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看好中国经济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日公布了近期完成的今年对中国的“第四条款磋商”报告。执董们特别欢迎中国政府把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家庭收入和让市场力量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作为改革重点。
新华网华盛顿7月20日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日公布了近期完成的今年对中国的“第四条款磋商”报告。报告认为,在强劲的国内和外部需求推动下,中国经济今明两年将保持超过9%的强劲增长势头,继续交出亮丽的成绩单。
该报告预测,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今年的增速将达到9.6%,2012年将达到9.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事务主管奈杰尔·乔克在当日召开的电话会议中表示,中国的经济增长表现是当今全球的一大“亮点”。
推荐阅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呈现“三驾马车”同时驱动的良性局面,工资和就业增长推动了中国的消费增长,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扩张推动投资上升,净出口再次拉动中国经济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通胀压力是中国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但如果不发生进一步的食品供给问题,而且中国继续执行当前的紧缩货币政策,其通胀压力应很快达到峰值,并触顶回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执行董事会认为,中国的通胀压力将得到缓解,但通胀上行风险依然存在。食品和资产等价格上涨、信贷快速增加、全球流动性充裕等因素均给中国政策制定者带来挑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们一致认为,当前中国面临的环境要求进一步收紧宏观经济政策,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不仅能改善中国人民的福祉,还将对持续和平衡的全球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积极评价中国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的努力。该报告指出,在“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国将通过一系列改革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收入、提高生产率,从而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金融改革也是中国改革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改革的成功实施以及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显著和积极的溢出影响。
执董们特别欢迎中国政府把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家庭收入和让市场力量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作为改革重点。
乔克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势头良好,中国正在采取措施应对通胀压力和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等挑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能够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并帮助民众提高生活水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时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活动对于地区及全球经济都会带来溢出效应。中国如果能够成功实现经济转型,让私人消费和服务业发挥更大作用,无疑将对世界其他地方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外溢效应;尽管中国的资本账户并未放开,但中国的外汇储备不断上升,中国的金融活动对全球资产的价格和流动仍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