出口产品及旅游、金融、教育和大型服务业的消费国,欧盟对我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上升。
在贸易方式上,金融危机前,我国一直凭借着劳动力和资源优势承接着欧盟的出口加工订单,进口工业化所需的机电产品及零部件等。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对欧盟贸易的主要方式。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盟的加工订单减少,一般贸易在我国对欧盟贸易中的比例上升,2010年超过加工贸易成为对欧盟出口的最主要贸易方式。今年上半年,我国对欧盟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增速明显高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在双边贸易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在贸易产品方面,2010年机电产品及运输设备成为欧盟对中国出口金额最多、增长最快的商品,分别达601.5亿美元和317.8亿美元,增长21.6%和72.9%,两者占欧盟对我国出口总额的61.7%。我国对欧盟的机电产品出口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不仅出口数额最大,而且增长率最高,达1783.3亿美元,增长47.8%;运输设备成为欧盟自我国进口增长最快的商品,进口额增幅达68.2%。今年上半年,中欧之间机电产品和运输设备进出口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双边商品贸易结构正在向先进高端发展。
经济依存度高
中欧贸易快速成绩与双方的经济状况及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金融危机使欧盟经济元气大伤,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更是火上浇油,快速恢复元气与保证经济持久健康发展对欧盟显得尤为迫切。在这种背景下,欧盟成员国多次召开欧盟峰会,寻求应对危机的方案。德国、法国虽然率先走出金融危机困境,但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意大利等国主权债务危机的风险依然严峻,欧盟仍然笼罩在债务危机的阴影中。为避免因成员国债务危机拖累而陷入新的衰退,欧盟需要团结起来,对仍陷入危机泥潭的成员国提供帮助。欧盟救助债务危机的举措有助于欧盟经济复苏,并增加对外需求。
为加强中欧贸易,欧盟还制定了新的贸易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对华贸易。2010年11月,欧盟制定了《贸易增长和世界事务》的战略文件,发展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已经成为欧盟未来5年里对外贸易政策的重点。这保证了中国与欧盟外贸的持续发展,并在后危机时代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且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任,对于原材料、先进技术、高端设备等有着广泛的需求,这是欧盟对我国出口大幅度增长的经济条件。而中国与世界最先进的两大经济体欧盟和美国维持良好的经贸关系,可以在两者之间形成平衡关系,减少欧盟或美国对我国不利的贸易政策,最大限度地利用双边贸易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最近举行的第25届中国—欧盟经贸混委会以及双方就下半年举行的第14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及第4届中欧经贸高层对话的探讨,为中欧双边贸易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扩大对欧进口还有助于减少外汇储备及人民币升值压力。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美元大幅贬值,中国大量的美元资产严重缩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也使欧盟为恢复经济有贬值欧元的倾向,影响中国的欧元储备实际收益。同时,我国贸易、资本项目持续顺差以及庞大的外汇储备使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而人民币过快升值显然不利于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和顺利转型。通过发展与欧盟的贸易,大力增加进口,是中国减少储备损失与升值压力的有效途径。
债务危机恐冲击出口
虽然中欧贸易近期增长迅速,但仍面临旧有的和新增的风险因素。其中,欧洲债务危机是最大风险所在。
近期,国际三大评级机构频频下调欧元区一些国家的主权信用或银行信用评级,引发市场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再度恶化的担忧,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由于欧洲已取代美国成为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如果债务危机恶化,必然会影响欧洲经济的走势,导致进口需求下降,对我国出口欧盟市场造成冲击。
同时,中欧贸易摩擦的形势依然严峻。欧盟在经济复苏过程中,为了提升自身出口竞争力,对我国出口产品频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等诉讼,滥用贸易救济措施,谋取征收碳关税,重拾贸易保护政策。尽管有WTO等多边体制的制约,不至于产生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但这必然增加贸易摩擦,为中欧贸易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另外,汇率波动也增加了贸易的风险。无论是欧盟救助主权债务危机向市场投放过多的货币,导致欧元主动贬值,还是以实现中欧贸易平衡、减少对华贸易逆差为念,对人民币升值施压,都会造成人民币与欧元汇率更大波动,使进出口商对未来收益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加,影响中欧贸易发展。
展望未来,虽然中欧贸易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但中国与欧盟同作为当今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经济体,双方经济结构存在着高度的互补性,加强贸易合作、化解分歧和摩擦对双方都具有巨大的利益,中欧贸易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