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企业利比亚账单:央企损失可控 民企打击较大

刘亮 |2011-06-13 15:14629

  中国企业在利比亚遭受损失的情况,远低于合同金额,整体处于可控范围。但几家刚走出国门的民企,则在这次利比亚战乱中遭受了较大打击  

  中国企业在利比亚遭受损失的情况,远低于合同金额,整体处于可控范围。但几家刚走出国门的民企,则在这次利比亚战乱中遭受了较大打击

  财经国家周刊报道 6月1日,北京宏福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京宏福”)等企业接到了来自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的特急传真。传真称,应利比亚驻中国大使馆要求,准备就中国企业在利比亚承建项目受损失情况,与利比亚方面启动谈判。

  北京宏福副总裁陈刚告诉《财经国家周刊》,“目前我们正在向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等部门反映受损失的情况,希望商会能将中国企业的要求协调统一后,由商会或政府出面,谈判解决赔偿问题,相信这样会取得更好的结果。”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新闻发言人张湘则表示,利比亚战争爆发后,商会一直在向中国企业了解其在利比亚受损失的情况,并积极与商务部等部门协调,帮助中国企业寻找索赔渠道,一旦有了结果,将会对外公布。

  2007年前后,中国企业开始大量赴利比亚承包项目,主要集中在基建、电信、石油天然气领域。经张湘证实,与利比亚方面直接签订合同的中国国有企业为13家,以大型央企为主;而与利比亚方面直接签订合同的民营企业仅有少数几家,包括北京宏福、浙江宁波世纪华丰控股集团等。

  今年3月22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中国企业在利比亚承包的大型项目共有50个,涉及合同金额188亿美元。有媒体据此分析,“按照当前汇率换算,合同金额共计人民币1233.28亿元,这是天量的损失。”

  但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调查,赴利比亚承包工程的中国企业,在利比亚战乱遭受的实际损失,要远低于合同金额,整体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

  不过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与大型央企,及中兴、华为等已经长期拓展海外市场的企业相比,几家刚刚走出国门,正试图在海外市场大展拳脚的民营企业,则在这次利比亚战乱中遭受了较大打击。

  实际损失可控

  大型央企及中兴、华为等企业,在利比亚的受损情况,并不如此前外界预期的那样悲观。

  “由于带队领导是铁道兵出身,对战争非常敏感。中铁23局在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正式通知撤侨之前,就已经开始集结员工,做撤退的准备。”中铁23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介绍,中铁23局主要承担着利比亚南北铁路的建设任务。由于反应及时,中铁23局员工在撤退前,已经将所有的设备集中在4个基地,将电瓶等重要部件拆卸下来,深埋地下。大型机械设备则雇佣当地人看管。“已知的损失,只有部分作为生活用车的皮卡车,被当地反政府武装征用,用于打仗了。”

  来自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的消息,中国铁建旗下中国土木工程集团、中铁23局、中铁11局等企业,在利比亚一共承建3条铁路,合同金额达42.3亿美元,均是由利比亚方面出资建设。这些铁路项目于2008年开工建设,在中国铁建的工作人员撤出利比亚前,中国铁建已获得了利比亚方面支付的工程预付款及部分工程进度款,而这部分款项大于该项目的支出。目前中国铁建的实际损失主要集中在,为建设该项目购买的1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设备和材料滞留利比亚,这原本属于需要逐年摊销的成本。

  “中国铁建在利比亚的工程都购买了工程保险,投保对象既有国内也有国外保险公司。”中国铁建副总裁庄尚标介绍,“中国铁建正在评估受损失的具体情况,将会获得一定金额的理赔。”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则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中交股份在利比亚承建的是住房项目,合同金额21亿美元,由利比亚住房和基础设施委员会出资建设。在撤离前,已经完成了全部工程的16%,而中交股份拿到的工程款则达到了15%到20%,对方已经支付的款项基本能够覆盖成本。目前主要是一些设备滞留当地,由于受损失较小,中交股份并没有为此专门发布公告。

  另一家大型央企——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曾经在今年3月发布公告称,公司在利比亚的承包项目,均为政府国民住宅项目,工程规模为2万套,累计合同额约合176亿元人民币,工期40个月,项目工程量已完成近半。

  据一位曾长期在利比亚工作的中建总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中建总公司和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是较早进入利比亚的工程承包企业,中建总公司与利比亚方面签订的合同规定,工程预付款为合同总金额的25%。而完成工程量的50%,中建总公司已经拿到的工程进度款,应该超过合同总金额的40%。与从事基建项目的企业相似,电信企业在利比亚的损失也并不严重。

  中兴公司副总裁、北非区总经理陈杰文日前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兴、华为这两家电信企业在利比亚的损失相对较小。这主要是由于合同金额相对较小,此外电信行业具有特殊性,即便是发生战乱,当地买家对其的依赖性也很大。

  陈杰文介绍,卡扎菲政府和反对派都要求保持电信网络通畅——无论谁主政,都需要电信企业的技术和服务,并且会保证相关设施和人员的安全。前述中建总公司人士也表示,据他了解,中国企业与利比亚方面签订的基本上都是工程承包合同,预计中国企业的直接损失不会超过合同金额188亿美元的三分之一。受损失的主要是与利比亚方面签订承包合同的企业,跟在这些直接签约企业背后的分包商们,则谈不上有什么直接损失。

  受伤的民企

  与以上企业的相对乐观不同,少数去利比亚承包项目的民营企业受战乱打击似乎更为沉重。

  以民营企业北京宏福为例,该公司2009年到利比亚总承包5000套住房及其配套设施项目工程,预算合同总金额折合人民币约34亿元——这是该企业首次赴海外承包项目。

  虽然项目全部由利比亚政府投资,北京宏福只是作为总承包方进行项目实施,但利比亚战乱,还是给该企业带来了直接经济损失约12.3亿元。

  “2月20日至2月26日,北京宏福在利比亚的两个工地,先后遭当地人抢砸。十几台汽车及机械设备和几十台电脑被抢走,大部分办公设备被砸。工作人员将剩余的部分设备和物资集中存放到附近的村庄。但很多当地人还没等我们的工作人员离开,便开始动手抢夺。”该公司副总裁陈刚介绍。

  现场设备损失之外,北京宏福还被拖欠了4个月的应收工程进度款。

  宁波世纪华丰也是一家与利比亚直接签订合同的民营建筑企业,合同金额约33.54亿元,在利比亚承建一个大型住房项目。利比亚战乱后,该工程只能全部停止,给世纪华丰带来了巨额损失。

  前述中建总公司人士分析,由于一些民营企业首次走出国门,对利比亚当地的情况缺乏了解,采取“国外项目国内打法”,对突发事件应对不足,以及管理水平不高,受利比亚方面刁难等因素影响,没有及时领到工程进度款,增加了企业的损失。

  不过据记者了解,首次走出国门的北京宏福也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2009年6月,该公司为在利比亚的项目,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赔付比例为商业风险赔付90%,政治风险赔付90%,最高赔偿金额为2300万欧元。

  “目前北京宏福已经获得首笔赔付款8568万元,最终具体能够获得多少赔偿,我们还没有接到通知。”陈刚说。

  索赔有望

  无论央企还是民资,要挽回在利比亚的损失,并非完全无望。

  前述中建总公司人士建议,中国企业目前应该注意搜集在利比亚承建工程期间的采购清单、清关清单、完成工程量报表、垫付资金清单、银行转账单等资料,以便为将来索赔做好准备。

  对于索赔的前景,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微博专栏)介绍,中国企业在利比亚承建的大部分是住宅、道路等民生工程,发包方是利比亚政府。战乱过后,最终结果不管是卡扎菲政权继续统治全国,还是反对派统治全国,或者利比亚东西分治,当政者都有偿还这笔债务的国际义务,这是国际惯例。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余国庆也告诉记者,将来利比亚局势稳定,当政者应该会考虑中国企业此前在利比亚所做的工作,再开展相关建设的时候,不致于把中国企业完全抛开。

  “有一个例子,伊拉克萨达姆政权时期,中石油与伊拉克方面签订了多项石油开采协议。海湾战争开始后,这些合同全部作废了。但伊拉克新政府建立后,考虑到中石油此前所做的工作,新政府欢迎中石油回去。”余国庆说。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数企业表示,利比亚事件不会影响他们的“走出去”战略。

  中国铁建年报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铁建在建海外项目283个,合同金额1687.18亿元。中国铁建总裁赵广发强调,虽然利比亚项目、沙特朝圣高铁项目建设目前都给该公司带来了一些损失,但企业“走出去”的整体战略不会改变。

  “由于资源和市场等原因,中国必须坚持‘走出去’的战略。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挤进已经被西方企业占领的成熟市场,只能继续深入发展中国家市场。”梅新育说。(记者 刘亮)

0
标签:利比亚 民企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