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逆周期调控应宏观审慎

陈无诤 | 2011-07-07 11:26 533

  “管理通胀是央行的天然职责,抗通胀不能光靠央行一个部门。”日前在广东惠州举办的“2011首届金海湾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

  “管理通胀是央行的天然职责,抗通胀不能光靠央行一个部门。”日前在广东惠州举办的“2011首届金海湾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表示,国务院确定的宏观经济三大部门为发改委、财政部以及央行。调整宏观经济不仅涉及金融同实体经济的关系,同时还包括三大部门的协调。

  在张健华看来,眼下,要管理通胀就需要在政策上有一个搭配。政府的调控永远是一个“逆周期”调控,这主要是因为微观主体很难自身选择“逆周期”调整。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社会提出来一个话题—就是我们的实体经济和金融业如何协调的问题。一个关注的是微观的风险,可能主要着重微观的理性;而另一个则是防范微观风险如何才能不扩散到宏观系统。

  推荐阅读

  张健华表示,国务院确定的宏观经济三大部门为发改委、财政部及央行。调整宏观经济不仅涉及金融同实体经济的关系,同时还包括三大部门之间的协调。这些部门出台的政策之间是有联系的。目前,我国执行的是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眼下,要管理好通胀,就需要在政策上有一个搭配。

  在张健华看来,目前物价高企,货币政策转向稳健,而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在持续,就必然会引发一些问题。我们的财政支出力度比较大,在建的项目比较多,相应地物价就会高涨。

  换句话说,中国经济现在增势比较好,但为什么资金仍然紧张呢?这和整个经济的快速增长有一定的关系。“目前有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有所放缓,但总体来看处于一个较好时期,这和调控的预期比较符合。”张健华说。

  张健华认为,系统性风险不一定来自微观的非理性风险。有可能微观是理性的,但加总起来形成了宏观的风险。在经济形势较好时,银行就有很强的放贷意愿。但在经济不景气时,银行就会减少放贷。从微观主体来说,这是理性行为。但所有机构都采取这样的措施,就会出现经济问题。

  政府的调控永远是一个“逆周期”调控。张健华强调,目前国际上的宏观调控普遍采取“逆周期”调控,这主要是微观主体很难自身选择“逆周期”调整。

0
标签: 金海 中国人民银行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