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需重视路径风险
李胜茂认为,相关政府部门在将普通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主攻方向的同时,还可以将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智能化电动汽车、小型低速电动汽车等列为扶持对象,分散发展风险。其实在动力电池这个层面上,也可以尝试着研发其他类型的动力电池,以便绕开国外相关企业已经注册的专利,分散单一技术路线带来的风险。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产业化进程,从2009年初开展的“十城千辆”工程正式起步,经历了在公共交通领域和私人消费领域推广运用的两个阶段,应该说从去年6月开始在国内5个试点城市启动的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推广运用工作的进展情况更能说明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
2010年6月,国家四部委出台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 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首批5个试点城市的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大额补贴,相关部门和车企试图借着低碳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以及燃油价格居高不下的大背景,顺利的激起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热情,而事实上时至今日该项工作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虽然在未来几年,国内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出现“井喷”现象的可能性存在,但这也同时预示着国内新能源汽车所选择的发展路线存在较大的风险。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在国内基本上等同于电动汽车,这实际上说明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过于依赖纯电动汽车,在集中力量突破电动汽车相关关键技术未果的情况下,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将面临较大的风险。国家相关部门在普通消费者中推广运用新能源汽车,就是为了尽快培育出市场需求,从根本上激发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但是这一战略实施的效果相对有限,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先前的发展思路稍作调整。
李胜茂认为,相关政府部门在将普通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主攻方向的同时,还可以将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智能化电动汽车、小型低速电动汽车等列为扶持对象,分散发展风险。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该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依托,而电动汽车之外的新能源汽车类型在当下来看,更容易进行大规模的推广运用,可以扶持其发展。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主要受制于动力电池技术迟迟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而国内绝大部分企业又将磷酸铁锂电池作为了主攻方向,这更加加剧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风险。其实在动力电池这个层面上,也可以尝试着研发其他类型的动力电池,以便绕开国外相关企业已经注册的专利,分散单一技术路线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