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新统计标准可行吗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日前呼吁,全球贸易应以“贸易增加值”作为新的贸易统计标准。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6月6日在日内瓦呼吁,全球贸易应以“贸易增加值”作为新的贸易统计标准。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日前呼吁,全球贸易应以“贸易增加值”作为新的贸易统计标准。拉米指出,传统贸易统计侧重于计算进出口总值,使得国际贸易出现“看似失衡”的局面。对此,受访专家表示,拉米提出的新贸易统计方式是较为公平和实事求是的,但推行难度大,有最终沦为纸上谈兵之虞。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6月6日在日内瓦呼吁,全球贸易应以“贸易增加值”作为新的贸易统计标准。
拉米在介绍世贸组织与亚洲经济研究所当天共同发布的《东亚贸易模式与全球价值链》报告时表示,传统贸易统计侧重于计算进出口总值,使得国际贸易出现“看似失衡”的局面,应以进出口贸易中的各国国内增加值的变化作为贸易统计的标准。
对此,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新的统计方式虽然似乎公平妥当,但实施起来恐怕难上加难,有纸上谈兵之疑。
更公平的计算方式
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主任赵玉敏看来,以“贸易增加值”作为新的贸易统计标准是较为实事求是的统计方式。
就像拉米说的那样,全球化改变了旧有的国际分工,国际运费降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以及各成员采取更为开放的经济政策,这些因素使得一件商品的生产不再仅限于一个成员的范围内,而是在一些成员中同时进行。
赵玉敏分析指出,现行的计算进出口总值的方式比较模糊,处在商品生产链条中间部分的国家和地区创造的价值都算到了最终出口国家的头上,而处于生产链条终端国家创造的价值明显是虚高的。“如果把商品的每一道生产工序都拆分开来,各个国家创造的价值就一目了然了。”赵玉敏说,“这无疑是最公平的计算方式。”
在商务部研究院世界经济贸易部主任梁艳芬看来,这一计算方式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原产地规则的完善。
梁艳芬以中国为例分析说,现在,在国际贸易的原产地规则中,只要产品在中国境内实现30%以上的增加值,或是关键、最后的组装工序在中国完成,那么就被视为“中国制造”。
实际上,在中国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经济,且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中国制造”的产品很多都是世界共同完成的,其原材料、零部件、软件、制造设备等诸多元素可能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原产地规则难以反映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而"分步计算"这样的方式是最公平的。”梁艳芬说。
除此之外,拉米还指出,亚洲一些发展中经济体正在赶超日本成为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这反映了亚洲经济体间的重新分工,近20年来亚洲一些欠发达的经济体因此得以成为重要的工业品制造地。
最怕纸上谈兵
但是,很多专家并不看好新标准的实施前景。
梁艳芬指出,对统计数据进行改革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现在的统计方式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任何的改变都需要一个过程。
赵玉敏同样认为,这样做很困难。
她进一步分析指出,就像拉米说的那样,一件商品可能并不限于在一个国家内生产,想要把这件商品每一个加工层次都划分开来,分别统计计算,难度很大。“这种提法很新鲜,但想要执行,首先要求全球统一口径,再制定一个可行的全球统一的贸易额划分标准和统计标准才行。”赵玉敏说,“这恐怕很难付诸实践。”
梁艳芬还指出,解决全球贸易失衡问题并不是改变计算方式就能解决的。分析当前全球贸易是否平衡,应当考虑贸易对于各国经济和就业等所带来的利益是否均衡,从这样的角度来分析才是根本解决之道。