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滞后是外储过多因素之一

由曦 | 2011-06-28 15:00 294

6月27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人民币汇率与国际货币体系研讨会上,清华经管学院文一教授表示,外汇储备不是由人民币币值低估造成的,而是中国金融改革滞后所致。关于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原因,坊间多有议论,但外汇局官方口径称,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双顺差是导致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首要原因。

  由曦

  6月27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人民币汇率与国际货币体系研讨会上,清华经管学院文一教授表示,外汇储备不是由人民币币值低估造成的,而是中国金融改革滞后所致。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幸福的苦恼,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一直是议论的焦点,每当质疑声出现,国内关于外汇储备的议论便再升腾一次。截至2011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3.04万亿美元,央行行长周小川在4月份曾于清华大学的一次公开演讲中发出了“外汇储备确实太多了”的感叹。

  关于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原因,坊间多有议论,但外汇局官方口径称,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双顺差是导致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首要原因。

  外汇局在近期公布的《中国外汇管理年报2010》中表示,外汇储备的增长,是我国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下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客观结果,2008年、2009年、2010年三年,我国外贸顺差分别为2981亿、1957亿和1831亿美元,而外汇储备也在同期迅速增长。

  与官方双顺差的观点不同,在文一看来,挣到了钱却不愿意花,是导致外汇盈余不断扩大的首要原因。

  “中国金融市场、保险市场并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也没有建立完善,因此,储蓄率很高,老百姓普遍不敢花钱。如果收到的是美元,存在银行里的话,就是外汇盈余,而这会导致出口大于进口。”他说。

  文一介绍道,按照其论文中的模型测算,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启动和社会保障网络的完善,储蓄率必然处在下降的通道之中,他表示,现在政府还担心“热钱”,可是等居民的消费提高之后,手里的美元会被花掉,那时政府想从老百姓那里买美元都买不到了。

  文一的观点实质是希望通过增加扩大消费、增加进口,来促进平衡。外汇局局长易纲在今年2月时就曾在北大表示,减顺差不是压缩出口,重点是增加进口,大力发展服务业。

  另外,最近新出现的“代替购汇”现象也导致了外汇储备的被动增加。6月中旬,外汇局副局长王小奕曾表示,企业贸易信贷、银行表外融资业务、外汇贷款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当前出现的四种代替购汇的新现象,他在肯定上述现象是“特定时期的特定现象”之余,也明确表示这会导致购汇需求的减少,并使外汇储备被动提高。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王春英:2024年一季度中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2024-06-20 14:02
41355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

2022-11-07 15:01
22874

王春英:国际收支平衡的内在基础依然稳固

2022-09-30 19:50
21426

国家外汇管理局:2022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2022-08-09 14:57
21776

2022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经常账户顺差创历史同期最高值

2022-06-26 21:12
12348

前11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21860亿元

2021-12-31 15:20
33021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