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城传真 出伦敦记
在伦敦花旗银行工作3年多的Yi决定回中国发展了,因为她觉得未来中国的机会可能比金融城多。更让金融城人心动的是在亚洲工作不但晋升机会广阔,而且“钱景”也正在和伦敦和纽约看齐。
在伦敦花旗银行工作3年多的Yi决定回中国发展了,因为她觉得未来中国的机会可能比金融城多。临行前,她对我说,“要早些回去,争取有个好位置。因为不仅中国人,现在金融城里很多人都想去亚洲发展。”
Yi的看法得到了伦敦金融服务机构Astbury Marsden的印证。5月底该机构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有7成多的金融城从业人员认为,在未来3年远东地区将创造更多的金融业岗位,那里将有更好的工作机会。离开伦敦,到东方去,这已经成了不少金融从业者的梦想,一如500年前那些努力寻找海上丝绸之路的水手们。
Astbury Marsden的调查显示,上海、香港以及新加坡这些城市对金融城从业者都有莫大的吸引力,有73%的人觉得那是跳槽首选。相比之下,只有22%的人愿意在伦敦另谋高就,至于另一个金融中心纽约,则令人吃惊地只获得了1%的提名。
对于亚洲的吸引力,Astbury Marsden解释说这是由于那些城市越来越接近伦敦,处于国际金融的第一线。根据英国《金融时报》公布的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报告,伦敦虽然仍保持着全球金融中心龙头的地位,纽约排名第二,但亚洲一些城市正在大踏步赶上,最新榜单上就有8个亚洲城市跻身前20名,而4年前只有3个,其中香港排行第三名。按照香港政务司司长唐英年的看法,世界经济大势正逐渐出现变化,经济重心东移,而香港在努力发展成为国家的资产管理中心之余,也要成为与伦敦、纽约鼎足而立的亚洲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和新加坡也不甘人后。高盛发表报告预测,未来10年内若实现货币自由兑换和A股市场的开放,上海将在2020年成为亚洲金融中心,而新加坡则以税收方面的优势获得金融城的青睐。德勤认为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公司税和个人税都是重要的考量内容。
很多大型金融机构都努力搭上亚洲地区金融业务快速增长的这班快车,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随着投资银行的亚洲收入达到创纪录水平,企业在香港的融资规模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金融机构更是大规模地在这一地区招兵买马,希望从这些“不差钱”的企业家和“火箭速度”增长的企业身上获得业务。比如汇丰银行计划未来5年内在中国和新加坡招收2000名新员工,这将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
更让金融城人心动的是在亚洲工作不但晋升机会广阔,而且“钱景”也正在和伦敦和纽约看齐。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的一份报告称,金融危机中基本上完好无损的亚太区投行,现在有能力聘请顶级交易员和投资银行家,特别是从欧洲聘请,奖金安排没有受到太大限制。发达国家的收入、新兴市场的消费,这对于在伦敦金融城干烦了的人无疑非常有吸引力。
当然,虽然数据显示金融城的工作人员都看好亚洲,但毕竟目前在金融领域占据龙头地位的仍是伦敦,6万多名金融从业人员的数量不但比纽约华尔街要多50%,更是把那些觊觎金融王座的亚洲城市远远甩在身后。此外,伦敦不但在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政府监管和专业服务等“软件”领域领跑其他城市,而且位于亚洲与美国之间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也是永不会过时的“硬件”。
然而,就在这样一个上百年来都流淌着金融基因的城市中,不断有人想着离开,转投入亚洲的怀抱,这岂不是说明青春无敌的东方有着更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