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中心梦”缘何泛滥
金融"蛋糕"就那么大,你不做,别的城市就抢了,各地争建金融中心的冲动背后凸显其以金融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迫切渴望。同样令人关注的是名单上这些规划做金融中心的城市,背后有何致富逻辑,为何有中央捂也捂不住的建"金融中心"的冲动。
金融"蛋糕"就那么大,你不做,别的城市就抢了,各地争建金融中心的冲动背后凸显其以金融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迫切渴望。
然而,一个被忽视了的逻辑是:金融的发展如果超前于经济,就会对经济造成一定阻碍
本报记者 郭素凡
一场"金融中心热"正在席卷中国大地。
截至目前,中国内地至少有30多个城市已经雄心勃勃地规划建设金融中心,几乎每个省份都能分到一个"金融中心"的头衔。上海、北京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东北地区有辽宁、哈尔滨、沈阳、大连四个"区域金融中心";昆明、南宁和乌鲁木齐分别要建"泛亚金融中心"、"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中亚区域金融中心"……其余20多个城市也还有自己的"中心"蓝图。
推荐阅读
这种阵势,和几年前各地争建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相差无几。
"事实上,这与招商引资的做法也差不多。"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院长吴弘曾专门研究各地金融中心建设规范,他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很多规划金融中心的城市都专门圈出一块地,盖高楼,推出税收减免、土地低价、人员奖励等优惠政策,希望把一些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拉过来。"一位参与地方省份金融中心建设咨询的专家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在过去招商引资的浪潮中,城市之间竞争惨烈,有些城市以此为契机让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但也有很多中小城市大兴土木后,剩下的只是空荡荡的经济开发区厂房。
现如今的"金融中心"热潮,令人不得不担心新一轮"引资"带来的收益和城市为之耗费的成本是否成正比。
同样令人关注的是名单上这些规划做金融中心的城市,背后有何致富逻辑,为何有中央捂也捂不住的建"金融中心"的冲动。
各地目标有冲突
猛然间,发展金融业似乎成了许多城市新的经济"名片"。
从纽约、伦敦、东京以及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的兴起来看,国际金融中心不仅为其本国经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而且增强了其国际竞争力,通过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资金融通和资本运作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获取经济全球化的利益。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中心的建立可以带来大量资金流,给当地企业输送"血液",带动经济发展,许多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了金融业的重要地位。"被地方政府邀请去建言金融规划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谢太峰表示。
而且,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经济转型成为主调,金融服务业也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发展导向之一,前述专家也表示。
各地方政府正是在对国家发展动向揣摩之后,也在本地经济促使的动力下,迅速形成了建设浪潮。
上海、北京和深圳均有意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华中地区有武汉、郑州、长沙"争地盘",西北部有西安、兰州、呼和浩特"插旗为营";北京一旁有天津和石家庄"活动";上海周边则有杭州、南京、宁波"围坐"……竞争状况很激烈,而且大有"像样点儿"的城市不赶紧喊出"金融中心"口号就不再"像样儿"的态势。
"现在只有上海建设金融中心成为了国家战略,北京的提法仅是"具有国际影响",深圳、天津还都是国内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吴弘说,"中国经济体量大,多几个金融中心是应该的,如果各金融中心分层次,目标定位各有不同,有这些金融中心还是可以的,但30个实在是太多了。"
目前,国内将金融中心作为经济发展目标的城市至少有30个,几乎形成了北从哈尔滨、南到昆明,东起上海、西到乌鲁木齐的金融中心"纵横贯线"格局。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夏斌日前表示:"这两年中国各地建金融中心的势头很猛,我本人经常被邀去到某某地区的金融中心,比如西南的重庆和成都,西北的兰州和西安。在金融中心问题上,各地表述得都惟妙惟肖。"
但实际上,各地金融中心建设目标存在冲突,吴弘举例道:"广州和深圳的华南金融中心竞争,两地均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为邻,广州和深圳的定位不可避免地存在交叉;再如重庆、西安、成都三地,都致力于建设西部的金融中心,但在地域上有很大重叠;沈阳和大连的东北区域金融中心、郑州和武汉的中部金融中心竞争也很激烈。"
捂不住的地方冲动
除了上海外,建设金融中心的提法,大多都是地方政府自己想出来的。
"地方政府所背负的压力是,建立金融中心,吸引金融产业这方面目前在国内竞争激烈,金融"蛋糕"就那么大,你不做,别的城市做了,你就失去了发展金融服务业的机会,而失去机会可能就意味着将来经济的落后。"谢太峰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在这样不能落后的思维下,争抢上"金融中心"项目,就如同争抢城市未来发展机遇。
而建立金融中心,带给地方城市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谢太峰解释道:"除了金融业本身对经济的供血功能外,金融还会带来就业、税收的好处。金融机构向来都是纳税大户,尽管金融机构的所得税是交付总部所在地,但地方政府仍然可以留存营业税部分,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所以,地方政府纷纷开始"种下梧桐树,欲引金凤凰"。多数城市的做法是在一个地方划出一片地作为金融中心,在区域内建高楼,然后提出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争夺传统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外资金融机构、新兴小金融机构入驻。
吴弘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各地竞相出台力度很大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措施主要集中在:降低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如在注册便利、用房补贴、税收减免以及用地等方面给予优惠;建立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对地方经济有贡献的金融机构予以奖励;特别鼓励技术含量高的金融企业发展,除现行金融优惠政策外,还额外给出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支持。"
而在种种解释背后,地方政府的冲动也许还另有原因。
"开发金融中心,同样也能带动当地房地产业的发展、GDP增长。金融城建成,地价必然上涨,低价征地高价卖出,当然也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谢太峰说,"金融中心所在管理局的收入中,房地产开发所得还是占大头。"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在其微博上也笑谑:金融中心的形成并非划块地,盖几栋写字楼然后命名为金融街那么简单。不过我想这30多个城市也不见得不明白这些,至少有人是借金融中心之名炒炒房地产罢了,所以也不必太较真。
"对每个要建金融中心的城市来说,他们的抉择都是理性的,但正是单个的理性,造成了全国性的非理性。"谢太峰评价道。
"地方有这样的冲动,中央又不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规定地方不去发展金融业,反而还要平衡各区域发展利益、照顾一些区域兴起,最后只能让城市之间相互竞争,看谁最后能胜出了。"谢太峰说。
建华尔街耗时300年
金融业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金融中心的建立也不是盖楼就可以解决的。华尔街从1653年开始用了近300年的时间才打造成美国的金融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表示:“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金融中心自然会形成。如果在实体经济没有充分成熟的情况下,拔苗助长是拔不出来的。”
“很多地方政府对金融中心的概念有些误解,建金融中心需要满足的客观条件很多,比如该地区最好是贸易、航运枢纽,贸易繁忙才会对金融业需求量大;同样该地还要有好的市场环境,完善的金融配套市场;防范金融风险的监管法规要尽可能完备;还要有金融业所需的人才环境等,这都不是想建就能建起来的。”吴弘说。
据了解,世界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一般
l0%以上的人口从事金融服务业,而这个比例在上海也就只有1%。而且,国际上一些传统金融中心发展的经验显示,金融中心往往离不开周围完善的产业链,以及金融和贸易制造业行业的丰富。
当然,除了传统因经济贸易需求而自然集结起来的金融中心,东京和新加坡的经验更值得中国政府借鉴。东京和新加坡就是通过政府主导和推动而培育成的金融中心。
事实上,现在的中国不可能走第一条自然形成金融中心的路子,只能选择政府主导。这样的好处是效率高、崛起快。日本政府曾经颁布产业政策,在法制、税收、土地上都给予金融机构优惠,发展金融集结区。
“但这个模式不可否认市场性,政府可以主导,但绝不能代替市场。”吴弘说。
带来资源浪费
伴随一窝蜂涌出的"金融中心"规划,是对可能带来的资源浪费的担心。
吴弘就担心一些金融中心成了政绩工程,带有形式主义的色彩,追求的是漂亮好看,表面是在经济转型,而实际上并不能真正推动经济发展。
他的另一个担心来自于政府的短期行为。政府是任期制的,一个领导任期也不过两届,一届政府在政绩工程的推动下提出金融中心口号,之后决策的方向正确和政策执行的可持续性都关联到能否到达"金融中心"理想的实现。
另一种浪费则来自各地无序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它在过去十几年各地争相吸引外资的时候就被广泛讨论过。同吸引外资一样,浪费来自各地竞相给出的强力优惠政策。
"盲目开发结果却吸引不来金融机构;政府倒贴钱让已在该地的金融机构搬到新金融区去;小金融机构钻优惠政策空子,享受完优惠就搬家。"谢太峰就这种浪费举例道。
而在各地急于求成的竞争状态下,可能也会出现放松管理、违法行为产生的现象。
《法治周末》记者之前报道过天津推出的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将艺术作品分割成股票上市交易,并称此为金融创新,在国内乃至世界都是首例。很多地方也跟风都建立了艺术品交易所。
"实际上他们是在打市场的擦边球,很快就被叫停了。这样的行为其实是对真正金融的误解,还会对市场上正确的投资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吴弘评价道,"金融中心也是金融风险汇聚之地,要强化金融安全和风险防范。"
"中国可以有多个金融中心,但各中心的定位要有区分,层次上可以分为国际性、全国性和区域性,但肯定不需要30个金融中心。"吴弘说,"有些地方可以提出口号发展自己特色的金融业,但不必非要争"中心"。"
而且,"金融的发展如果超前于经济,就会对经济造成一定阻碍。"陈道富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