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银行打造地方特色精品银行
长安银行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的法人股份制商业银行,注册资本金30亿元,于2009年7月31日开业,总部设在西安市。长安银行开业以来取得的成绩,得到了陕西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肯定与关注。
在榴花红遍的季节里,迎来了长安银行成立2周年的喜庆日子!
长安银行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的法人股份制商业银行,注册资本金30亿元,于2009年7月31日开业,总部设在西安市。现下辖6个分行、2个直属支行,共有营业网点70家,分布在西安、宝鸡、咸阳、渭南、汉中、榆林、安康、杨凌等地市,从业人员1300余人。长安银行发起并控股设立陕西第一家村镇银行——宝鸡岐山硕丰村镇银行。
开业两年来,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长安银行顺应陕西经济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大势,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抢抓发展机遇、强化风险管控,引领各项业务指标全面、较快增长,资产规模、质量和企业影响力与日俱增。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实现了主要业务指标较重组前翻番,并连续两年超额完成年度经营任务,较好地实现了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提出的“开好局,起好步”的要求。长安银行正成为陕西地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一道亮丽名片!
长安模式
组建陕西自己的银行
组建长安银行,是省委、省政府整合地方金融资源,促进地方金融业加快发展,更好服务和支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早在2007年6月,省政府在《陕西省“十一五”金融业发展专项规划》中就明确提出“到2010年,力争成立1家省级法人商业银行”的工作目标。2008年7月,省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常务副省长牵头的“陕西省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合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指挥合并重组工作。2008年10月,长安银行筹备组正式成立,以此为标志正式拉开了长安银行筹备工作的序幕。
经过深入研究论证,陕西省政府决定按照市场原则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合并重组原宝鸡市商业银行、咸阳市商业银行、渭南市城市信用社、汉中市城市信用社、榆林市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引入优秀战略投资者,以新设立合并方式组建长安银行。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领导、协调下,在银监会的大力支持下,筹备组严格执行重组工作方案,省金融办、省财政厅、人行西安分行、陕西银监局等部门,统筹协调,倾力运作,确保了各项筹建目标顺利实现。
组建过程中,长安银行至少创下两项全国纪录。一是从2008年10月开始筹备,到2009年7月31日正式开业,在短短的10个月时间里,完成了同类重组银行机构至少需要1年多时间才能完成的筹备、审批和开业准备工作,创立速度列全国同类机构之最;二是在合并重组过程中,严格按照市场化原则,多管齐下,彻底化解了重组机构的存量风险资产,确保了新设机构轻装上阵。长安银行化解合并重组机构历史遗留风险的成功模式,得到了中国银监会的充分肯定。这一成功做法也被业界喻为“长安模式”。
跨越发展
一年半“再造一个长安银行”
2009年7月31日,在长安银行开业当天下午,赵正永同志即亲赴长安银行视察,并与长安银行领导班子集体谈话,在勉励大家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同时,要求长安银行领导班子带领全行干部员工努力奋斗,实现高起点起步、高水平管理、高质量运营,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主要业务指标翻番,“再造一个长安银行”。
开业以来,长安银行领导班子时刻谨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嘱托与要求,团结带领全行干部员工,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三大任务,坚持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基本市场定位,以完善公司治理、规范运行机制、创新发展思路、优化业务结构、狠抓风险管控为着力点,努力拼搏、不断创新,推动各项工作健康快速发展。至2010年末,长安银行人用了短短17个月的时间,实现了主要业务指标较重组前翻番的骄人业绩,提前一年半实现了“三年再造一个长安银行”的既定目标,给陕西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截至2011年6月末,长安银行资产总额达432亿元,较重组前增长175%。各项贷款余额167亿元,较重组前增长154%。负债总额393亿元,较重组前增长162%。各项存款余额301亿元,较重组前增长121%。开业以来,累计实现净利润5.6亿元、累计缴纳各种税金3.7亿元,分别是重组前2008年的5.5倍和7.4倍。不良贷款率为0.15%。拨备覆盖率1896.34%,是监管要求的12.64倍。有关衡量商业银行审慎经营的指标均优于国家现行监管标准和要求,列全国同类银行前列。实践充分证明,陕西省委、省政府重组地方金融机构的决策是十分正确的,合并重组的良好效应不断显现。
长安银行开业以来取得的成绩,得到了陕西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肯定与关注。省委书记赵乐际、省长赵正永、常务副省长娄勤俭等省领导,先后在百忙中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对长安银行的工作予以肯定,并对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极大地激励和鼓舞了长安银行全体干部员工做好工作的热情和信心。开业以来,长安银行连续两年被省政府予以通报表彰,被省政府授予“特殊贡献奖”。并先后被国内有关机构和团体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中小银行”、“中国区域性股份制银行最具竞争力品牌”、“陕西省诚信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积极创新
公司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长安银行是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之初,就按照“权限清晰、职责明确、制衡有效”的要求,建立起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构成的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架构,为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奠定了重要基础。开业以来,长安银行以强化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为出发点,抓住职责明晰、制衡有效、民主决策、程序清晰的治理要求,促进公司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三会一层”及其各专门委员会的议事规则和运行机制,明确了各组织架构之间的职责边界,建立起了比较明晰的报告路线和信息沟通机制;二是在国内同业中较早地开展了对董事、监事和高管层的履职考核工作,提升了董、监事会成员及经营层高管履职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三是建立了党委与公司治理各层面和组织的有效沟通机制,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目前,已形成了公司治理各层面,各负其责、民主决策、协作共事、共谋发展的良好工作氛围,为各项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坚持定位
打造小微企业融资品牌
“立足陕西、面向全国,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是长安银行的基本市场定位。开业以来,长安银行坚持服务中小企业的基本市场定位不动摇,并结合市场和自身实际,坚持把服务小微企业作为战略发展方向和信贷工作的重点,予以了特别关注和强化,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董事会专门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成立了由董事长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领导、指导和推进此项工作。并确定了中小企业贷款总额占全行贷款总额60%以上的奋斗目标。二是在总行设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和小微企业运营部,在各分行专设了小企业服务部,在经济活跃的地区设立专营支行和专业营销团队,建立起了总、分、支三位一体、前中后台分离、相对独立管理的专业化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并单独配置了财务费用和信贷计划等资源,实行单独核算、分账经营,激发了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活力。三是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套符合自身特点、操作性较强的小企业信贷管理制度体系,全面规范了小企业的准入与退出、信用等级评定、授信额度管理、贷款利率定价、贷后管理、操作流程等,提升了小企业信贷业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流程化管理水平,为小企业金融业务的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四是加快产品创新步伐,努力克服小企业融资瓶颈。长安银行积极创新小企业信贷工作机制和产品,努力为中小企业客户量身订制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方案。先后成功开办了多户联保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非标准仓单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等10余项小企业信贷产品。目前,长安银行的无抵押贷款已占到小企业贷款的近一半,从一定程度缓解了小企业融资中抵押物不足的瓶颈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五是加快县域支行建设,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强县域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开业半年内,通过迁址更名的方式,将设在大中城市的6个网点迁至神木、府谷、岐山、凤翔、彬县、韩城等县域,有效地支持了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去年以来,长安银行共投放小微企业贷款69.8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一大批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长安银行在积极服务小企业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受到了监管机构和社会各界的积极肯定。今年2月,长安银行被中国银监会授予“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在“第五届中国中小企业家年会”上,被授予“2010年度全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十佳区域商业银行”荣誉称号。
科技支撑
服务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针对原5家重组机构计算机业务系统互不兼容、且相对滞后的现状,长安银行按照“借船出海,加快发展”的思路,依托银监会批准设立的专门从事股份制商业银行计算机核心业务系统开发建设的“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合作联盟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本行计算机核心业务系统。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努力,2010年7月2日,长安银行新一代计算机核心业务系统在全行系统成功上线运行。借助专业机构建设核心业务系统,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大幅降低了建设成本。像这样一次性将5家互不相容的独立系统统一切换上线,在国内业界尚属首例,其系统建设速度之快在国内业界也尚无先例。在该系统的支撑下,2010年12月,长安银行成功开办了新一代银行卡和网上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极大地丰富了金融服务渠道和手段,为全面提升管理能力和金融服务水平奠定了重要基础。在短短半年时间里,该行发行的“长长卡”和“e长安”电子银行,以其方便、快捷和跨行免收各种手续费的显著优势,得到广大客户的认可。至2011年6月末,长安银行共发行银行卡5.7万张,银行卡存款余额近30亿元;网银开户4259户,交易金额21亿元,发卡质量和网银运行保持了较高水平,推动了全行各项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长安银行加快了各专项业务管理系统建设进度,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已成功上线运行,信贷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股东及股权管理系统、银企直连系统、短信平台系统等进展顺利,即将陆续上线运行。届时,长安银行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合规经营
风险管控水平持续提升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开业以来,长安银行坚持把风险管控作为银行管理的首要任务常抓不懈。一是按照前、中、后台分离的管理模式,建立了各级风险管控组织体系,并强化了各级风险管理机构和岗位的管理职责;二是结合重组机构的特点,把制定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作为实现法人统一管理的重要手段,相继研究制定了近200项坚持发展与风控并重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基本从制度层面规范了各项业务和管理工作。并先后于2010年、2011年在全行系统深入开展了“制度落实年活动”和“内控建设年活动”,狠抓各项制度、业务流程的贯彻落实和修订完善工作,为防范风险提供了制度和机制上的保障;三是建立起了由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和纪委4个层面构成的7道防线,整合了检查监督资源,强化了内部监督体系和工作机制;四是加大了专项审计、突击检查、员工教育及问责追究工作力度,使各级行和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初步构建起了教育、防范、排查和问责为一体的风险防控体系,较好地把控了经营风险,提高了运行质量,实现了安全营运无事故。
财富长安
理财和资金业务成效显著
开业以来,长安银行充分发挥法人银行机构的优势,积极创新产品,加强资金运作,大幅提升了盈利能力。一是加强与同业机构的合作,强化资金管理和运作,债券投资、票据资产、投放同业等金融资产灵活运用、合理搭配,实现了较为理想的投资收益,为全行收入水平的大幅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础。二是理财业务成长速度引人注目。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多样化的理财产品体系。长安银行“长盛理财”、“长盈理财”已成为广大客户值得信赖的理财业务品牌,成功打造了长安银行特色理财品牌,并被陕西省内有关机构和媒体评为“2010年度陕西地区最具价值银行理财产品”称号。
瞄准上市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精品银行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银行,争取尽快实现上市,是省政府对长安银行提出的工作要求和目标。开业当年,长安银行就组织力量编制了《2009~2011年业务发展规划》,提出了各年度的工作指导思想、经营目标、重点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等。通过一年半的努力,实现了主要业务指标较重组前翻番的既定目标。在此基础上,2011年初,集长安银行人集体智慧,经反复研究论证的《长安银行2011~2015年发展规划》,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规划》确定了未来五年长安银行的发展主题是“科学发展,做强做精”,发展主线是“转变经营方式、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子”,实现“综合实力上台阶、管理质量上台阶、经营效益上台阶”,打造 “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银行”的奋斗目标。这个《规划》正成为指引长安银行今后一个时期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指引,引领长安银行持续不断向前迈进。
牢记使命
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长安银行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一项重要使命。坚持把实现自身又好又快发展同促进地方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充分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以实际行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长安银行积极响应中、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进行了有益尝试。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发放贷款,坚持有保有压、扶优限劣的信贷政策,严格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及产能过剩行业中落后产能和工艺的信贷投入,加大对环保产业和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使得长安银行成为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绿色信贷项目在华的两家合作银行之一。长安银行发起设立陕西首家村镇银行——宝鸡岐山硕丰村镇银行,以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为宗旨,扩展了服务领域和业务范围。
青海玉树地震、陕南暴雨洪水灾害发生后,长安银行人慷慨解囊,共募集善款165万元,支援灾区重建,用实际行动阐释了“大爱无疆”!长安银行员工走进敬老院,为老人们送去关爱和祝福,向被大学录取的贫困新生以及贫困山区小学的学生们捐助20万元。长安银行人走进贫困山区小学,向淳化县石桥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捐赠教学用品,并帮助解决了孩子们的住宿问题,孩子们激动地说“以后下雨、下雪,我们再也不用每天翻山越岭了”!
长安银行正肩负时代使命,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借助陕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东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做强做精”的发展主题,沿着“转变经营方式、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子”的发展主线,朝着打造 “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银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与地方经济在相互促进中实现一个又一个新的跨越,为陕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