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微调离我们有多远?

徐彪 |2011-06-16 13:00363

迹象:紧缩微调  4月1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会议提出“要充分估计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避免政策叠加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供给端增速放缓的迹象毋庸多言,从逻辑上讲,只要宏观紧缩继续下去,供给端扩张速度下降的趋势就不会改变。

  经济观察网 徐彪/文

迹象:紧缩微调

  4月1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会议提出“要充分估计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避免政策叠加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

  5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党组书纪焦瑾璞预计,下半年或会迎来货币政策的松动,届时稳定经济可能成为政策的主基调。

  6月13日,一篇源于新华社名为《5月货币信贷增速“双降” 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的文章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官网上。

  6月14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端午节过去了,周末过去了,5月CPI创新高了,上调准备金了,预期中的加息依然迟迟未现。

  种种迹象表明: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并非空穴来风,货币政策松动的预言似乎正在逐渐成为事实。

以史为鉴看“观察期”

  所谓观察期,我们可以把他看成是货币政策松动前的调整期。

  2007年,面对日益高企的通胀水平,面对日益升温的经济过热,央行连续上调准备金和利率基准。2007年全年,一共6次上调利率基准,连续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CPI从年初的2.2%上升到6.5%。

  2008年上半年,CPI继续上行,4月见顶至8.5%。存款准备金跟随CPI按照每月一次的频率持续上调,并在CPI见顶后继续两次上调以巩固紧缩效果。但是,在整个上半年,在通胀攀顶的过程中,央行始终没有动用价格工具。这,就是“观察期”。

  之所以会有观察期,源于价格工具的滞后性。观察期里,之所以数量工具的使用不受影响,是因为数量工具没有滞后性,他的作用是立竿见影的。

  以史为鉴,如果6月开始停止加息,这意味着央行担心:半年到一年时间内,中国经济可能出现比较明显的下滑。

5月宏观数据:下半年经济滑坡的蛛丝马迹

  首先,必须承认:整体上看,5月份宏观经济运行相对平稳,投资、消费和出口都维持在正常的增长区间。

  当我们开始翻看细项数据的时候,越来越多证据开始显现出来。

  2011年以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一路下滑。草根层面也传来江浙地区大批企业倒闭的消息,与此同时,民工荒、电荒和贷款荒成为街头巷议的热点。5月PMI生产指数滑落至过去6年正常区间的下沿。毫无疑问,经过近一年的宏观紧缩,在多种因素的叠加和交织下,宏观经济的第一大发动机——工业部门——正在逐渐降低输出功率。

  供给端增速放缓的迹象毋庸多言,从逻辑上讲,只要宏观紧缩继续下去,供给端扩张速度下降的趋势就不会改变。

  这时候,需要担心的是需求端。全国库存数据显示,我们一直处在再库存的上升通道里,这与CPI一路走高相契合。但问题是,如果今年6、7月份,就像市场一致预期的那样,出现CPI见顶的一幕。那么,下半年的某一时刻,再库存将演变为去库存,而去库存,意味着需求端出现下滑。供给端下滑和需求端下滑不期而遇之时,就是我们担心的经济增速快速下滑窗口开启之日。

  或许,紧缩微调和我们的距离,远没有大家想象那么远。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分析形势,规划金融工作重点

2024-07-01 12:35
29745

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24-05-16 14:45
95386

陆磊:央行数字货币的可编程性为丰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提供创新空间

2023-10-16 13:44
20719

央行实施稳健、正常的货币政策

2023-04-06 15:51
78596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要完善货币政策体系,维护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

2022-12-17 15:13
36266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支持有力 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保持相对稳定

2022-11-22 11:43
49166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