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企业融资打通“微血管”
银行贷款,一直是企业融资的传统“大动脉”。扬州交行通过产品创新,不仅为企业找到了新鲜“血源”,还打通了更多输氧送血的“微血管”。
银行贷款,一直是企业融资的传统“大动脉”。然而,去年以来随着国家货币政策回归稳健、楼市调控、抑制通胀等方面政策密集出炉,央行连发12道“金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银行信贷额度越来越紧,也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融资困难。怎么办?扬州交行通过产品创新,不仅为企业找到了新鲜“血源”,还打通了更多输氧送血的“微血管”。
助力企业
市交行寻找“盘外血源”
“有了这些原料,下半年的生产就不成问题。”陈刚在我市一企业负责原料采购,最近刚进了一批聚丙烯。他说,公司上个月接到几份订单,但库存原料却所剩无几,急坏了管理层。
“购买原料需要1000万资金,但企业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陈刚介绍,虽然外面还有1000多万的货款,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这些钱最早要到年底才能收回。“找银行贷款,但都被婉言拒绝,要么说让等几个月,有额度再批,要么让我们去其他规模宽松的银行试试。若不是交行提供的‘信用证’,估计再有两个月也开不了工。”陈刚说,交行得知公司情况后,经过具体调查和风险测评,为他们办理了1000万的“国内信用证”,凭借信用证公司顺利拿到了所需原料。
“这是一项新业务,主要是在企业拿不到贷款的情况下,解决流动资金的困难。”市交行相关人员介绍,“国内信用证”其实就是生产企业凭借银行开具的信用证交给原料供货商,供货商因为有了银行信誉的保证,可以直接将原料发给生产企业,而生产企业可在信用证到期时再付货款。该人士告诉记者,在传统贷款业务受限的情况下,银行必须通过创新,跳出“盘子”想办法。记者了解到,该行同时还积极帮助我市一些优质企业赴港上市,通过直接融资的渠道解决资金困难。在交行的帮助下,我市一家流通企业已成功在港上市,募集资金5亿元。
多措并举:
企业融资有了“微血管”
按部就班提交各种申请从银行贷款,一直是企业融资的传统方式。然而,随着融资难的显现,这条“大动脉”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为更好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今年以来,交行通过产品创新,为企业打造了更多“微血管”。
“以前贷款要递交申请,还要等待个把月,非常麻烦,现在只要刷卡就可以了。”2006年开始从事文具生意的赵文斌,一路摸爬滚打,几年间拥有了近千万的资产,然而由于需要大量流动资金,赵文斌几乎每个月都要跑到银行办理贷款。针对这种情况,交行为他办理了“小企业法人账户透支”业务和“e贷卡”,这种业务和个人信用卡很相似,不需要申请,就可有最高500万的透支额度。“像我这样的小规模企业,生意上只要刷卡就可以了。”
“企业需要资金更需要便利的服务。”交行相关人士介绍,除了上述业务外,该行还推出了“联贷联保”业务,小企业可以抱团融资,相互担保。记者了解到,前几天,市区4家企业通过这一方式获得了2000万元贷款。
“每年行里都要专门围绕服务提升和产品创新召开会议。目前,包括网上申请贷款等帮助企业、服务企业的产品有几十种。”今年以来,交行通过推进“国内信用证”、“内保外贷”、“供应链融资”等多项新型业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6亿元。
短评
银行要与企业同频共振
作为宏观调控和防范商业银行资金风险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当前通胀压力不减的形势下,央行适度控制信贷规模和额度,是无奈之举也是必行之策。但是,这把双刃剑给企业融资带来巨大压力。如何破解,是摆在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这道题如何作答?扬州交行以自己的创新实践给出了答案。是的,作为经济体运行的血液,商业银行根植于实体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只有扎根地方,紧随地方发展转变金融服务理念,瞄准企业的现实困难创新金融产品,与企业同频共振,才能推动地方经济和企业快速发展,走出一条双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