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今年央行两次加息直接推动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上升,加之稳健货币政策下商业银行的信贷收缩,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难度加大。在经济下行时期,通过对中小企业信贷实行差别化监管,有利于调动商业银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破解“经济恶化—小企业不良率上升—压缩小企业贷款—融资困难加剧小企业倒闭—经济进一步恶化”的恶性循环。
今年初以来,中国经历了两场严重的干旱:一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久旱不雨,河流干涸,庄稼枯萎;一场是许多中小企业的银行结算账户空空如也,资金链断裂,经营困难。
前一场干旱,因为不久前的大范围降雨而顿然缓解;后一场干旱则仍然在持续中,中小企业苦苦期盼着甘霖降临。
尽管官方近日表示此前传言的中小企业“倒闭潮”的说法“立不住”,但也承认中小企业生存确有主客观困难。抛开有没有出现“倒闭潮”不谈,今年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增大则是明摆着的现实。
今年央行两次加息直接推动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上升,加之稳健货币政策下商业银行的信贷收缩,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难度加大。据工信部《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春季报告》透露,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综合成本上升幅度至少在13%以上,远远高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来自实务界的一些信息显示,部分中小企业在银行信贷无门的窘境下,不得不转向典当、信托甚至地下钱庄以解燃眉之急。典当行业近期的火爆看起来正是满足了某种爆发性的需求增长。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老问题,而且是世界性的老问题。目前的关键问题在于,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个慢性病突然转为急性发作,这就得倍加小心了。对于困难重重的中国经济,保证广大中小企业健康肌体的意义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当前,即便不能像大自然那样普降一场甘霖,也得准备些速效救心丸。
去年,监管部门提出小企业信贷投放要做到两个“不低于”——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两个“不低于”很好地做到了,但这个标准似乎有些低了,特别是与本身比较扭曲的信贷结构相对照来看。历史地看,小企业信贷投放原本就太少了。
面对严峻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银监会近日向各银行发布了《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对单户金额500万元(含)以下的小企业贷款出台10项优惠政策,包括贷款类型划分、存贷比考核、不良率等各项考核指标,并与银行网点扩张相挂钩。
在经济下行时期,通过对中小企业信贷实行差别化监管,有利于调动商业银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破解“经济恶化—小企业不良率上升—压缩小企业贷款—融资困难加剧小企业倒闭—经济进一步恶化”的恶性循环。当前,需要督促商业银行迅速将政策精神转化为可操作可实行的具体措施。
除了实行差别化监管政策外,还应该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从理论上讲,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是大力发展中小银行,因为在信息成本与代理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中小银行更适宜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国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小银行优势假说”是成立的。
近几年来,我国在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上取得了不小成就,特别是城商行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迅猛。中小金融机构的充分发育,有利于增强市场竞争和填补市场空白,激励更多的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我国应保持中小金融机构的良好发展势头,不能因为爆发的某些风险个案而让其停滞不前。当然,在加快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其的监管。
当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面临的棘手问题是外部环境相当严峻。特别是,在通胀压力持续保持高企的情况下,不排除实施加息等货币政策手段的可能,这将使企业的融资成本“步步高升”,加剧企业经营困境。
在这种特殊的市场环境下,单靠货币金融政策显然无法根本解决困境,此时还得借助于财政政策。不管是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还是商业银行的信贷供给,抑或是物价上涨,都具有很强的结构性特征,与经济结构失衡密切相关。与货币政策不同,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经济结构,间接作用于供需总量,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大有可为。
财政政策主要应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是针对中小企业的困境,采取减免税、补贴等手段减轻企业的经营负担,减少外部融资需求;二是针对提供中小企业信贷的金融机构,通过增加财政贴息、加大奖励、风险补偿等措施,进一步调动其放贷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