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逆周期调控应宏观审慎
“管理通胀是央行的天然职责,抗通胀不能光靠央行一个部门。在张健华看来,目前物价高企,货币政策转向稳健,而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在持续,就必然会引发一些问题。张健华强调,目前国际上的宏观调控普遍采取“逆周期”调控,这主要是微观主体很难自身选择“逆周期”调整。
“管理通胀是央行的天然职责,抗通胀不能光靠央行一个部门。”日前在广东惠州举办的“2011首届金海湾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表示,国务院确定的宏观经济三大部门为发改委、财政部以及央行。调整宏观经济不仅涉及金融同实体经济的关系,同时还包括三大部门的协调。
在张健华看来,眼下,要管理通胀就需要在政策上有一个搭配。政府的调控永远是一个“逆周期”调控,这主要是因为微观主体很难自身选择“逆周期”调整。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社会提出来一个话题—就是我们的实体经济和金融业如何协调的问题。一个关注的是微观的风险,可能主要着重微观的理性;而另一个则是防范微观风险如何才能不扩散到宏观系统。
推荐阅读
张健华表示,国务院确定的宏观经济三大部门为发改委、财政部及央行。调整宏观经济不仅涉及金融同实体经济的关系,同时还包括三大部门之间的协调。这些部门出台的政策之间是有联系的。目前,我国执行的是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眼下,要管理好通胀,就需要在政策上有一个搭配。
在张健华看来,目前物价高企,货币政策转向稳健,而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在持续,就必然会引发一些问题。我们的财政支出力度比较大,在建的项目比较多,相应地物价就会高涨。
换句话说,中国经济现在增势比较好,但为什么资金仍然紧张呢?这和整个经济的快速增长有一定的关系。“目前有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有所放缓,但总体来看处于一个较好时期,这和调控的预期比较符合。”张健华说。
张健华认为,系统性风险不一定来自微观的非理性风险。有可能微观是理性的,但加总起来形成了宏观的风险。在经济形势较好时,银行就有很强的放贷意愿。但在经济不景气时,银行就会减少放贷。从微观主体来说,这是理性行为。但所有机构都采取这样的措施,就会出现经济问题。
政府的调控永远是一个“逆周期”调控。张健华强调,目前国际上的宏观调控普遍采取“逆周期”调控,这主要是微观主体很难自身选择“逆周期”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