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发票积蓄成“池”,融资“水涨船高”
“银行总是追着大企业跑,可是我们这些企业是追着银行跑,银行真是嫌贫爱富啊!”一家中型进出口公司的黄总最近一脸愁容:“房子也抵了,资金还是不够。”在当前美国乃至全球经济衰退、人民币持续升值、CPI与原材料涨价,以及国内从紧调控政策的重重压力下,资金链从未如此绷紧,出口企业正面临着空前的生存压力。
黄总的公司向美国出口木质地板,2007年出口规模达到1500万美元,国外只有两家客户,都是美国的大型企业,结算从来没出过问题。以前结算都是用信用证,双方都互相信任了,去年底,美国客户要求改变此前信用证结算方式,提出先发货后结款,周转账期三四个月(120天左右),公司资金压力骤然加大。从接到客户通知之日起,黄总就四处张罗融资问题,因为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贸易公司没土地,办公室写字楼是租的,银行不可能给公司贷款,去年底黄总把自家的别墅抵押出去,然而是杯水车薪不敷用度,公司的业务发展受到很大限制。黄总抱怨说:“人民币升值一年差不多百分之十,竞争力下降了,既要让利,还得承受汇兑损失。想走量又缺钱,有新订单都不敢接。”
随着我国多年进出口贸易持续大幅增长,贸易顺差日益增大,中国出口企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贸易条件。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得不越来越多地选择赊销(OA)方式结算,面临日益增大的流动资金压力。目前,国内银行业出于风险控制和操作成本考虑,对于贸易金额小的单笔应收账款进行非担保融资大多予以推让,给中小出口企业的融资加设了一道高企门槛。大多贸易公司都像黄总一样随时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黄总积极地向多家银行寻求融资支持。但多数银行的答复是,虽然他们看好公司的出口结算记录和发展前景,但对于没什么资产的贸易型企业来说,还是必须提供抵押物或第三方担保才可能在银行获得担保。黄总的公司属于贸易公司没有厂房等固定资产抵押,第三方担保不仅需要支付高额的保费、流程耗时很难适应外贸企业资金链的效率要求。
“前期,听朋友说深圳发展银行推出了一个不用抵押和担保的出口应收帐款池融资业务,非常适合出口贸易公司盘活应收账款。接触之后才发现,因为我的国外客户太集中、单笔单据金额大,不符合这个融资产品规定的应收账款结构要求,”黄总说,“也有朋友推荐出口信用险和保理业务,可是成本太高,除了正常的利息外,还有高额的保费,本来利润就不高,这下更摊薄了。”黄总的银行融资梦想被搁浅了。
据悉,出口应收帐款池融资业务是专门针对那些境外买家比较分散、交易稳定连续、单笔交易金额较小的中小出口企业,只要将银行认可的相对固定的4家以上买家的所有应收帐款全部转让给银行,银行就可以根据企业对这几家买家的应收帐款形成的帐款“池”的一定比例,给予企业融资。为了分散风险,深发展专门规定了单笔交易金额的最高限额。因此,对于黄总的“2家买家,单笔金额不小也不大”的情况,既难以获得传统的保理、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也没法申请出口应收帐款池融资。
不过,最近黄总的困惑终于得到了解决,他迫不及待地向记者介绍他的融资通道:“深圳发展银行专为出口客户集中、单笔交易金额较大的企业升级了出口应收帐款池融资业务,开发了出口发票池融资业务。”
据了解,出口发票池融资业务是深发展继出口应收帐款池融资业务之后,专门针对黄总这样的企业开设的,提高了对融资主体的准入门槛,但是放松了池融资对“买家与单笔应收帐款最高限额”的结构要求,这样一来,更多的企业可以享受到免抵押、免担保的融资便利。
随着调查的深入,记者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发票池融资业务,该业务不仅适合像黄总这样的中型出口企业,一些大型的公司一样非常适合。首先与出口应收帐款池融资一样,发票池融资业务接受多种结算方式下的应收账款,可多笔集中办理,集中还贷,节约了企业的财务成本;其次它的融资比例比出口应收帐款池融资业务提高了,最高可达90%,对单笔应收帐款的金额要求也降低了;另外,费用收取更加合理,采取定额收费,按核准额度金额计收,业务量越大越合算。深发展银行还专门设计了E-ARP系统,定期提供对账,为客户提供应收账款、销售交易信息管理等服务。
黄总把他所有的结算业务都转到了深发展,他颇有感慨地说:“深发展不仅盘活了长期困扰我们账单、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贷款支持,还为我们提供了免费的专业账单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