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攒”5000亿人民币意欲何为
仅仅上半年,香港人存入人民币的增长数字就超过了去年的60%,有分析人士预计,到2011年底在港人民币存款将达到1万亿元,2013年将突破2万亿元。而首先,针对人民币产品在香港发展的一大不利条件是人民币存量和流通量不足,港交所计划推出“人民币资金池”——人证港币交易通。
仅仅上半年,香港人存入人民币的增长数字就超过了去年的60%,有分析人士预计,到2011年底在港人民币存款将达到1万亿元,2013年将突破2万亿元。存入这么多人民币,香港人准备如何获利?
文|《小康》记者 于靖园 香港报道
“截至今年4月底,香港人民币存款已达到5107亿元。”
5月30日,香港金管局公布了最新的数据,存款的数字相比去年底增长接近62%。其中三分二是企业存款,其余为个人存款。甚至有分析人士预计,到2011年底在港人民币存款将达到1万亿元,2013年将突破2万亿元。
而在去年年初,这个数字还是600多亿元。
从600多亿到5000多亿
现年32岁的胡静是在银行等待咨询人民币账户业务的数十名客户之一。这位在香港某电讯公司工作的普通白领,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她一直将银行存款中人民币的比例保持在20%以上。
在她看来,人民币显然会升值,自己手头有些现金,空余出来的都会转换成人民币再存进银行。“开户越来越多,存款量也增加了。”恒生银行投资产品部庄伟豪对小康记者说道,这些客户也不再想用人民币换回港币了:“因为港币跟美元挂钩,而美元在过去几年就是贬值。人民币则成了保值的工具。甚至在利息方面也比港币优胜许多。”
自从2005年实现汇率部分自由浮动以来,人民币兑港币汇率已经上升了17%。当年7月,1港币可以兑换1.04元人民币,但到了今天,1港币只能换到0.8352元人民币了。
以往一向对汇率变化并不敏感的胡静,对于人民币与港币的变化,是几年前春节回内地时给亲戚派红包时,才突然意识到的。“我先生提醒我不要再包港币了,而是改成人民币。他对我说,港币贬值,人民币升值,大家都想要人民币了。”
胡静只是许多渴望赶上人民币浪潮的香港人之一。现在,这把打上了人民币标签的小算盘,几乎出现在每一个香港人的脑海里。
其实,早在2004年开始,香港就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而人民币存款是首先允许开展的业务之一。此后,陆续出台的其它措施使人民币在香港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但最大的变化还是发生在去年,在庄伟豪和众多业界人士看来,导致存款数字发生巨变的,除了人民币升值,还有另外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那就是去年7月底的签订的清算协议。”
2010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签署了修订后的香港人民币业务清算协议,该协议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将不再限制个人和企业于不同帐户之间的人民币资金转拨,而且将不再限制企业兑换人民币的额度。
在此之前,在香港,企业和个人一样,每天兑换人民币的上限为2万元。
“那个额度很难满足企业需求。”庄伟豪说,除了贸易上频繁的往来,人民币升值所导致的成本上升,也让企业觉得有必要通过兑换存储人民币来对冲这种升值汇率。
“比如企业的生产环节在内地,原材料也从内地购买,人民币升值就会使生产成本上升,这个时候投资人民币,就能够帮他对冲有关国内人民币升值对成本上升的影响。”在香港,此类案例非常多,许多厂商和企业并非和老百姓一样,希望通过购买人民币来升值赚钱,而是在其升值的背景下,对冲成本、开支的上升。
“所以,特别是去年这个协议生效,开放让企业去转换人民币以后,人民币存款增长是非常的快的。投资者对人民币这个投资产品也开始关注起来。”
庄伟豪没有预估错误,这些逐渐聚焦的关注已经转变成了实际的行动。
人民币计价IPO搅动的“混水”
2011年4月29日,以北京东方广场38年租金收入为基础资产的汇贤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在香港发行上市,融资超过100亿人民币,这是首次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计价IPO。
首只人民币股票在香港交易所的大力推动之下,还未上市就成为内地和香港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香港券商银行纷纷出招抢夺人民币客户,除提供超优惠借贷利率吸引客户外,为吸引个人新客开户,送礼券、抽奖、人民币兑换优惠、低佣金认购新股等方式层出不穷。
“这是一个因果关系。”庄伟豪说。“如果没有这个存款,发行这个股票就没有人有资格去应购,没有这个流动资金。”
在此之前,香港的人民币产品还有点心债券和债券基金。所谓点心债,其实就是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计价债券,因相对于整个人民币债券市场规模很小,在发行初期,被称为点心债券。
随着去年相关政策的放松,麦当劳、卡特彼勒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纷纷通过发行所谓“点心债券”来从香港不断增加的人民币存款中募集资金,而此前只有银行和中国政府机构才可以发行“点心债券”。从最初的国有四大行,政策性银行、在香港的人民币结算银行,扩展到国内及海外非金融企业。
目前,香港是内地以外惟一的人民币债券市场。中银国际的研究报告指出,截至今年5月25日,香港人民币债存量达844亿元;截至今年5月底的人民币债券发行量为286亿元,发行数目达到50家。
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香港的人民币债券基金数量高达30—40家,其中包括私人银行理财服务、保险、国际基金等。短短一年间,香港迅速完成了人民币定息产品、基金产品、IPO产品的全面配备。
“首只人民币股票只是一个试点,在试过了,过户,手续等都没有问题之后,其他的人民币股票就会‘一路开过来’了。”香港嘉信证券有限公司的证券交易代表江少斌非常清楚。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日前就提出,一旦投资者熟习运作,将有更多人民币计价股票出现。“据我所知,汇丰银行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它将会同时上两只股票,一只人民币,一只港币的。”
现在,不仅港交所在大力推动人民币股票,银行和各个金融机构的开发商也在研究更多的人民币产品。“恒生银行也在不断地研究推出新的人民币产品,研究有关人民币投资的机会。”庄伟豪说,有不少银行已经发行了其他人民币产品了,比如保险方面,汇丰保险、交银、中国人寿、东亚和友邦,中银集团人寿已分别推出以人民币结算的人寿保单产品。
尽管抱有期待,但是业界大多数研究者们非常清楚,目前的人民币产品仍处于“叫好不叫座”阶段。
无论是境外首只人民币债券基金还是首单人民币IPO,发售情况都不如市场预期理想。事实上,市场估计汇贤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收益率为4.26%,尽管远高于香港人民币存款利率,但显著低于以港币计价的其他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5.5%的平均收益率。
“人们很可能看不出买卖这种人民币产品的真正意义何在,因为他们能够买到以港元计价的同等投资产品,包括一些在内地有投资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香港股评人士大卫·韦伯也对此公开表示。
此后,港交所负责人表示计划推出首只纯股权人民币股票产品,但目前仍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不止人民币股票,不少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企业,发债的利率往往在较低水平,除了部分内地房地产企业以外,大部分企业发债利率在2%到5%之间,而在内地发债券的企业,利率往往在6%以上。而以香港首只人民币计价基金——海通环球人民币收益基金为例,成立已经九个月,成绩单却依旧令人尴尬。截至今年4月29日,八个月的回报率为1.49%。年化收益率也仅为2.24%。这与市场预计每年5%的回报率相去较远。
人民币离岸中心之路
毫无疑问,以人民币计价的证券市场的发展还有积极拓展的人民币产品,对于香港建立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和人民币国际化来说,都将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但是,这一步究竟要怎么走,各路人士众说纷纭,却依旧没有一个完全清晰明确的答案。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程,它不是一个产品,不是搞系列举措,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政策。”2011年5月19日,在陆家嘴论坛浦江夜话上,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做出如此表示,他认为,现在就评价人民币国际化为时过早,一定要认识到它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全面性,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归根到底,人民币国际化是在建立一个生态的环境,不是做完一两件事就能完成的。
完善人民币的流出和回流机制,进一步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香港还有很多事情可做。无论是人民币国际化还是香港要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这个过程,依旧很漫长。
不过李小加同时指出,这几年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发展很快,但越到后来工作量可能就越大。现在要做的,就是提供应有的措施和监管的环境,把人民币可能存在的先天不足的结构性缺陷去掉。
而首先,针对人民币产品在香港发展的一大不利条件是人民币存量和流通量不足,港交所计划推出“人民币资金池”——人证港币交易通。
6月2日,在出席“亚洲领袖圆桌论坛”后,李小加透露,被视为港股人民币资金池的“人证港币交易通”系统准备工作可以在今年9月基本完成,将开放给所有的银行和全市参与。该系统将从香港银行取出人民币,通过券商提供给想在市场上购买人民币计价股票的投资者,日后卖出股票,投资者退回人民币取回等额港币。
人证港币交易通目前仅使用离岸货币,不涉及人民币跨境流动。不过李小加表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终将开放,人民币将实现跨境流动。
除此之外,近来新加坡争做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消息不断传出,许多地区都希望能在人民币离岸市场里分得一杯羹,一直致力于建设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香港面临着考验。
“但是以香港目前人民币存储量和产品的不断发展来说,它还是经得起这个考验的。”从事多年港澳经济研究的香港学术评审局专家委员国世平对此抱有信心,他认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来说,这个考验其实是新的契机。“况且,与新加坡相比,香港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会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