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行业面临大洗牌
在银监会对融资性担保业进行专项整顿一年多后,行业乱象依然层出不穷。广东去年纳入省备案管理的300多家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近1500亿,新增担保贷款近800亿 民间融资与银行信贷好像跷跷板的两端。
在银监会对融资性担保业进行专项整顿一年多后,行业乱象依然层出不穷。厦门融典37亿元债务危机全面爆发两个多月后仍在继续发酵,其曝出的资金黑洞引发行业多米诺骨牌效应,整体资信水平低、高息揽储放高利贷等灰色事件屡屡被曝光。
而另一方面,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渠道,政府也在加大力度促进担保业发展。国务院近日下发通知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融资性担保业,而包括建银国际这样的投行大鳄也在向担保业投资延伸,行业前景看似一片大好。
在成长的阵痛中,担保行业究竟路在何方?
现状:担保公司备受中小企业青睐
广东去年纳入省备案管理的300多家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近1500亿,新增担保贷款近800亿
民间融资与银行信贷好像跷跷板的两端。在银根持续收紧的环境下,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愈加困难,而担保公司这个“桥梁” 的热度却逐渐升温。
佛山一位从事建材生意的黄先生,今年初为了筹集资金往来于各家银行,可因为公司规模太小许多银行都不愿意接手。无奈之下,董先生只好转求担保公司,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短短十天的时间,25万元贷款就顺利打到了公司的账户上。
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的收紧,对于原本就贷款不易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担保公司无疑成为了企业快速获得贷款的救命稻草。“公司现在正在实施的保费让利,把更多的点让给银行,就是为了让银行能更快的放款。”据广东天信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总裁王刚介绍,公司现在每月大概为20到30家企业提供担保,而这还是考虑运作成本与风险的情况下,前来咨询和正在“排队”的公司远不止这个数字。
乱象:鱼龙混杂曝隐秘灰色利益链条
担保公司吸储,一般年息高达18%,然后再以30~50%利息拆借出去
然而,这场各方均在积极参与的游戏却危机重重。有人形容担保业乱象,是既有正规军又有杂牌军。据王刚介绍,目前广东省金融办发牌的担保公司大概有三百多家,但实际上市场上却有一千多家担保公司在运作。
在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地下钱庄等机构上演“乱舞春秋”之时,担保行业在资本逐利的特性下,也开始做起了高息揽储和高利放贷甚至非法集资的生意。
厦门融典37亿元债务危机曝光之后,银担合作背后风险成为众所瞩目的话题。而据业内人士透露,厦门融典仅仅只是冰山一角,除了少数国有担保公司专心担保业务外,多数民营担保公司,包括很多典当行和各种名目的投资公司,不少涉及高利贷。网上更是有人形容,担保公司如今已沦为放高利贷的“二道贩子”。
在广州某担保公司的宣传单上,标注着一项“理财”业务,月息1%,年收益率在10%以上,且具体收益可以再议。记者致电这家担保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公司最新推出的理财业务,购买最低门槛是5万,如果资金大具体收益可以再议。同时还一再表示,“不用担心会有任何风险”。
这样的收益还不算很高,市民张先生日前收到的短信上,标注的是“月息1.5%,年收益率在18%以上”。张先生表示,他身边好多亲朋好友都已经参与了,“担保公司开出的18%的揽储年息实在诱人,我现在投的资金并不多,还是有些担心,先试试看吧。”
担保公司为何向客户兜售起“理财”产品?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不少担保公司以高回报理财的名义变相吸收存款,再将资金以更高的利息贷出,赚取高额息差。不管是在网络还是在街头的电线杆上,“无抵押、无担保、三天之内放款”之类小广告随处可见。由于许多中小企业自身条件所限,在银行贷不到款时就接受了月息高达三四分的条件,而短期的周转贷款利息甚至更高。
此外,强制截留客户的保证金似乎也成为业内潜规则。担保公司提供担保业务前需在银行缴纳一定金额的保证金,而现在担保公司把保证金直接扣除在客户头上,做起了空手套白狼的生意。
整改:监管层加大清查力度
今年3月底,全国符合条件的5888家融资性担保机构获得“牌照”,其中广东有300多家;担保行业或在下半年开始新一轮清理风暴
担保业的迅速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的民间融资问题。但在高额利益的驱动下,本来是急于解渴的中小企业,却被剐了一层皮再出来。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中小企业的年化利润一般在10%左右,而高达60~70%的民间融资成本,已经成为多数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难以承受之重。
担保业乱象已引起监管层重视。去年3月颁布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不得从事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活动,也不得受托发放贷款和受托投资。紧接着,银监会等七部委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对行业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
整顿工作在今年3月底基本完成,符合条件的5888家融资担保公司获得“牌照”。银监会在近期通知中又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注重对融资性担保机构资质的审查,自3月31日起,应将融资性担保机构持有经营许可证作为开展合作的一个必要条件,并根据担保机构公司经营情况确定合作的深度与广度。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担保公司未能如期达到要求,与银行的合作将可能被拒绝。
据业内人士透露,上述这些违规行为将在下半年开始的新一轮清理风暴中被整顿。监管层将再度要求银行就与担保相关的关联交易展开自查;而涉嫌非法集资吸存、放高利贷的担保机构,也应由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查处。
展望:行业大洗牌迫在眉睫
去年融资担保行业的平均担保放大倍数仅2.1倍,这一数值为3担保公司才可基本保本,而要放大到5倍才能盈利
与行业整顿相对应的,则是中小企业融资扶持力度的一再加大。国务院6月底发布《关于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规范发展的意见》,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积极开发新业务,并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依法进入融资性担保行。
在小企业倒闭潮传闻愈演愈烈之际,政策扶持对担保业的影响可以说是立竿见影。银监会6月7日开出“新药方”,银行对于单户500万元(含)以下的小企业贷款,可不纳入存贷比考核范围。王刚表示,这一措施对于担保业来说是切实利好,从高溢价收益和市场份额两方面来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今年银行贷款的“香饽饽”,现在从银行拿贷款要轻松很多。
与此同时,监管层对行业的整肃,也为行业肃清了大环境。“广东金融办的监管非常严格,规范之后行业整个门槛被提高了,特别是融资担保,小的担保公司进不来。”在王刚看来,这也为“正规军”排除了竞争对手。
值得关注的是,在政策鼓励下,越来越多的资本也开始关注担保这块蛋糕。昨日,广东天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与香港建银国际签署协议,建银国际投资2.5亿元入股,这也是其首次涉水担保行业。在此之前,广东银达担保投资公司也曾受到黑石、美国泰山投资基金的关注,并获得赛富基金注资2500万美元。国有资本和外资对担保行业的追逐,已经进入高潮。
但不可忽视的是,担保业乱象也曝露出行业自身的生存问题。正规的投资担保业务本来面就比较狭窄,据银监会融资担保部副主任朱永杨曾对媒体表示,去年融资担保业平均担保放大倍数只有2.1倍,但担保放大到3倍才可基本保本, 5倍才能盈利。在目前融资性担保倍数难以放大的大背景之下,部分担保公司只有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
而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对担保行业来说也是把“双刃剑”。目前很多银行都直接推出了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产品,直接跳过了担保公司这一环节。在王刚看来,担保公司生存的空间已经越来越狭窄,即使是行内正规军也不得不谋求其它盈利渠道。“担保费只是一个平台,公司会从中挑选优质客户做增值服务,如财务咨询、融资链优化、企业未来规划等等。”据王刚介绍,股权投资目前也是公司盈利的大头,每年公司都会参与1、2项PE投资,帮助企业在香港上市。在他看来,担保公司一般只是在企业最困难的时期起到“过桥”的作用,在之后的企业成长期却再无法介入,“从事股权投资是长远之计”。他也坦承,引入建银国际的投资,主要是看重其投行经验和保荐人身份。
一方面,政策的扶持和资本的青睐,为担保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而另一方面,行业自身龙蛇混杂的局面与监管风暴,滋生行业金融风险的同时,也挤压了弱市公司的生存空间。政策向左,行业向右,在业内人士看来,一场担保行业的大洗牌已经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